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在哪?相信很多朋友看到文章標題,都會有類似的疑問。翻開世界地圖掃一眼可以發現,這個領土不足10萬平方公里,人口剛過千萬的小國,位於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上。別看國家不大,但在世界上名頭卻一點不小。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二十世紀初的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而塞爾維亞就是火藥桶裡的"馬蜂窩"。奧匈帝國皇儲被一個塞爾維亞青年一槍爆頭,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挑動大國神經的"科索沃戰爭",同樣發生在塞爾維亞。
巴爾幹半島
20年9月,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白宮簽署了一份協議,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內人民說他喪權辱國,國際輿論則將他這一行為,視為"弱國無外交"的典型案例。
這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協議?其背後又蘊含了哪些小國外交策略?本文將從歷史學和外交學的視角予以解析,以饗讀者。而作為本文主人公——哭著要資源的武契奇,他展現了自己驚人的小國外交手段。
武契奇
城下之盟?——"能屈能伸"的小國總統去年9月以來,流傳於網路的一張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張照片拍攝於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襟危坐於氣派的大桌子後面。
而同樣身為總統,且人高馬大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卻屈身於一張小桌子後。一旁坐著的,還有並未被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的科索沃"總理"霍蒂。三方一起簽署了一份《經濟合作協議》。
按照國際外交禮儀,同級別的政治人物會面,應該安排對等的接待禮儀。但特朗普如此刻意的安排,並擺出一副"唯我獨尊"的姿態,著實是美國"霸權主義"外交行徑的"完美詮釋"。
特朗普
這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協議,能讓一個主權國家如此蒙羞?我們不妨從協議的背景和內容談起。該協議的全稱叫《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經濟關係正常化協議》,看名字就知道,這似乎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簽署的經濟協定。
這二者究竟是什麼關係?要搞明白這一組"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糾葛,不得不提到一個國家和一個人:南斯拉夫和鐵托。其實,塞爾維亞民族絕非"天生缺鈣",其祖上也是鐵骨錚錚的硬漢。
二戰期間,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斯拉夫",是塞爾維亞的前身)在領袖鐵托領導下,以犧牲170萬人的代價,扛下了德國法西斯最瘋狂的進攻。拖住了希特勒進攻蘇聯的步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傑出貢獻。
鐵托
獨立建國後,南斯拉夫又在西方與蘇聯的夾縫中艱難探索,僅用了十幾年時間就建成了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一度被譽為"小美國"。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也曾一度把南斯拉夫作為學習物件。
這樣的國家,自然就是西方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於是乎,整個西方世界一起動手:經濟封鎖、文化滲透、政治孤立等一系列缺德手段輪番使用了一遍。再加上南斯拉夫內部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個龐大國家最終解體了。
1992年,塞爾維亞和另一個小國黑山組建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這個人口不足千萬的小國,與當年的南斯拉夫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西方又看中了一個叫科索沃的地方,準備把它當做進一步肢解"南聯盟"的"楔子"。
