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八大經濟學教授拉維(Gilles Raveaud)。
事實上,法國政府此次改革主打兩點,一是將42種退休機制合併,換成統一的積分制;從2022年開始實行“均衡年齡”,在2027年進一步延長至64歲,以便通過“獎懲”實現財政平衡。該改革已多次觸發社會強烈抗議,且均以失敗告終,多位政治人物因此失去執政優勢或提前離任。
話說回來,拉維口中的1500億歐元從哪來?他如此計算:超過300億的法國退休儲備基金(FRR),加上多家退休金管理機構高達1160億歐元的補充資金。此外,法國社會保障基金(CADES)從2024年開始每年也有額外的240億歐元進賬。
看得見、摸不著的養老“儲備金”?
顯然,事情沒這麼簡單。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拉維給出的資料,的確是法國退休導向委員會(COR)“蓋章認證”了的:在11月21日的報告中,COR證實如果將所有退休制度和FRR的現有準備金和債務都算在內,那麼共有1274 億歐元儲備金(扣除赤字),這和拉維提到的1500億歐元大致相近。
但是!要把這些分散的“雞蛋”全部集中到一個籃子中並不容易,而主要原因,就在於法國不同退休金庫之間的“貧富差距”:事實上,這些錢絕大部分都集中於一些至少到2030年都無後顧之憂的行業(即高收入行業)的退休金計劃中。政府能現在就“劫富濟貧”動他們的“乳酪”嗎?最終又能動用多少錢?這條路顯然是敏感、不明朗的。同理,上文提到的CADES每年240億歐元也很難專供給退休金計劃。因此,拉維給出的資料符實,但要實現沒那麼容易。
現行制度不公平、真實狀況糟得多?
另一位經濟學家、法國公共行政和政策研究基金會(IFRAP)主席維爾迪耶-莫利尼耶(Agnès Verdier-Molinié)則與拉維持截然不同的立場。她從多個角度強調,現行養老金制度不公平、要改革,並懷疑政府的改革力度是否可以糾正這些不公。我們來看看她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吧:
經濟學家、法國公共行政和政策研究基金會(IFRAP)主席維爾迪耶-莫利尼耶(Agnès Verdier-Molinié)。
我們可以先簡單地概括維爾迪耶-莫利尼耶的結論:當養老金相對較低的私企員工早已開始更晚退休,那些一直享受更早退休年齡、更高退休金的特殊體制內人員與公務員,卻在“自私地”拒絕任何犧牲。自然而然,繼續為這些“既得利益者”買單的,必然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廣大民眾。因為特殊退休體制最後靠國家補貼,買單的是全體納稅人。
具體說來, 她強調法國是公共養老金支出最高(佔GDP14%)的國家之一,赤字在2022年、2025年將分別達到100億、150億歐元。但是,“隱藏的赤字”則更加驚人:每年,政府還要向幾個退休金庫(特別是公共部門養老金庫)支付超過200億歐元補貼。這些補貼嚴重加劇了法國財政赤字,系統的平衡僅僅是“表面現象”。
另一方面,她將法國眾多退休者簡單分為4大陣營,並藉此強調公私部門員工的“付出-回報”狀況存在很大差異、實為不公:第一種,繳得少、領得少(自由職業者、個體戶)- 雖然養老金只有1000-1200歐元/月,但其養老體系積累了一定儲備;繳得多、領得少(私企僱員)- 退休金數額總體偏低,為1500歐/月。不過,因退休年齡晚,所以其補充退休金庫有所儲備;繳得少、領得多(公務員)- 其退休系統有赤字;繳得少,退休早、領得多(特殊養老體制)- 例如,RATP退休員工約為2800歐元/月,SNCF則每月2300歐。SNCF視工作性質52歲-57歲退休,RATP平均退休年齡則為56歲,EDF實際退休年齡是平均57歲。
換言之,公務員和特殊制度成員一直享受著更有利的計算方法、繳納金額也更低,而且普遍可以提前退休。不僅如此,雖然他們人數只佔總就業人口17%,但其養老金支出佔比為28%。維爾迪耶-莫利尼耶還接著反問道,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每年分別為SNCF、RATP交30億、7億養老金?她認為,由那些已經繳更多稅、更晚退休的社會成員來為這些公職人員“背鍋”,是不公平的,工會不應當“得了便宜還賣乖”,以罷工來保護既得利益。
工會政府都“虛偽”?
