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去年10月宣佈裁員,港龍停運,5,900名員工頓時失業。事隔約3個月,入行逾十年的前港龍航空機長楊紹基,至今一直懷念翱翔天際的生活。被裁員後,自覺更鐘情航空業,「見到飛機在上空飛過會想當年」。假如10分為滿,他直言:「11分(想飛),真繫好想再飛,因為這個系我們的使命」。
機師「落地」生活逼人,身旁不少機師紛紛轉行,有人從駕駛空中巴士,轉為「開巴士、計程車」;又有人成為保險、地產經紀;亦有人參與電視臺選秀節目。楊紹基認為,如同事覓得新方向是好事,但假如被迫轉行,日後無法再任機師,對香港航空業而言絕對可惜,「始終栽培需要大量金錢、時間,都系拿不回」。
港龍停運後,約560名機師即時失業,當中約200名為土生港人,經見習機師培訓計劃出身。楊紹基在港龍結業時任職機長,入行逾12年,大學時在外國修讀會計,並考獲小型飛機執照,從此愛上飛行。畢業回港後雖一度進入四大會計師樓工作,但始終對航空念念不忘,最終成功獲取錄為見習機師,到澳洲培訓一年,自此展開機師生涯。
裁員至今約3個月,楊紹基回想停運當天,聽到訊息一刻非常愕然,初時以為只會減薪、降職,「真系無想過就那樣折了」。之後全日電話響過不停,有同事互換資訊,亦有久未見面的朋友問候。他曾幻想:「會不會系一場夢呢?」但始終未有夢醒的一天,一切都是現實,「過了一個月都已經接受了,要傷心的都過去了」。“如果同航空界無關,落了地,我的工作經驗等如零,不會有僱主要我。”
失業後的首兩週,楊紹基申請了十多份工作,均與航空業有關,包括一般文職職位,亦會考慮地勤工作,認為相關經驗在日後航空業復甦後,有助再做機師工作。不過他亦深知,機師技術過於專門,難以應用於其他職業。
在待業的日子,楊紹基曾與前同事討論到外國航空公司延續飛行夢,但同樣遇到阻滯。楊說,外國同樣有當地的失業機師,而航空公司一般都會優先保障當地機師就業。之後有電視臺曾為航空界舉辦選秀節目,他笑言,原本對演藝行業不大感興趣,只期望儘快翱翔天際,不過當時抱著幫助同業的想法,接受電視臺委託擔任節目顧問。
在短短的3個月間,除了演藝界,一眾機師輾轉到不同行業。有較楊紹基更資深的機長,近期在社交媒體宣佈轉任九巴做巴士車長;有女機師則發揮畫畫天賦,為他人贈畫寵物畫像;亦有機師轉任健身教練。
楊紹基表示,機師平時接載乘客,又習慣操作機器,不少人首選投身運輸業,例如駕駛計程車、巴士;亦有人考獲保險、地產牌照轉行做經紀。他認為,假如舊同事覓得新發展,會為他們感到高興,但現實很可能是逼不得已轉行,情況是航空業的一大損失,並感到可惜,尤其栽培一名民航機師,需以百萬元計資金,至少要送到澳洲訓練逾一年。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已身為人父的楊紹基,坦言失去可觀的收入後,需縮減開支,幸妻子仍有工作,自己亦嘗試在股票市場上,賺取些微回報,應付教育、供樓的開支,暫時仍可支撐。不過他亦笑言,失業後多了時間留家與孩子相處,尤其網上學習需提供更多支援,現時不再是過往早出晚歸的不定時生活,更會外出買菜。
事業從高空降落,楊紹基未有忘卻空中生活的絲毫,失去後更見懷念。楊說,從前放工後,不會特意接觸航空資訊,現時卻會主動了解業界最新發展,「見到飛機在上空飛過會想當年,想怎麼會入這行,為什麼會在這行立足做那麼多年」。他慨嘆,最後一次駕駛飛機已是去年初,相隔11個月,當時未料到會是最後一次飛行。原本更表駕駛日程編更已排到3月,但受疫情影響,航班最終取消,「未試過11個月無入過飛機」。如以分數代表渴望重飛的程度,他不假思索,「11分,真繫好想再飛,因為這個系我們的使命」。
回想機師生涯,楊紹基表示,已沒太大遺憾,但強調機師「不止一份工那麼簡單,而係一種使命」,在第一次飛行時,教官便叮囑指,一旦出現失誤,可能有人命傷亡,當中的領悟至今難忘,即使飛行看似自由自在,但其實機師時刻分析現況下決定。「作為港人可以在香港開飛機為香港人服務,去旅行、工幹,都覺得好開心」,楊紹基指,當初即使停薪留職亦願意接受,只想繼續為港人服務,「始終香港系我們的家,我們熱愛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長大,我們所得的都系這個地方給的」。假如短期內未能重回天空,願意等候到何時?他笑言:「65歲,(因為)65歲就要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