改革開放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共和國一個自治省,居民則以阿爾巴尼亞人為主。西方國家再次利用民族宗教矛盾,煽動科索沃"獨立"。並不惜使用武力,1999年,北約公然對"南聯盟"進行轟炸。
2003年,南聯盟共和國議會透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隨後又分裂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最終宣佈"獨立",弱小的塞爾維亞也是無可奈何。
簡單來講,科索沃就是塞爾維亞國內的一股燒殺搶掠的分裂勢力,在西方的支援下,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要求一個主權國家,與國內分裂勢力簽署經濟合作條約,實在是赤裸裸的侮辱。
北約
那麼,這份合約的內容究竟有哪些?若單從字面意思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簽署的《經濟合作協定》是要實現雙方經濟關係正常化。主要措施包括取消關稅、修築連線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和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的鐵路和機場等。
而這一切都需要真金白銀的資金投入,錢從哪裡來?協議中又說明了,美國將在塞爾維亞開辦一個"美國發展基金辦公室",專門為此籌措資金。此外,協議還包括很多政治條款。
比如,塞爾維亞在一年內暫停遊說世界各國放棄承認科索沃。作為迴應,科索沃也在一年內暫停加入新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雙方停火一年。協議簽署後,武契奇雖然反對承認科索沃獨立,但表示協議的簽署對雙方都有利。
塞爾維亞
科索沃方面也同意將"真主黨武裝"定位為恐怖組織。特朗普更是為此沾沾自喜,還專門發表了演講以炫耀"功績"。表面看起來似乎是三家皆大歡喜,但背後遠沒有那麼簡單。
在現代國際社會,一個主權國家總統,和一個國內分裂勢力領導人同桌簽署協議,並承認其"獨立"?套用一句網路流行語,這就是:"攻擊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科索沃
各取所需?——國際政治的博弈法則從協議的簽署歷程看,特朗普可是鉚足了勁,拿出了十二分的熱情和"誠意",儼然一副"活雷鋒"的樣子。要知道,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絕不幹虧本的買賣,他到底圖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對於一個西方政客,尤其是臨近大選的總統而言,政治資本的收益遠遠高於經濟利益。特朗普上臺後,一直在全球鼓吹自己的"新外交政策",這份協議就可以視為他的"巴爾幹和解計劃"的一部分。
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份"外交成績"來取悅國內選民:你們看,我維護了世界和平!從現實效果看,20年特朗普甚至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川普此舉實在是高!不僅如此,協議中還有一點十分引人注目。
特朗普
這份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簽署的協議,卻出現了"塞爾維亞同意把大使館遷到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的宣告。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這一八竿子打不著的條款,實際上就是川普總統趁機夾帶的"政治私貨"。
在此之前,耶路撒冷只有美國和瓜地馬拉在此設有大使館。而塞爾維亞此舉實際上就是表明自己在"巴以衝突"中,佔到了以色列一邊,還間接支援了美國的以色列和中東政策。而特朗普又可以拿此"外交成果"爭取美國國內猶太勢力的支援。
更為關鍵的是,作為總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當然要服務於美國全球戰略的大局。科索沃在美國中東戰略佈局中十分重要,可做北約摧毀俄羅斯在巴爾幹腹地的最後堡壘,以及北約東擴和南下地中海的橋頭堡。
俄羅斯
美國建在此地的波德斯基爾軍事基地,能夠為國在中東的軍事行動提供大量支援。所以,特朗普希望藉助這份經濟協議,進一步拉攏科索沃,將其進一步打造為美國在巴爾幹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那麼,簽署這麼一份"城下之盟",塞爾維亞究竟在追求什麼?
其實,這就是塞爾維亞自己的選擇,用傳統的"弱國無外交"來形容,未免陳詞濫調。這就是"落後就要捱打"、"分裂就會內耗"的最佳註腳。
當年名震四海的鐵托,在東西方縱橫捭闔闖出一條新路時,何曾預料到今日的塞爾維亞總統,會在美國人面前的"卑躬屈膝"?但話又說回來了,國際博弈中,誰人不是"各取所需,利字當頭"?
