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今天山西大同城南,有一座始建於唐朝的寺廟,今曰善化寺,遼金時期名為大普恩寺。

寺中現存有四方碑刻,其中立碑最早的一方碑碣名為“金碑”,題名《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記載的是善化寺的歷史。

《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石碑

根據碑文的落款所知,該文成於金皇統三年(宋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其作者為朱弁,所以這塊碑刻在學術上又叫做“朱弁碑”,而這位朱弁不是別人,他正是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南宋出使金國的副使,徽州婺源人。

作為文物,這塊碑刻本身存在的歷史價值就非常珍貴,而在其背後,更有另一層深入的意義所在,也得後人去探索。

我們可以透過“朱弁碑”,看到一位南宋使臣,在兩宋交替、宋金爭戰的動盪之際,被金國囚禁長達十六年而始終不忘故國的忠貞氣節,以及他雖身陷敵國囚籠,卻依然不忘普度漢家文明,為金初女真人的漢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以佛心渡人,以氣節渡己!”

朱弁像

一、朱弁的前半生,放蕩不羈的遊學生涯,事不關己的思想狀態

北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文治的高峰,自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以後,宋朝就成了讀書人的天下。

到了宋真宗趙恆統治時期,他的一首《勸學詩》,以名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對大宋的社會風氣做了定調,加上當時的學者汪洙寫了那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神童詩》,更是讓讀書考科舉成為宋朝人最嚮往的人生職業規劃。

正因為如此,在宋朝,讀書人如果不考科舉,是一件令人很難理解的事情,但這對於朱弁而言,科舉似乎並沒有這樣重要,在他眼中,求得學問,遊山玩水,才是人生的真諦。

宋真宗趙恆

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朱弁不屑於科舉,也不願意進入大宋官場做官,一心只想拜名師,求學問。

故而,他決定離開家鄉歙州(此時歙州還沒有改名徽州),奔赴大宋國都東京(今開封)求得名師,增強自己的學識。

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二十歲的朱弁進入太學,拜當時的大文豪晁說之為老師,後還娶了晁說之的侄女為妻,並舉家搬到了新鄭居住,目的就在於新鄭處於開封和洛陽之間,而且還是世家大族的聚集地,不僅能學到東西,還能遊山玩水,樂在其中。

宋朝讀書人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穎悟,讀書日數千言。既冠,入太學,晁說之見其詩,奇之,與歸新鄭,妻以兄女。新鄭介汴、洛間,多故家遺俗,弁遊其中,聞見日廣。---《宋史.朱弁傳》

朱弁在新鄭一住就是二十年。

從崇寧四年到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是大宋朝由盛至衰時期,宋廷貪婪昏庸,官場腐敗不堪,朱弁遠離了官場,遠離了北宋的權力中樞,擁有了一段安逸而又愜意的人生。

《清明上河圖》隱藏著大宋由盛及衰的秘密

但事實上,汪郎以為,朱弁躲在新鄭的這二十年的光陰完全是虛度的,他既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民情懷,也沒有王安石“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狄夷”的強國責任。

一句話,從他的前半生來看,他是一位厭惡大宋官場、社會不良風氣,並置身事外的文人,沒有什麼遠大的政治抱負,強國和民生並不能成為他奮鬥的驅動力,畢竟在當時情形來看,他多少也算是大宋的特權階層,吃穿不愁。

然而人性是複雜的,促使朱弁改變了自己的思想,改變了對待天下的態度,是那場大宋的滅國恥辱!

宋朝官員

二、朱弁的茫然,國破家亡的他到底能做什麼

靖康元年正月(公元1126年1月)至靖康二年二月(公元1127年3月),金國鐵騎先後兩次渡過黃河,進攻大宋國都東京,並對開封府周邊府縣進行劫掠。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宋皇趙桓被金太宗完顏晟貶為庶人,大宋就此亡國。

大宋雖然亡了,但對於百姓而言,只不過是重新換個皇帝而已,活著的人還是要繼續過日子的,只是沒有了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百姓能安居樂業嗎?答案是否定的,擺在大宋百姓眼前的事實是,大宋的太上皇、現任皇帝,以及後宮、宗室、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都被金國擄掠北上,中原淪陷在女真人的鐵蹄之下。

靖康之變

這場來自兩個民族的對抗,很不幸,大宋一敗塗地,朱弁的妻兒老小就在這場浩劫中死於非命,只有他自己逃了出來。

死裡逃生的他猛然覺醒了,國破家亡的慘狀讓他意識到,此後的人生再也不能沉迷於自己構建的精神世界中自娛自樂了,必須站出來為大宋做點什麼。

但放眼望去,自己既沒有科舉功名在身,也沒有軍中顯赫威名,那自己能為大宋做什麼呢?

宋軍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公元1127年6月12日),大宋兵馬大元帥趙構在南京(今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總算是保留了宋室的一絲血脈。

投靠新成立的大宋朝廷,但自己僅僅憑著一身的書生氣,能進入趙構的法眼嗎?或者說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以自己的才智能在新成立的大宋朝堂站穩腳跟嗎?

