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91年12月25日,當整個西方世界沉浸在聖誕節的喜悅之中時,莫斯科下起了鵝毛大雪。孑然一身的戈爾巴喬夫孤獨的在辦公室裡呆了一天,只為等待說再見的那一刻。

晚上7點,戈爾巴喬夫向全世界發表了一個簡短的電視講話,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就此離去,我心不安。”

這是鏡頭前,戈爾巴喬夫說的最後一句話。

當晚,隨著克里姆林宮上空蘇聯國旗降下,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升起,一個曾經與美國爭霸數十年的超級大國轟然倒塌。

蘇聯解體,作為二十世紀後期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近三十年過去了,世界格局風雲變幻,新興力量接連登上國際舞臺,但蘇聯解體留給世人震撼與反思,從未停止。

抱著金山去要飯

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一直以來都是歷史學家們熱議的話題。在政治上,有體制僵化、官僚腐敗原因;在經濟上,有產業結構失調,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的原因;在軍事上,有與美國爭霸,窮兵黷武,陷入戰爭泥潭的原因;在外交上,有西方國家的各種封鎖等等。

可以說,蘇聯解體是一個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結果,留給後人的經驗教訓足以寫出好幾本書。但在經濟領域,有一個重要因素卻被常常忽視,它既是蘇聯的立國之本,也是壓垮蘇聯的最後一根稻草。

農村、農業和農民,合稱“三農”,是任何一個以農業立國的國家不可忽視的問題。早在蘇聯建立以前,沙俄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素有“歐洲糧倉”之稱。但作為20世紀盛極一時的超級大國,蘇聯從成立到解體卻一直沒有解決好本國的農業問題。

20世紀初的沙俄,飽受戰爭困擾。1904年的日俄戰爭,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再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連年的戰爭讓國家元氣大傷,農業生產下滑嚴重,人民飢不果腹。1918年開始,面對糧食嚴重匱乏,國內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列寧採取了戰時農業政策,即餘糧徵集制。國家對糧食等日用消費品實行壟斷和配給,農民生產的剩餘糧食需要按照國家規定全部上繳,同時禁止糧食和農產品的自由買賣。一旦發現農民自由買賣糧食,則會被認為是投機倒把。

原本這只是戰爭時期的特殊手段,但隨著蘇聯國內逐漸穩定,原本屬於戰時政策的餘糧徵集制度,卻並沒有被及時廢除。加在農民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農民不再願意低價將糧食賣給政府。1921年春季,蘇聯爆發了波及30多個省的嚴重饑荒,大批人民被餓死。這時候的列寧和蘇聯政府才開始意識到過於理想化而導致在農業政策上的失誤。

1921年3月,列寧推出“新經濟政策”,包括廢除餘糧收集制,實施實物稅;停止配給制,允許商品買賣;放鬆外貿管制,鼓勵外資企業投資;允許一定程度的私企經濟等。

“新經濟政策”的推行使蘇俄經濟逐漸走向恢復,尤其是農業生產方面,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到1928年,蘇聯農產品產量已經恢復到了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水平,鞏固了蘇聯的工農聯盟基礎。

然而好景不長,列寧逝世後不久,其“新經濟政策”就被繼任的斯大林廢除。

在斯大林眼中,一個強大的蘇聯必須建立在強大的工業基礎之上。為了積累啟動工業化的原始資金,蘇聯政府將目光瞄準了稍有復興態勢的農業。從1928年至1932年,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目標就是發展農業集體化。從此,伴隨蘇聯數十年之久的集體農莊就此誕生。

蘇聯烏拉爾集體農莊

集體農莊由小農莊合併而成,採用機械化生產,農民共同享有土地、農產品及生產裝置。集體農場的生產目標也由國家根據全國或地區需要加以規定。

從1929年開始,蘇聯集體農場的數目有5.7萬個,至翌年則增加至8萬多個,此後自1931年開始,蘇聯國營集體農莊數一直維持至20萬個以上。

斯大林簡單果決的農業政策,確實迅速為蘇聯的工業化道路提供的有力保障,但卻犧牲了許多農民的利益。農業集體化初期,農民不願將土地及農產品交予政府,不願在政府的控制計劃下進行生產。一度出現大批農民宰屠家畜、燒燬農作物,以免被政府充公的情況。

此外,集體農莊也極大的打擊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產量不斷下降的問題在1932年爆發。當年,在烏克蘭南部、伏爾加河中游等地區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大量烏克蘭民眾被餓死。