塞爾維亞人民當然不會忘記自己民族的英雄,但現實是,老百姓要吃飯,要過好日子。而曠日持久的內戰就是經濟發展的天敵,看看亞洲的緬甸就能明白,再有錢的財主也扛不住幾十年的內耗。
鐵托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儘管知道口惠而實不至是西方的特質,但武契奇沒有選擇:俄羅斯自顧不暇,東方的夥伴距離太遠,難道要一直孤立下去?沒有三分利,誰肯起五更?只不過武契奇表現得過於明顯罷了。
近十年來,塞爾維亞的經濟一直處於頹勢,15年以來,國內失業率更是高達20%,說國民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也不為過。尤其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其對外貿易更是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這個時候與科索沃關係"正常化",必然有其經濟因素考慮。
另外,從長遠考慮,加入歐盟一直被塞爾維亞視為解決國內經濟困境的根本之策,早在11年,歐盟就在撮合塞爾維亞和科索沃之間進行和談,而塞爾維亞此次與科索沃簽訂協議能夠增加歐盟的認可度,得到更多的好感。
歐盟
不僅如此,特朗普還明確承諾將在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簽署協議後,為雙方各提供2億美元的援助。美國還會在隨後陸續向塞爾維亞投資130億美元,用於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經濟衰微的小國而言,面對這麼大一塊蛋糕,很難不動心。
而塞爾維亞之後確實得到了幾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上百億美元的投資,這對於經濟低迷的塞爾維亞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再從國內因素看,從20年7月開始,由於經濟衰退,就業不足,塞爾維亞國內連續出現多次反對武契奇的遊行活動。所以這份協議從一定意義說,也是武契奇向美國和整個西方世界交出了一份"投名狀"。說該協議也是武契奇的"政治資本",也未嘗不可。
武契奇
務實外交?——縱橫捭闔的小國外交策略什麼是外交策略?筆者認為,所謂的外交策略,就是國際社會叢林中的生存之道。叢林裡有虎豹獅熊,也有鳥雀蟲馬。國際社會有超級大國,也有蕞爾小國。換言之,國家不止有中美俄日,而是形形色色,光怪陸離:
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南非就有兩個;一個國家只有一種官方語言?印度就有25種;國無防不立?加拿大在美加邊境就幾乎不設防。
筆者囉嗦這些的目的是想說,中國是大國,但我們如果只站在大國的立場觀點看世界,就會對國際問題的理解出現偏差。不同國家的生存邏輯是不一樣的。虎豹獅熊追求都是領地和威望,螻蟻只求生存。
加拿大
所以,對於塞爾維亞的外交立場,我們可以不贊同,但絕不能過分苛責。否則就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平衡外交,左右逢源,四處揩油,這是小國外交的無奈與智慧。從這一角度看,武契奇無疑是個合格的小國總統。
表面上看,特朗普此舉可謂"一石二鳥":既讓兩個水火不容的民族心甘情願地簽署了"合約";又透過夾帶"政治私貨"的方式,為自己賺足了"政治資本"。
但我們再來看一下武契奇:若從2008年參與建立"塞爾維亞前進黨"算起,武契奇在政壇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妥妥的政治老手。這樣的人物,難道看不穿特朗普的套路?其實,這場"外交遊戲"就是武契奇小國外交策略的近乎完美應用。
武契奇
近代政治學的老祖宗馬基雅維利很早就提醒過,政治家是最不能夾帶私情的人,要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換言之,政治家從坐上談判桌那一刻起來,就不再是"自然人"了,而是國家利益的化身。
一個小國的總統,需要在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之間穿梭縱橫,哪個也得罪不起。其難度無異於雞蛋上跳爵士舞,一不小心就是雞飛蛋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簽署這樣一份協議,武契奇心裡能不憋屈?但政治家最不值錢的就是自己的委屈。
