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因為出國研修和工作關係,我認識了幾位印度學者。這些學者所呈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可能同我們已經形成的有關印度人的印象有所不同。

我認識的第一位印度學者,是2009年我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比較公法與國際法研究所研修期間認識的。那一年,我成功地申請到了馬普所提供的為期半年的獎學金,研究主題是有關普遍管轄權的。

研究所正好有一名來自於印度德里大學法學院的研究環境法的學者。在經過幾次短暫聊天之後,我們知曉了彼此的研究主題,也開始熟悉了起來。熟悉之後,該學者主動給我介紹了與我所研究主題相關的幾份美國法案。事實證明,這一介紹非常重要。我後來在國內重要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有關普遍管轄權研究的論文,正是以此介紹為開端,繼而持續追蹤的結果。

後來輪到他請我們吃飯的時候,其準備的豐盛程度是超過了我此前的準備的。他不僅準備了印度人最愛吃的披薩,而且還專門給我們幾個中國學者煮了飯,準備了葷菜和素菜。而在餐後的聊天中,我們均談到了以後加強交流,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的願望。

該學者另外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由於其已經成了家,也有孩子,自己孤身一人在德國從事研究,無法融入當地的社交圈,只能在有限的印度朋友圈中聊聊天,因此感到非常孤獨和寂寞。有一天在室外聊天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感嘆:這裡就像一片文化的沙漠。"沙漠"的比如當時確實讓我挺吃驚的。因為我當時是第一次出國,新鮮感還沒褪盡,儘管我也成家了,也有孩子了,也是孤身一人在此研修,卻完全沒有此種感覺。後來有這種感覺,是在呆了快5個月的時候。亞洲近距離的人際交往模式,一旦轉換到歐洲的環境中,孤獨和寂寞確實容易產生此種感覺。

我認識的另外一位印度朋友,則是在我現在單位認識的。

由於留學生教學的需要,我們專門全職聘請而來此位學者。其在來中國之前,曾經在印度好幾所大學法學院擔任過院長的職位。在學術研究上,該學者在國際範圍內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這位學者與此前在海德堡認識的學者完全不同。一方面,其屬於資深學者,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績,另一方面,在飲食方面,其不屬於素食主義。我們能吃的東西,他幾乎都吃。

這位學者讓我印象深的事情有兩件:

一件是其語言能力。一方面,其能流利地說5種印度當地語言,另一方面,其還能說尼泊爾語言和巴基斯坦好幾種語言。這種語言能力直接導致他在尼泊爾等地的研究和交流沒有任何障礙。

另一件事就是,其在歐洲一家知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關人道主義的學術專著。在新書釋出儀式上,不僅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南亞地區的負責人參加了,印度最高法院的法官參加了,甚至連印度外交部的官員也參加了。從此事也可以看出,印度本身是非常重視其在國際上享有一定學術地位的學者的。此種對學者的重視,可能值得咱們學習和借鑑。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尼泊爾山區窮人家六個小孩,大冬天打赤腳穿短袖,全家吃青菜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