然而,彼時蘇聯的農業問題很快被工業化的輝煌成果掩蓋。1938年,蘇聯的鋼產量僅次於美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都高,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到1940年,蘇聯的鋼、煤、石油、電力產量都達至新高,已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強工業國。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蘇聯衛國戰爭的爆發,蘇聯憑藉強大的工業化能力,成為戰爭最後的贏家,奠定了戰後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和美蘇爭霸的格局。

經過二戰的考驗,蘇聯領導人認為戰前的各項政策都是正確有效的,更加堅定了發展重工業的強國之策。這樣一來,廣大農民所期盼的農業改革,也就無從談起。多年後,直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三農問題才真正開始受到國家的重視。

勃列日涅夫主政蘇聯時期,蘇聯達到歷史上的全盛時期,軍事力量大大增強,核武器的數量超過美國,使蘇聯歷史性地成為軍事上的超級強國。

在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調整農業管理體制,鼓勵農民發展個人副業;改進農產品收購制度,調整農產品價格。此外,在農村普遍實行退休金和各種福利,例如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免費教育、公費醫療等。

在政策的刺激下,蘇聯農業多年來停滯不前的現象有所改善,但發展速度十分緩慢,隨著戰後蘇聯人口的迅速增長,農產品始終跟不上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農業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農業勞動力人口的急劇下降。在蘇聯不斷擴張的重工產業以及軍工產業,導致城市勞動力緊缺,從而開始向農村吸收勞動人口。同時,相比於城市,農村的生活條件落後,農村人口本來就有著從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遷移的天性,一來二去造成了蘇聯農業增長水平緩慢,農業生產成本急劇提高的局面。

到最後,從國外進口糧食,要比蘇聯本國生產糧食的成本便宜的多,這也促成了蘇聯對本國農業發展的“戰略性放棄”。

從上世界7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糧食進口量激增,正式淪為糧食淨進口國。每年從外國進口的糧食動輒數千萬噸。

擁有廣袤耕地面積,曾被譽為“歐洲糧倉”的蘇聯,不但出口不了糧食,反而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換取外匯,再用外匯在國際市場購買糧食養活人民,開啟了“抱著金山去要飯”之路。

這種通過出口資源換取糧食的方式,成為了蘇聯後期解決國內糧食危機的主要辦法,也導致了蘇聯本國農業問題積重難返,徹底走上了不歸路。

生而為人,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吃飯問題。

如果一個國家不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而是受制於人,危機和動盪就會像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蘇聯羸弱的農業就是其全面崩盤的一根導火索。80年代開始,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蘇聯通過出口石油換糧食的戰略,愈發難以為繼。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蘇聯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進而發展成國家全面的經濟危機,即便如此,在蘇聯最後的歲月裡,哪裡可以弄到購買糧食的外匯,已經成為了戈爾巴喬夫和蘇聯政府的首要政治任務。

所謂一個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在科技和軍工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令蘇聯人民倍感自豪。但平心而論,作為一個以農業立國,農民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家來說,蘇聯的三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不僅讓蘇聯農民付的了巨大的犧牲,也讓蘇聯本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繼承者

分家之後,蘇聯原有的經濟網路被打亂,尤其原本在各加盟共和國有著明確分工的產業鏈,在蘇聯解體之後被肢解,在解體後的相當長時間裡,大部分加盟共和國經濟衰退明顯,人民生活水平尚不如蘇聯時期水平。

作為蘇聯財富和國際地位最主要的繼承者,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迎來了失落的三十年。在蘇聯解體的頭十年裡,俄羅斯在葉利欽的領導下進行了政治多元化和經濟私有化的市場化制度轉軌。

“休克療法”令俄羅斯經濟崩潰

為了徹底清除蘇聯模式,俄羅斯全面效仿西方經濟制度,採取了以開放價格和國企大規模私有化為主要內容的“休克療法”,其初衷是以短期的經濟下降為代價,換得市場經濟制度的建立。

但“休克療法”的實施嚴重損害了俄羅斯,由美國經濟學家一手策劃的改革方案,最後成了華爾街的嫁衣。蘇聯累積了數十年的國民財富,在這場“休克療法”中被國際資本洗劫一空,導致俄羅斯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社會嚴重貧富分化,寡頭實力膨脹,經濟長期一蹶不振陷入泥潭。

從2000年普京入住克林姆林宮開始,俄羅斯經濟才出現了回暖現象。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

這是普京當年競選總統時的豪言。普京上任以來,就致力於復興俄羅斯曾經的超級大國地位。21世紀的頭十年裡,俄羅斯人似乎確實看到了復興的希望,“普京時代”也成為了俄羅斯走向民族復興的一個標誌性時代。

在2000年-2009年的十年間,俄羅斯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5.0%,扭轉了自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國內經濟不斷下滑的頹勢。