回溯歷史可以發現,國際問題的套路總是驚人相似。甲午戰爭後,李鴻章赴日本與伊藤博文談判。力不如人萬事休,李鴻章在談判中處處被壓制,忍氣吞聲,最後還被一個日本青年打了一槍。但李鴻章馬上以此為"籌碼",要求日本削減一億兩白銀的賠款。
我們拋開其它因素不談,李鴻章此舉不算愛國麼?在當時的國際背景下,李鴻章痛罵日本人又有何益?身居高位,請擔大任。你坐在那個位置上,職責就是替老百姓去受那個委屈,然後儘量爭取交換的利益。
李鴻章
從這一點看,武契奇不僅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政治演員",他聲情並茂地把一個小國領導人的辛酸與無奈,表達的淋漓盡致。武契奇表示:
"有些人知道,我整天整夜地檢視協議中每個詞,可能有500次了,在那個大廳裡沒有人知道我有多瞭解這份協議,每一處微妙的差異。而我坐在那把小椅子上,是為了切實解決塞爾維亞的問題,提升塞爾維亞在國際上的聲譽,為塞爾維亞生存而戰。我一點也不關心椅子的大小,我甚至都不一定坐著,我可以站著、蹲著。"
是不是看起來很熟悉?沒錯,類似的場景也在日本多次上演過。雖然我們一口一個"小XX"地叫著,但日本真不算小國,也完全有實力和美國碰一碰。
但17年特朗普訪日期間,安倍晉三堂堂一個日本首相,卻提前在餐廳門前迎接"總統助理"伊萬卡共進晚餐,並且連連點頭哈腰。筆者認為,老謀深算的安倍晉三,絕非諂媚特朗普個人,而是投其所好:你川普好面子?我給你,你給我實際好處就行。
安倍晉三
反觀特朗普,看似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實際上卻透支了美國的國家信譽,激發了世界上很多國民對美國的恨意。從這點看,特朗普就是個標準的"政治素人",自以為掙足了面子,卻被安倍晉三、武契奇這樣的職業政客,狠狠"涮"了一把而不自知。
另外,筆者認真查閱材料後,更加讚歎這位小國總統的"外交演技":處處示弱,博取同情。表面看武契奇似乎受騙了,他對外界宣稱:我是到了白宮才知道有這麼一份條約的呀!這就好比我們去買房時,簽字時才發現合同書夾縫裡還有密密麻麻的免責條款。
特朗普
結束語寫到最後,如果單從中國的角度看,塞爾維亞還是當之無愧的友好國家,武契奇更是一位"親華"的"好同志"。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武契奇總統親自向中國發出了求援訊號,一度引發了中國人民的關注和熱情支援。
除了中國政府的援助外,許多民眾還自發向塞爾維亞運送了大批物資。當物資運抵塞爾維亞時,武契奇總統更是親自前往機場迎接。一個身高將近兩米的堂堂男兒,在機場低頭親吻五星紅旗的畫面,令無數國人動容。
但情感歸情感,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國際關係現實。武契奇總統在接受採訪時華談到,"我在與特朗普的談判中維護了與中國關係"。筆者認為這點還是可信的。
武契奇
不是因為總統多麼愛中國。而是多元平衡外交的實際需要。因為只有捍衛與中國等其他大國的關係,才能跟特朗普政府討價還價,否則,以塞爾維亞現在的實力,乾脆就沒有跟特朗普政府談判的餘地。
筆者還相信,只要國家需要,武契奇同樣會來中國拜碼頭,同樣會謙虛謹慎,彬彬有禮。只不過身為禮儀之邦的大中華,絕不屑於做羞辱他人之事。來了以禮相待,合作互利共贏。
-
1 #文章沉長在當今的資訊時代只有短小精悍的文章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可!
-
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點,我二十年前記得歷史書上是這麼寫的:匈牙利王儲在薩拉熱窩被刺身亡。
-
3 #但凡有點智慧,在歐洲那地也不會混得這麼差啊。
-
4 #文章寫的不錯,但是建議你把年份寫全,總是15年20年的容易把人看蒙
-
5 #客觀翔實的好文章,字裡行間足見作者對國際事務的深刻了解。 認真拜讀了,非常贊同作者對問題的剖析及所持的觀點。
-
6 #國家之間只有利益!再極端對立的意識形態也沒有利益的驅動力大!不論大國小國,只有互相利用,互相糾結的利益,兩千年前的古人合縱連橫早就告訴了世人國家之間只有利益
-
7 #人家小國嗎?就不能拿這話說人家?不道德,有本事和美國分個高低才服你。
-
8 #為本人民利益能伸能屈就是好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