這一刻,朱弁已經對自己的後半生產生了極度的懷疑。

趙構登基稱帝

三、朱弁的覺醒,中年男子的社會擔當,雖然身上依然散發著大宋讀書人的書生氣

不過,很快,朱弁就找到了自己報效大宋的機會。

建炎元年至二年初,一路向南狂奔的趙構,下達了一道詔令,準備派遣一支出使金國的外交隊伍,打著慰問徽、欽二帝的旗號,實際上是打算向金國求和。

但南宋的大臣們因為懼怕金兵,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為趙構分憂。畢竟此時的金國是以吞併宋朝為國策,趙構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在事實上已經和金國形成了對立局面,誰還敢冒這個險去和金國人談判。

趙構的南宋朝廷

不得已,趙構只能放寬自己的條件,在民間尋找敢於出使金國的人員。

在這樣的環境下,朱弁像個男人一樣勇敢地揭了皇榜,站在了趙構面前,大聲地喊了一句“我願意!”

一介草民,懷抱著報效大宋朝廷,拯救大宋百姓的信仰,就這樣以大宋副使的身份踏上了北上金國的路程,然而誰知道,他這一去就是十六年。

建炎初,議遣使問安兩宮,弁奮身自獻,詔補修武郎,借吉州團練使,為通問副使。----《宋史.朱弁傳》

朱弁

建炎二年正月(公元1128年),初到北境的朱弁,在雲中(即大同)見到了滅宋的金國名將完顏宗翰。

為了自己的母國不再遭受兵災之禍,朱弁忍住了手撕完顏宗翰的衝動,向對方陳述了戰爭帶來的破壞性,以及大宋百姓願意和解,雙方止戰的態度。

作為金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完顏宗翰面對這位慷慨激昂的宋朝副使,並沒有一殺了之,他有自己的打算。

完顏宗翰

此時的金國時局不穩,黃河流域的宋朝舊民都打著“反金復宋”的旗幟,到處和金軍作戰,要將已經被金國佔領的土地歸還給趙家那是不現實的,而要想在中原站穩腳跟,就必須“以宋治宋”,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將中原地區的財力、民力轉化為金國的國力,才能實現滅宋後的利益最大化。

但要“以宋治宋”,需要轉化宋人的觀念,需要讓願意和金國合作的宋朝人來做金國的官,顯然朱弁在完顏宗翰的眼中是一位不錯的人選。

所以他將朱弁囚禁在了雲中的驛館中,既然不接受趙構小朝廷的議和,那也不準備放朱弁回家了。

“八字軍”抗金

被金國囚禁後,朱弁這一刻似乎明白了金國人的打算,書生氣上來了,索性放開了自己的膽氣,每天堅持給完顏宗翰寫信,闡明宋金雙方休戰的好處,試圖以自己的一己之力來達到阻止金國出兵攻宋、滅宋的目的。

至雲中,見粘罕,邀說甚切。粘罕不聽,使就館,守之以兵。弁復與書,言用兵講和利害甚悉。---《宋史.朱弁傳》

作為後人,如果我們單從這一點看,朱弁過於迂腐了,他認為只要說服掌握金國在中原地區最高權柄的完顏宗翰,就能使得金國停止南下攻宋的腳步。

金朝鐵騎

然而,滅宋是金國的國策,而完顏宗翰是這一國策的制定者之一,也是堅定的執行者之一,他怎麼會因為朱弁的慷慨激昂而放棄自己部族的生存利益?

但我們必須知道,朱弁的前半生,四十年的時間裡,除了讀書、娶妻、生子外,就是遊山玩水,結朋交友,生在北宋最繁華的時代,他根本就沒有想過為大宋百姓做點什麼,為天下蒼生做點什麼,雖然是讀書人,看不慣大宋官場的不良習氣,從沒有想過去改變,而是逃避。

然而,在國家、民族面臨著巨大生存危機的這一刻,他覺醒了,儘管身上依然還有改不掉的書生氣,卻能夠挺身而出,哪怕身陷敵國囚籠也不忘自己的使命。

金軍南下

四、朱弁的後半生,激昂的愛國主義情懷,堅定的民族精神氣節

被囚禁在金國驛館中的朱弁,很快面臨著入金後的第一次選擇,如果他同意了,不僅能獲得自由,還能享受榮華富貴。

宋建炎四年九月初九(公元1130年),原宋濟南知府劉豫叛宋,接受了金國對其的冊封,建立了傀儡政權,國號“齊”,並以金“天會”為年號,成為金國“以宋治宋”的典範。

鑑於朱弁在新鄭居住、求學了二十年,又是宋朝大儒、太學教授晁說之的學生兼侄女婿,在中原一帶的文人圈中影響力巨大,所以完顏宗翰以大金鐵騎向南打到哪裡,朱弁的官衙就在哪裡,同時也是朱弁歸宋的第一步為誘餌,打算讓朱弁出任“偽齊”的官職。