儘管在這10年裡,俄羅斯尚未徹底恢復到蘇聯時期的經濟水平。例如與1989年同期相比,2009年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減少6.7%,煤產量減少13.4%,鋼鐵產量減少17.3%,居民住宅建設減少12%,高速公路建設減少43%。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0年裡,俄羅斯人的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改善,每個家庭擁有的家庭轎車數量增長了1.7倍,俄羅斯人每年去海外度假的數量增長了2.2倍。飲食方面,俄羅斯人也實現了“消費升級”,對肉類、魚類以及水果的消費顯著增長,而麵包、義大利麵和土豆等消費在下降。

在農業領域,俄羅斯從本世紀開始,真正的大力扶植。政策上允許自由買賣土地,同時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力度,很多閒置多年的土地也被擴大為農耕之用,重新踏上了農業崛起之路。

昔日蘇聯“抱著金磚去要飯”的現象已經逐漸消失,到2016年,俄羅斯重歸“歐洲糧倉”時代,農產品出口超過武器出口收入,成為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也是在2016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規模大幅增長,俄羅斯農產品10年來第一次實現對華貿易順差。目前,中國也已經成為俄羅斯食品的最大進口國。

但是,任何一個民族的復興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從2010年開始,俄羅斯經濟再次陷入了萎靡不振的泥潭。在2010年-2019年間,俄羅斯的經濟平均增長率只有每年1.8%,其中2015年和2016年還經歷了兩年的衰退。在2015年之後,俄羅斯的年均增長率更是跌到了只有0.4%。經濟不振導致國內原有的貧富差距問題進一步擴大,貧困人口數量增長。

造成俄羅斯經濟“失落十年”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製造業乏善可陳是一個重要原因。在經歷了90年代“休克療法”的陣痛後,俄羅斯在21世紀頭十年裡終於實現了本國經濟結構轉型。

在扶持農業復興的基礎上,俄羅斯完成了從重工業結構向消費驅動結構的經濟轉型。短缺經濟時代,老百姓日用品吃緊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同時服務業蓬勃發展,在蘇聯解體之前,俄羅斯的銀行業、保險業、房地產經紀、現代零售和貿易,甚至餐飲和酒店業,都幾乎為零,但在普京時代都得到了迅猛發展。

但是由於自蘇聯時代以來對輕工業的忽視,俄羅斯的製造業一直難以壯大。在高階製造業領域,俄羅斯品牌無法與西方巨頭爭雄,在低端市場,俄羅斯產品又不如中國等新興市場的產品物美價廉。

一來二去,國家控制的工業製造業部門無法取代服務業提供新增長點,在服務此外,由於俄羅斯缺少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極大抑制,俄羅斯經濟因而陷入了停滯狀態。

資料顯示也表明,從2000年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俄羅斯的製造業僅增長了61%,而整體經濟擴張了83%,服務業成為俄羅斯這十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隨著服務業日趨飽和,俄羅斯缺少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俄羅斯迫切需要大量刺激經濟增長的新政策,例如吸引外資、設立自由貿易區、減稅降費減少中小企業負擔等。

但是,俄羅斯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尤其是軍事領域,俄羅斯的軍費支出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很多刺激經濟的政策並沒有付諸實施。

總體來看,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經過三十年的調整復甦,已經走在了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儘管目前在經濟上遭遇了瓶頸,但是人民的生活在物質和精神上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有酒喝、有肉吃、不用加班,這樣的生活也是很多國家人民都十分羨慕的。

正如普京所說,蘇聯解體對俄羅斯人民來說是一個慘痛的悲劇。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但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分化時代的俄羅斯

潮起潮落,雲捲雲舒。

當今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大國戰略博弈全面加劇,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深度調整,各國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

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分化時代已經到來。同很多國家一樣,俄羅斯也面臨著分化時代的種種挑戰。

例如資本外逃、人才外流問題,2000年-2009年,俄羅斯資本外流為1180億美元,而2010年-2019年間的資本外流達到了5860億美元,有進一步加劇的風險。2012年,俄羅斯的外遷居民數達到了12.3萬人,而2017年更是達到了37.7萬人。超過300萬俄羅斯公民擁有歐盟國家的居留許可證,相比國內大學,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更青睞於歐美其他著名大學等等。

同樣,在分化時代,俄羅斯也擁有自己的長板優勢。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繼承者,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其軍工實力雄厚,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航空航天技術,位居世界前列。

因此,即便經濟下滑,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仍然是極具影響力的大國強國。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內部外部佈滿荊棘,但俄羅斯人自己主宰著自己的命運。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日本載278人波音767客機起飛後發動機冒火,緊急返航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