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derstandard.at/story/2000111187879/unter-dem-radar-wiens-chinesische-community-abseits-der-teigtascherlmafia
Teigtascherl(小麵糰)這個詞過去幾個月一直都是廣大華人最關心的話題,隨著多家維也納非法“餃子作坊”被奧地利警察查封,一直默默無聞的奧地利華人社群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了風口浪尖。
非法黑作坊裡堆積如山的餃子給奧地利讀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在奧華人的形象。出於歷史原因,廣大奧地利華人當年來到奧地利時多從事餐飲業,用勤勞的雙手,一盤盤炒麵,一籠籠包子餃子,在奧地利紮下了根。
《標準報》也沒有諱言這一事件,僅僅幾個月前,奧地利每個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非法的中國餃子工廠上,簡陋的設施,陰鬱的廚房,成堆的白菜葉子和冷凍食品,還有不少非法中國工人在裡面沒日沒夜的工作。但《標準報》也指出,非法華人餃子工與斯蒂芬廣場上掃貨的中國遊客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迫使奧地利人重新審視廣大的華人群體。
漢學家法裡巴指出,維也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華人社群,雖然納旭市場附近聚集了大量中國人和華人餐館,但是並沒有形成類似美國唐人街這樣完全封閉的社群。維也納的華人有很高的組織性,一切井井有條,有自己的協會,俱樂部,每週還有《歐洲時報》這樣的華文媒體報道當地新聞,可以說,維也納華人社群彼此緊密相連,但又深深紮根在奧地利社會。
中國通卡明斯基教授認為,1780年第一批華人到達奧地利,隨後大批華人背井離鄉,登陸奧地利。近幾年來,奧地利華人數量持續攀升,華人餐廳也越開越多,數量約為過去的十倍。
歷年在奧華人數量,單位為千人
《標準報》特意採訪了華人餐廳行業的領頭人,Herr. Chen, 陳先生於1983年來到奧地利,隨後涉足餐飲業,在VösendorferShopping CitySüd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隨後陳先生的業務不斷擴充套件,早已超越了過去傳統的中餐廳模式,現在陳老闆旗下的餐廳都是地地道道的外國菜,目前陳老闆經營17家餐廳,還包括市中心的奧地利傳統酒吧。陳老闆坦言,過去80%的華人經餐廳,現在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
根據AMS統計,2018年有大約300名華人登記失業,失業率為4.9%,與奧地利人相同,可以說,中國人的確是一個努力工作的群體,至少和廣大奧地利人一樣勤勞,陳老闆認為,這都要歸功於中國傳統文化:努力工作才有好日子。
除了陳老闆這樣的合法移民,奧地利也有不少華人黑工,其中不少申請了難民庇護,但是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難民庇護申請被拒,而這些人多不願意離開奧地利,於是只有選擇黑在了這裡。
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只好從事按摩、餐飲、保姆等低收入工作,不少人甚至涉及了非法行業。《標準報》採訪了一位華人黑工,Wen ziyi, Wen女士當年在國內因建房欠下了債務,相信中介出國可以每個月掙1300歐元的廣告,最終在繳納了數千歐元的費用後來到了奧地利。
由於沒有合法身份,Wen女士先給人當保姆,隨後Wen女士又開始尋找其他工作,但是沒人願意僱傭沒有身份的人,Wen女士每天只能花一歐元維生,住在每月150歐元的床鋪裡等待一份工作。她每隔幾天就會購買一包小麥粉,和餃子一起煮著吃。
不久後Wen女士生病了,但是因為她沒有合法的保險,無法去公立機構裡就醫,只能到小診所裡治療。《標準報》報道了不少華人沒錢沒地就醫的情況,很多人手上有溼疹,卻無錢醫治。
在奧地利沒有保險寸步難行
Wen女士算是幸運人了,不少中國女性陷入了跨國蛇頭的圈套,落入了歐洲各式紅燈區,靠出賣肉體維生。奧地利警方近年來一直同中國警方密切合作,打擊跨國人口販賣,現在非法進入奧地利的華人數量逐年下降。就在2017年初,當地警方就與中國合作打掉了一個跨國蛇頭集團,解救了150名受害婦女。
在《標準報》的網頁下面不少網友也留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華二代認為這篇文章沒有全面覆蓋奧地利華人社群的情況,忽視了正常工作,留學的廣大華人群體,也有讀者認為《標準報》圖文不符。
值得一提的是,文末Wen女士告訴記者,每個奧地利華人都知道了黑餃子工廠事件,但這並不公平,廣大華人並不是每個人都從事非法事業,中國人真的是好人,說完Wen女士從包裡掏出了地鐵票,她告訴記者,自己會定時購買交通票,不會逃票。
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標準報》也正在努力嘗試從多個角度描繪奧地利華人群體。(原標題:奧地利媒體再次吐槽華人?但這一次或許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