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剽悍一隻貓(江湖人稱貓叔)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得益於他一直堅持的10個習慣。其中,被他排在第一位的習慣就是讀書。

貓叔曾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生低谷期,因無人傾訴,他只能靠讀書來排解內心的迷茫和痛苦。在他小小的屋子裡,陽臺上、櫃子裡、床上到處都是書。只要覺得能對自己有幫助的書,他都全部買下來。兩三年下來,他在買書這件事上就花費了4萬塊錢。

透過閱讀,貓叔心中所有的問題、困惑都能夠從書裡找到答案。所以當他27歲辭職創業,在網際網路這個風口他具備了迎風起飛的能力。靠著閱讀寫作,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實現了從碌碌無為的英語老師到自媒體運營大咖的逆襲。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透過讀書,能夠讓我們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充實我們的內心、豐盈我們的頭腦,能夠讓我們在前人的經驗中收穫成長的路徑和方法,從而避免走彎路。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的好處,於是立志一定要透過閱讀改變自己,實現快速的自我成長,我也不例外。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就給自己立下目標,2020年一定要讀30本書。結果怎麼樣呢?一年時間裡,我只讀了不到10本書,不僅數量上沒有達到自己當初定的目標,而且讀過的書再翻出來看的時候,居然就像從來沒讀過一樣。這種感覺就像自己當初讀了本假書一樣!

直到在笑薇讀書營讀到《如何閱讀一本書》,我才知道,我以前的讀書方法是一種偽閱讀,除了能夠“自我安慰”以外,並不會產生什麼實際性的結果。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沒有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怎樣去閱讀一本書。很多書從頭到尾讀一遍以後,除了書名和作者以外,過一段時間就已經忘記書中具體講了些什麼內容,更加談不上因為這本書自己改變了什麼。

怎麼樣改變這種低效率的偽閱讀呢?我們可以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找到答案。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美國享有盛名的教育學教授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合著的一本關於閱讀技巧的著作。這本書自1940年出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是一本永不褪色的關於閱讀方法的經典之作。不管你是初涉閱讀還是已經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透過閱讀這本書都能獲得關於閱讀的有效方法與更深層次的領悟和啟發。

1. 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主動閱讀者。

富蘭克林曾說過:“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只要接受過12年基礎教育的人,認識書中字面上的意思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我們的閱讀僅僅停留在認識字的層面,那這種閱讀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只是一種無聊時的消遣罷了。

我們閱讀的目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娛樂消遣,比如我們看八卦新聞,看小說等。這種閱讀一般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思考;另外一種是帶著明確的目的,想要獲得某種知識或者某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什麼叫做刻意練習,怎麼進行刻意練習?

後面的這種閱讀目的需要讀者帶著很高的主觀能動性去閱讀,並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同時在閱讀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思考,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並且最終將書中的主張、觀點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

所以在正式閱讀之前,首先要明確你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想有所收益,獲得成長,那就必須得帶著問題去主動閱讀。

作為一個合格的主動閱讀者,你需要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這幾個問題:

(1) 找出這本書的主題 ,並且分析作者是如何從這個主題分解出關鍵的分議題的?

(2) 找出作者的主要想法、宣告與論點,作者主要想傳達一種什麼觀點?

(3) 作者的觀點是否有道理?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為什麼?

(4) 這本書對你有什麼樣的意義?

除了思考以上問題,在閱讀過程中還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這對於養成主動思考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讀書筆記也能夠為全面評價一本書提供素材和依據。

2. 透過檢視閱讀快速掌握一本書的主旨,明白作者的意圖。

在本書中,作者將閱讀分為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其中,檢視閱讀是幫助讀者快速掌握一本書主旨的方法,其本質是一種快速閱讀術。

當我們拿到一本自己以前從來沒看過的書,你會怎麼讀?

