首頁>資訊>

近日,一位外國小哥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一個熊孩子朝他的臉上扔了塊麵包,於是這名外國小哥便毫不客氣地扔了回去,可能因為閃躲的時候力度較大,最後這名熊孩子不小心帶倒了餐盤和餐椅,整個人都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上,不僅後腦著地,而且臉上還糊著意麵和醬料,整個場面看起來慘不忍睹。對此,小哥拍了照並霸氣迴應:“我不是你爸媽,沒必要慣著你!”

外國小哥以這種方式回擊熊孩子,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爭議。

有的網友認為,孩子還小,可能很多時候會無意中做出冒犯他人的舉動,而不是故意為之,扔東西可能也只是純粹覺得好玩,而以這種粗暴的方式去回擊,可能更傾向於報復和宣洩情緒,而不是正當的教育,未免顯得戾氣太重。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回擊簡直就是“大快人心”!年齡小並不是藉口,很多熊孩子就是因為在小時候沒有得到“教訓”,所以才會愈發無法無天。

這樣的回擊方式可能有些不合理,但是我們卻沒有理由要求別人寬容。這世上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你只看到了熊孩子被掀翻在地的無助,卻沒看到成年人的有苦說不出。

其實,類似於這位外國小哥的經歷,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並不少見,只是大多數人都選擇忍氣吞聲罷了。但問題就在於,忍熊孩子一時不等於風平浪靜,等來的卻是得寸進尺。當熊孩子剛開始犯錯的時候,父母沒有教育ta,未來社會終究會幫熊孩子“補”上這麼一課。

在蠻橫霸道、無理取鬧的熊孩子背後,一定會存在一群對他人苛刻、卻對孩子萬分寵溺的長輩。

明明是自家孩子做了錯事,卻還一味地縱容他,還責怪別人。自己在家裡不管教孩子,自然也就不要怪別人替你教訓孩子。

“他還是個孩子,還不懂呢!”

“你個大人為什麼要跟一個小孩斤斤計較?”

“我自己的小孩自己會教育。”

相信大家在各種場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多多少少都有被“熊孩子”騷擾過,刺耳的吵鬧哭聲,彷彿穿透你的耳膜在腦中迴盪;更不用說在火車、公共場合來回亂跑碰倒東西、食物殘渣濺到你身上……

有的家長,會很誠懇地跟你道歉,並及時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還有一種家長,會輕描淡寫地提一句“不好意思啊”,繼續放任孩子自由活動,滿臉寫著“反正我跟你道歉了還要我怎樣?”

甚至,有可能會因你的“不滿”,反過來教訓你。

去年,上海迪士尼某專案排隊處就上演了一幕“彪悍母親毆打女孩”,一年輕女子排隊時善意提醒8歲小男孩不要總摸她屁股。

結果換來的是男孩母親一通劈頭蓋臉的辱罵和推搡,在眾人面前髒話不斷並和朋友一起出手打人:“你看看你長的什麼樣子”、“你沒被人摸過?”、“%@¥#@%&*%* ”

視訊經傳播後,網友幾乎一邊倒地認為,視訊中凶悍的“熊家長”的放縱和偏袒,就是導致孩子“熊”行為的罪魁禍首。

如此熊家長+熊孩子的組合,生活中並不少見,有時候家長對熊孩子行為的縱容,不僅讓人不適,甚至可能引發悲劇。前陣子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女子在吃火鍋時,另一桌陌生小男孩跑過來搶她手機玩,孩子媽媽說:“你跟她說呀,讓她給你玩一會兒。”女子多次拒絕,小男孩立馬跳到椅子上往火鍋裡吐了口水;

男孩家長表示:“小孩子你讓讓他嘛!”店員很快給女子火鍋換了鍋底,此時小男孩飛速衝過來,端起滾燙的鍋,就往女子的臉上劈頭蓋臉地澆下去,造成女子半邊臉嚴重燙傷。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大多都不講道理,也不願意去傾聽家長的教誨,所以有時候需要對其進行適度的懲戒,但是一切都要建立在不傷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否則的話就是在宣洩個人的負面情緒,而不是回擊。

拎得清不光是素質、是教養,更是一種底線。如果由於自己的私慾去影響他人,不僅體現不出家長對孩子的關愛,而且間接反映出了家長的素質和錯誤的教育方式。

不是每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天生就是“熊”的,在他們的身上會有父母的影子。孩子缺失了父母的理解和認同,卻得到了闖禍時的寬容。

曾經路過商場看到這樣的一幕,一位媽媽在給小女孩挑選衣服,小女孩非常喜歡一件粉色的小裙子,而她媽媽硬是買了黑的,說這個耐髒;小女孩又看中一個粉色的皮帶,媽媽很快翻了臉,當眾大聲責罵她:“你怎麼什麼都想要,這麼不聽話!已經給你買了你想要的裙子還不滿足,還想要更多?”

再好看的小裙子,也不是女孩最喜歡的那一條,在她心中長大後永遠會留下印象的會是,當年沒有買的粉色小裙子和皮帶,以及她的媽媽在公眾場合大聲吼叫的樣子。

家長們明確自己的責任,記住自己的使命,給孩子示範正面積極的東西,不要因為自己某些不當行為使得孩子變成“熊孩子”。你希望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們無法確切地評判回擊熊孩子的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在不同的情境下,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家長們必須肩負起引導孩子的責任,並漸漸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告訴孩子,只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才能夠贏得人們的喜愛。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墨西哥夫婦殺害20名婦女,並用她們的心喂狗,被判刑3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