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高加索地形圖

高加索地區絕對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重點是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混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

“蘇聯的崩潰製造出地緣政治極為巨大的混亂。失去高加索,令人產生戰略性憂慮,擔心土耳其勢力會復活。”

——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

高加索地區及其周邊,紅色區域為喬治亞

自今年6月20日始,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國內持續出現大規模反俄遊行示威活動,其實來源正是喬治亞與俄羅斯百年來的紛爭衝突,喬治亞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宣告獨立,卻因為地緣政治利益,始終擺脫不掉俄羅斯的控制,憤而轉向美國與歐盟,但俄羅斯卻扶持喬治亞境內的獨立勢力,成立了兩個獨立共和國,瓜分了喬治亞近兩成的土地,也積下了兩國揮之不去的百年仇恨。

喬治亞城市夜景

壹高加索在哪裡?南北高加索有什麼關係?

高加索地區衛星圖

喬治亞屬於南高加索地區,那麼,南高加索在哪裡?與北高加索有什麼關聯?先來看看高加索的基本情況。

高加索地圖

高加索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裡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緯度相當於日本的北海道或法國與西班牙交界一帶,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因橫貫全境的大高加索山脈而得名,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語,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爾布魯士山被稱為“歐洲之巔”。高加索地區是西亞古文明的發源地,曾孕育不少西亞古文明。這裡也是宗教的會合之地,伊斯蘭教、基督宗教的各種教派等共冶一爐。

大高加索山脈

由於被大高加索山脈分割,該地區分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兩部分。

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銜接東歐大草原,屬於俄羅斯。位於俄羅斯的北高加索地區有七個共和國,包括阿迪格、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北奧塞梯-阿蘭、印古什、車臣和達吉斯坦,主要是以自古以來當地少數民族為名,以及二個邊疆地區;共和國與邊疆地區都是屬於中央聯邦之內的政治主體,只是位階比一般的州有更大的自主性,或具備邊疆區域的特殊性。

南高加索又稱外高加索,大致以亞美尼亞高地為範圍,面積約18.5萬平方公里,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北鄰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地區,南鄰土耳其,伊朗,西接黑海,東到裡海。外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中心,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1922年12月該地區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三國以外高加索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高加索三國宣佈獨立。

貳著名的“火藥桶”:南高加索及其周邊地緣

地理上,高加索地區被西方的黑海,以及東方的裡海包夾,北高加索與南高加索中間以貫穿的高加索山為界。

南高加索三國

南高加索崎嶇的山地間,穿插著肥沃的山谷與高原,氣候生態極為複雜多樣,自古也孕育出豐富多元的民族、語言與文化。雖然今天西方慣以“高加索人”來指稱白種人,不過實際上高加索自古即是一個種族、語言高度分歧的地區;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官員與作家小普林尼記載,當時高加索地區的300個民族各有不同的語言,分屬印歐、突厥、南高加索、東北高加索與西北高加索等語系,羅馬人跟當地人打交道,竟然必須僱用多達130種語言的譯員。

說到高加索,就不得不說到黑海,因為高加索的西邊就是黑海。

黑海,北部為克里米亞,東部為喬治亞

黑海是一個被陸地包圍的內陸海,裡海則是世界第一大湖,黑海聯合裡海形成2500公里的橫向阻隔,中間的高加索遂成為西亞通往東歐的必經之地,自亞歷山大大帝起,阿拉伯哈里發、拜占庭皇帝、成吉思汗、波斯沙王、土耳其蘇丹乃至中亞的突厥汗王,都力圖控制高加索;而除了區域性短暫的本地政權以及13世紀的蒙古帝國以外,高加索幾乎都處於統治者的邊陲地區,也是周邊大國相互較勁擠壓的前緣,尤其是南高加索,重要的城市往往一年內數度易主,這種動盪的日子持續到19世紀中葉併入俄國才結束,南高加索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最大帝國溫暖的國境之南。

大高加索山脈是歐洲及俄羅斯最高山,其山脊分水線一般被視為歐亞兩洲的地理分界線。雖然被劃到亞洲這一邊,不過南高加索三國的國民大都自認是歐洲人,土耳其與伊朗的界河阿拉斯河才是他們心目中的歐亞洲界。事實上,南高加索三國,以及國土大部分位在亞洲的土耳其,都是歐洲委員會以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雙重成員,其歐洲身份似乎也不容置疑。