劉豫傀儡政權---齊

這一刻,失去了自由並時刻處於被監視狀態下的朱弁,雖然心中極度渴望自由,但他還是堅決拒絕了金人釋放出來的“善意”,並以漢蘇武為榜樣,來表明自己的決心,絕不做降金叛宋的漢奸。

兵氣尚纏巢鳳閣,節旄已落牧羊天。①

他回覆完顏宗翰,劉豫是大宋的國賊,自己無時不刻都想著喝劉豫的血,吃劉豫的肉,又怎麼能忍受留在北方做劉豫的臣子?這樣的話,我只求一死。

朱弁的話讓完顏宗翰大怒,這位金國的大元帥決定斷了朱弁的飲食供給,試圖從精神上來迫使朱弁屈服。

蘇武是朱弁的偶像

然而,書生氣上來的朱弁,乾脆反鎖了驛館的門,忍受著飢餓,堅決不屈服金人。

前文說過,金國是打算“以宋治宋”的,而且完顏宗翰也並非是莽夫,所以經過這麼一鬧,他意識到朱弁是真的不願意在劉豫政權做官,那麼讓朱弁做大金的官總可以了吧。

但依然被朱弁拒絕了。

為此,他告訴金人,自己生是大宋的官,死是大宋的鬼,此生絕不會背叛大宋,如果你們金國封我官職的聖旨早上到,我就晚上殉國;如果封我官職的聖旨是晚上到,我就早上殉國。

驛館

同時,他又給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出使金國,也同樣被囚的宋使洪皓寫信,他認為,兩國之間一旦發生殺掉使者的外交事件,不是小事,如果讓我們不幸遇到了,只能做好捨生取義的準備。

這一刻,朱弁做好了準備。

妻兒都在“靖康之難”中死於非命,自己僥倖活著,這已經是上天垂憐,既如此,自己絕不能做出有辱大宋,有辱家風的事!

故此,他向侍從交待了身後事,一旦死於金人的刀下,要把自己埋葬在雲中城郊早已選中的大普恩寺墓地,墓碑就寫“有宋通問副使朱公之墓”,那麼他在九泉之下也就很滿意了。

大同府古城

面對生死抉擇,朱弁的態度是捨生取義、視死如歸。

正因為朱弁這種不屈的精神,讓金人放棄了對他在政治上的爭取,但也沒有釋放他,將他囚禁的地方由驛館移到了大普恩寺,即今天的善化寺,這也就意味著朱弁後半生開始了與佛作伴。

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朱弁再次迎來了一次抉擇。

這一年,和朱弁同一批使金,卻已經出仕金國的宇文虛中給朱弁帶來了金國同意議和的訊息,並允許正副使之間只能一人歸宋覆命。

善化寺

經過考慮,全家只剩自己一人的朱弁毅然留了下來,因為是副使,所以在他的要求下,代表大宋使節身份的印璽也留了下來。

自此,朱弁無論吃喝起臥,印璽從不離身。

當然,作為大宋的儒者,雖然身囚敵營,但他始終不忘天下百姓的無辜,為了減少金國人對宋的敵視,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殺戮,他在大普恩寺中開辦了學習班,接收了大量的金國貴族子弟學習漢家文化,傳授知識和文明,這也使得他的詩、他的字、他的文章深受金人的喜歡。

宋紹興十三年(金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大普恩寺重修完畢,此時他已經在寺中被囚禁了十四年之久。

女真貴族

也是在這一年,因為宋金和議成功,朱弁才踏上了南歸的道路,八月進入臨安,見到了皇帝趙構,而這距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他出使金國已經整整十六年了。

黑髮全都變成了白髮!

臨安城

五、朱弁的最後時刻

歸宋後的朱弁,依舊懷著一顆忠君愛國的赤子之心。

他不僅將北方數十位忠臣義士的死節事蹟上奏,上交了被金國掠奪走的大宋六朝皇帝的畫像和宋徽宗的御書,還向趙構分析了當前的天下大勢,並提出了中興大宋的強國方針。

這一刻,朱弁終於徹底完成了人生的蛻變!

可惜的是,因為秦檜阻擾,使得朱弁失去了在南宋朝廷參政的資格,只授予區區從六品的奉議郎。

宋朝朝官

紹興十四年四月初六(公元1144年),朱弁在臨安城白龜池的住宅內告別了人世,享年六十歲。

因遺言歸葬故鄉徽州婺源而無法實現,最終朱弁的靈柩停放在西湖邊的智果寺,直到四十年之後,才由他至死都沒有見過面的侄子朱熹葬於西子湖畔,留下了一段歷史的傳奇。

注:

①朱弁詩出自傅璇琮等主編的《全宋詩》

宋金對峙

1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雙魚座和這3個星座在一起,簡直太般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