在我沒看《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前,我肯定是開啟書按部就班、一頁一頁地讀。我相信很多不知道閱讀技巧的人肯定會犯和我同樣的錯誤。

這種閱讀前不對書做任何判斷的行為到頭來會導致三種後果:讀著讀著發現這本書並不適合自己、讀到半途而廢無法堅持、花費了很多時間卻不得要點。

而檢視閱讀就是治療這些病症的良藥。

在我們不知一本書到底該不該讀、值不值得讀之前,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去做出判斷。不適合自己、不值得讀,馬上放棄即可;反之,就能在檢視閱讀技巧指導下快速掌握作者的觀點、意圖以及全書的框架結構。

檢視閱讀包括以下4個步驟:

(1)先看書名,看作者介紹,看序,這樣基本可以瞭解一本書的主題,能夠判斷出這本書是否是適合自己讀的;

(2)研究目錄,因為目錄是一本書最基本的框架、體現了作者的基本思路;

(3)從目錄中挑幾個跟主題相關的篇章來看,特別是這些篇章的開頭或結尾,一般是對於本篇內容的概括總結,需要仔細閱讀;

(4)看書中最後兩三頁,從這個結尾部分可以找到作者對自己重要觀點的重述與總結。

相信大家在中學時代都做過一種語文題型叫閱讀理解。當時我每次做這種題都覺得有些頭大,因為題目中必有一道題是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當讀完整篇文章後,總是沒法準確地說清楚作者到底講了什麼。

其實檢視閱讀的目的和閱讀理解一樣,就是歸納出一本書的中心思想。所以如果家裡有處於這一階段年級的孩子,一定要介紹這種閱讀方法給她,這能夠讓她的閱讀理解變得事半功倍。

3. 透過分析閱讀將書中的知識內化,這本書才能真正屬於你。

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曾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需要咀嚼和消化的。”

分析閱讀就是咀嚼與消化一本書的重要方法。

分析閱讀包含三個階段的規則:

(1) 找出一本書到底在談什麼?

在這個階段,首先需要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從書名、序言、目錄以及摘要等判斷出一本書屬於何種類別,最好能夠用一句話或一段話來概括出中心思想,然後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整本書的提綱(儘可能詳盡),最後找出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 翻譯作者的觀點,完成雙向溝通。

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出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詞、關鍵句,從而總結出這本書的主旨,並且用自己的語言翻譯並複述出來。最後,判斷作者在書中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哪些問題?

(3) 公正地評價一本書,完成知識的內化。

在透徹分析完一本書後,我們還要帶著審慎的態度去公正地評價一本書,它的好的地方在哪裡?不好的地方又在哪裡?

既不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但我們需要知道,客觀評價前提一定是你已經清楚明白地知道這本書到底在講些什麼。倘若只是囫圇吞棗,為了顯得與眾不同而隨意批判,不僅對作者來說不公平,對我們自己也沒多大益處。

在判斷出一本書的好與不好後,我們基本就完成了知識的內化,並且能夠在以後閱讀到相關主題的書時調用出已有的知識點進行對比學習。

4. 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博士在他的《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提到一個概念叫“理解力的池子”,他認為理解力的池子包含了7個方面的知識:經濟學、心理學、國學、管理學、邏輯學、哲學以及人生經驗。如果一個人的理解力池子夠大,他就能夠讀懂很多很難的書。

其實,理解力的池子就是知識體系。如果我們要研究一個主題,那我們就要讀很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才能搭建起關於這個主題的知識體系。

透過閱讀搭建知識體系,本書作者推薦我們使用主題閱讀的方法。

主題閱讀包括兩個階段:

(1) 準備階段

這個階段我們的任務是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再整理出關於這個主題的書單。

比如作為一個職場中的管理者,我們需要學習管理學知識,我們的書單裡面就可以包含像《非暴力溝通》、《關鍵對話》、《不可複製的領導力》等這些經典暢銷書。

(2) 主題閱讀階段

準備階段做好後,我們就要用檢視閱讀的方法先將書單裡的書瀏覽一遍,並找出與你的主題相關的章節。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自己的話來複述出你的研究主題,並整理出每本書關於這個主題作者給出的觀點是什麼。有的觀點可能是相近的,但有的觀點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必須將這些觀點進行分門別類,並試著找出之所以存在差異性的原因。

主題閱讀雖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是收穫是最大的。透過這個閱讀方法,我們能夠建立起關於某一領域的知識體系,並且能夠很好地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瞭解了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三個閱讀技巧,相信大家回頭看看自己以前的閱讀方法,一定會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

俗話說下水方知水深淺,探索真理靠實踐。想要真正掌握《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的閱讀技巧,除了實踐、實踐、再實踐,再別無他法。

希望大家以後都能改掉自己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真正做一個善思考、懂方法、勤練習的主動閱讀者,乘著書籍的翅膀到達自己理想的彼岸。

—————————————————————

2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哪些星座最有魅力?讓人忍不住想要接近,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