高加索地區

在蘇聯解體後,由於當地民族結構複雜,致使分離主義甚囂塵上,因此發生了一連串的戰爭,情況跟1990年代巴爾幹半島上多國混戰的南斯拉夫內戰相似,使得高加索成為著名的“火藥庫”;其中在亞塞拜然共和國境內的亞美尼亞人群居地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俄羅斯境內的穆斯林群居地車臣共和國,和喬治亞境內的俄裔群居地阿布哈茲共和國和南奧塞梯共和國。如1988年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發生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以及2008年俄羅斯和喬治亞發生的南奧塞梯戰爭等等。

南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十字路口”,隔黑海與歐洲相望,跨裡海經中亞與中國相通,系裡海和中亞地區油氣資源重要戰略過境通道,是貫通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和連線亞歐的紐帶。同時,該地區也是俄羅斯、伊朗、土耳其等強鄰的緩衝地帶,是阻滯中東地區極端主義思想向東蔓延的重要地區,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

喬治亞的位置在外高加索區域。蘇聯面對歐洲有三大地緣戰略重心,分別是高加索、中亞跟烏克蘭。高加索是源自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恐懼,奧斯曼帝國所代表的土耳其回教勢力,曾經跟俄羅斯糾纏多年,這也是為什麼歐洲聯盟明明對土耳其的人權紀錄如此不以為然、美國對土耳其政權如此不屑,卻還是要低聲下氣地讓土耳其在北約中扮演重要角色。土耳其就是壓制俄國勢力南下的第一防線,該區域沒有任何其他國家可以取代。

高加索地區

中亞則是蘇聯過去的能源跟礦產資源寶庫,中亞都是伊斯蘭教國家,俄羅斯以泛基督教系統的東正教為國教,俄羅斯一方面希望得到這邊的礦產資源,同時又害怕伊斯蘭教勢力北上。

高加索1957-1991

烏克蘭則有兩層戰略意義,首先是烏克蘭南邊的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烏克蘭西邊,就接壤波蘭、匈牙利跟羅馬尼亞。美軍近來已經在這三國多次進行演習跟駐軍,加上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俄羅斯搶回克里米亞半島,只是保住了黑海的管道,在地緣政治上俄國失去了烏克蘭,已經讓北約勢力進到了高加索一帶。

高加索地區的民族語言群體地圖(英文版)

冷戰結束後,南高以其顯要的戰略地位和豐富的能源資源吸引外部勢力紛紛進入,形成群雄逐鹿之勢,其中尤以美俄之間的博弈最為激烈,影響最大。以美俄競逐為主線,獨立以來外部勢力在南高地區的競爭經過激烈角逐,各有所得,逐漸進入一個戰略相持階段,目前,俄羅斯略佔上風。

高加索民族分佈圖

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蘇聯本身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喬治亞、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拜然三個共和國原本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三個國家彼此矛盾太深,最後改由三個國家各自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蘇聯。

亞塞拜然地形圖

亞塞拜然拜然是回教國家,原本是屬於伊朗的,使用的語言與土耳其語相似,跟伊朗都是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後來加入蘇聯,因為信奉伊斯蘭教與文化語言的關係,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援。

高加索山谷

亞美尼亞則剛好相反,亞美尼亞是世界最古老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奧斯曼土耳其國在1915年到1917年統治亞美尼亞的時候,對亞美尼亞發起殘酷的大屠殺,死亡人數高達150萬人,亞美尼亞大屠殺至今土耳其還是拒絕承認。

高加索地區

由此可知,亞美尼亞跟土耳其的關係相當緊張,亞美尼亞也跟亞塞拜然拜然打過許多次仗,後來俄羅斯派兵介入之下,讓兩國終於和談,但是在俄羅斯的壓力下,亞美尼亞還是扶持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這一塊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的大多數都是亞美尼亞人,雖然國際都不承認,亞塞拜然拜然也拒絕接受,但現實上這個共和國已經成為現實,亞美尼亞為了感謝俄羅斯,也同意俄羅斯派兵進駐,現在亞美尼亞跟土耳其的邊界很多都還是由俄羅斯協助駐防。

外高加索地圖

伍喬治亞反俄,因為俄羅斯多次出兵分裂勢力

喬治亞位於黑海沿岸,北鄰俄羅斯,南部與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接壤。領土面積達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約435萬。喬治亞是蘇聯前領導人斯大林的故鄉,但是喬治亞與蘇聯的關係一直都比較緊張,喬治亞從蘇聯獨立後,外交政策非常親歐美。