維爾迪耶-莫利尼耶言辭激烈地批評道,工會和政府都有著“虛偽”的一面:首先,CFDT工會早就在2015年簽署了一項協議,同意將補充養老金的均衡年齡推遲為63歲,只不過是針對私企僱員罷了(自2019年以來,私企僱員平均離職年齡為63歲半)。
12月18日,法國總理菲利普(左一)分批接見各大工會負責人。圖為他和法國全國總工會(CGT)總書記馬丁內茲(右一)“眼神過招”,後者是此次退休制度改革最激烈的批評者。(法新社圖)
其次,她指出政府聲稱新養老金制度將在2025年達收支平衡,但真實情況應該是,到2025年赤字預估為150億歐元。即便從現在開始加快改革步伐,養老系統在2025年也根本做不到收支平衡。
維爾迪耶-莫利尼耶還擔心,政府肯定會動用狀況良好養老金庫的儲備金,用來資助退休制度改革:“政府正在關注那些狀況良好的養老金庫的儲備……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金庫的部分儲備金將被拿來資助公共與特殊制度向統一養老制度的過渡。提醒一下:這個過渡時段可能持續到2040年。”
窮人為富人繳分攤金?
著名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認為政府改為統一退休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具體實施時,這個制度會因不同階層之間巨大的薪水、預期壽命差距,而加劇不公正等社會問題。
經濟學家皮凱蒂(Thomas Piketty)。
經濟學家卡爾法(Pierre Khalfa)也補充了幾點“制度缺陷”:改革將原來年收入324000歐元的上限調低到12萬歐元后,高收入者會到資本市場尋求收益。相應地,退休體制資金來源也縮水了,參與加強社會公平的再分配資金便減少。再者,由於購買積分的價格和積分在折算退休金時的價值會隨時間變化,實質上未來退休金的水平是下降的。
工作更久、多繳養老金是大勢所趨?
和其他OCDE國家相比,法國的養老金待遇是優厚的、退休年齡也是最早的國家之一:法國社會養老金替代率約為68%,而歐盟28國的平均水平約為58%。
法國平均退休年齡是工業化國家中最低的(60.8歲):瑞典66.4歲,丹麥65歲,OCDE國家平均年齡為65.4歲。
此外,法國的“老齡就業人口”比例也低於英、德、瑞典等:法國60-64歲人口就業率2017年為30%,而歐盟平均為42%、德國為60%、部分北歐國家達到了70%,例如瑞典。
與此同時,法國政府支付的養老金佔GDP14%左右,高於OECD組織7.5%的平均水平(德國為10.1%)。2018年法國的財政赤字為GDP的2.5%,2019年議會批准的財政預算赤字為GDP的3.2%,已經超過了歐盟規定的3%上限。
讓我們來看看法國退休金庫目前的赤字情況:2018年,養老支出為3249億歐元、赤字為29億歐元,比2017年(10億歐元)多、但比2016年(40億歐元赤字)少。而COR的報告預估,如果目前的養老金制度持續下去,那麼到2025年,法國養老金赤字將達79億至172億歐元。
“這其實是政治選擇”?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養老金赤字引發的辯論,其實主要圍繞在其緊急程度上:一方認為,這種赤字狀況是不可持續的,法國負擔不起這種慷慨的退休制度,必須儘快進行改革、減輕財政壓力;而另一方認為,選擇現在進行退休改革更多是政治層面的考慮,畢竟短期看來,養老金支出並沒有明顯增加。而養老制度本身是否能達到預算收支平衡,也並不是改革的最終目的。
事實上,從短期看來(2018-2030年期間),退休金支出的GDP佔比始終保持穩定、就業/退休者人數供養比的變化也不明顯。當然,由於各種政策原因,養老金的收入減少,再加上退休人口占比必不可免會一直上升,因此長期看來,就業者須繳納的養老金額上升是必然趨勢。換句話說,第二種看法認為,現在開啟退休改革,更多可稱為一項“政治選擇”。
曾為馬克龍2017年競選總統經濟綱領出謀劃策的經濟學家、公共政策研究所長波茲奧(Antoine Bozio)似乎持後一種看法。他強調,真正的關鍵在於,政府需要“降低財政支出”(財政支出目前佔GDP56%),即便不從退休制度著手,政府也得從別處“節流”。
曾為馬克龍2017年競選總統經濟綱領出謀劃策的經濟學家、公共政策研究所長波茲奧(Antoine Bozio)。
波茲奧前不久還與其他3名經濟學家聯合署文為退休制度改革提出多項建議。他們認為,改肯定要改,只不過政府和民間的溝通開展得不甚理想。政府想要同時推行“制度改革”和“財政改革”,卻很可能在“最終目標”這一點上引起了混亂。換句話說,改革的目標是追求更公正、透明的制度,但卻被“降低預算”喧賓奪主,使得民眾感到困惑。
反過來,全體民眾也實實在在地因罷工而“被迫”捲入對退休制度改革的思考和討論當中,無論此次政府與工會的拉鋸戰結果如何,眾人都不得不為未來法國社會的進一步提前轉變做心理和物質準備。(原標題:法國養老金“坐吃山空”,2025年將“耗盡”?經濟學家揭祕退休改革“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