但是喬治亞本身內部有很多不同族群,喬治亞跟境內的南奧塞梯民眾衝突迭起,後來南奧塞梯乾脆就成立了自己的共和國。南奧塞梯土地面積3900平方公里,人口有七萬多人。

喬治亞民眾抗議

再說到前文提到的今年6月喬治亞民眾反俄抗議遊行,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源自一場演說。由希臘國會在1993年創立、為促進各東正教國家議會關係的東正教議會大會,6月20日在喬治亞首都特比利西舉行年會,由俄羅斯國會議員蓋夫裡洛夫擔任主席,坐在喬治亞國會議長席主持。

但此舉引發民眾不滿、爆發衝突,約一萬名抗議民眾包圍喬治亞國會大樓,部分抗議人士突破警方防暴警戒線,闖入國會。

喬治亞戰後的建築物

一場演說爆發兩國衝突,喬治亞“反俄情緒”為何如此強烈?其實在這起激烈抗爭的背後,點燃民眾怒火的,是喬治亞與俄羅斯之間從2008年武裝衝突以來,雙方針對獨立區的佔領國土爭議。

2008年喬治亞軍隊以平叛名義,動員進入南奧塞梯地區,俄羅斯援軍立即進入支援,重創喬治亞軍隊,等於俄軍用武力維持住了南奧塞梯共和國的獨立地位,雖然各國大都不承認,但也無可奈何。

俄格友誼紀念碑

喬治亞西部的阿布哈茲地區也是,阿布哈茲有24萬人口、面積約8600平方公里,在1992年就宣佈獨立,喬治亞軍隊多次希望平定叛亂都無法成功,2008年俄國軍隊大舉支援,將喬治亞軍隊全部驅逐,俄軍更是堂而皇之在當地進駐,等於變成了俄羅斯的保護國。

俄羅斯佔領或控制的克里米亞、阿布哈茲跟南奧塞梯

阿布哈茲地區跟南奧塞梯兩個地區已經是喬治亞國土的18%,可想而知喬治亞會對俄羅斯有多怨恨。

陸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堅持不退的區域

高加索地區地形圖

從喬治亞對俄羅斯的反抗之激烈,可以映照出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三個戰略背景:

01關鍵的交通位置,讓俄羅斯堅持要在當地留置龐大的兵力,防止土耳其、美國跟北約進入。

02俄羅斯的民族自尊心,畢竟這裡過去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更有大批的俄羅斯裔人口,等於是俄羅斯近百年來的勢力範圍。

03身為基督徒的東正教俄羅斯,對伊斯蘭勢力擴張的恐懼。

外高加索地區

喬治亞並不是跟俄羅斯對抗最激烈的地區,喬治亞的北邊就是車臣,車臣是伊斯蘭信仰的地區,跟俄羅斯早有不共戴天之仇,車臣不只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就爆發大規模的種族衝突事件,大批非車臣人被趕離居住地,接下來更是正式跟俄羅斯翻臉要爭取獨立地位。

歐洲地形圖

俄羅斯分別在1994年跟1999年進兵車臣,雙方死傷上萬人。車臣人也發動恐怖攻擊,光是著名的就有2002年莫斯科歌劇院事件,40名車臣人衝入莫斯科劇院,39名恐怖份子,129名人質死亡。2004年貝斯蘭人質危機,車臣挾持中學師生,最後共396名民眾(31人是車臣份子)死亡。 2010年莫斯科地鐵連環爆炸事件,兩名車臣女性引爆炸彈,造成40人死亡。以及2011年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炸彈襲擊事件,車臣伊斯蘭領袖事後承認要為36位死者負責。

高加索地區絕對是衝突風險極高的地區,重點是不同宗教與族裔的人口幾乎是交雜在一塊生活,過去蘇聯是為了平衡當地的人口,希望讓更多俄羅斯裔人口主導當地,沒想到蘇聯破滅,導致各國自主權升高,進而排擠後來的俄羅斯人。尤其像喬治亞這樣國土將近兩成被俄羅斯扶持獨立,這次喬治亞對俄羅斯議員造訪的抗議其實只是導火線,真正引爆的能量來源,是百年來高加索地區的種族與宗教衝突。

“悽苦寂寥,滿溢心中,無盡天空,眼見時雨紛落。”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敘利亞叛軍調轉槍口?土耳其下令增援利比亞,和中東梟雄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