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提出將制裁參與俄對德輸氣管道專案“北溪—2”的企業。此舉引發包括德國等美國盟友在內許多國家強烈反彈,不少國家直斥美方“干涉內政”。分析認為,“北溪—2”專案背後是美國、俄羅斯和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盟,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上的博弈。從目前看,美國製裁措施沒有動搖俄歐加強天然氣管道合作的立場。
輿論分析指出,“北溪—2”專案遇到的爭議,既有經濟利益的原因,又有地緣戰略因素。這一制裁將給已經磕磕絆絆的美歐關係添上新裂痕。
“不希望看到一個國家有能力獲得對歐洲的不當影響力”美國官員——
“北溪—2”管道經波羅的海海底連線俄羅斯和德國,再通過德國幹線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歐洲其他地區。該專案總投資約95億歐元,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佔一半,其餘的由德國、荷蘭、法國和奧地利等國油氣企業投資。該專案目前已經完成90%。
“北溪—2”專案對俄能源出口和歐洲能源安全意義重大。專案完成後,俄歐可以減少天然氣管道過境烏克蘭等地時的潛在風險,提升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據估計,“北溪—2”專案每年可直接向德國運送550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
美國出於地緣戰略考量和商業利益,視“北溪—2”專案為“眼中釘”。美國方面聲稱,“北溪—2”專案將會加大德國和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讓歐洲成為“俄羅斯的俘虜”。
美國《外交》雜誌分析稱,“北溪—2”專案將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方俄羅斯和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德國,通過海上管道連線起來,俄對德輸送天然氣能力將增加一倍。該線路繞過了波蘭、烏克蘭等國。這些國家原先能獲取豐厚的天然氣過境費,今後可能大幅減少,同時烏克蘭等國的戰略地位也會被削弱。
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日前表示,“美國的政策立足於歐洲能源供應多元化,不希望看到一個國家有能力獲得對歐洲的不當影響力”。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吉姆·裡施表示,美國的制裁是對俄羅斯“邪惡影響”進行回擊的重要武器。“希望相關方能夠意識到,停止這一專案符合我們盟友的最大利益。”
“制裁是對德國和歐洲內部事務以及主權的嚴重干涉”德國政府——
美國這一制裁舉措引發德國等許多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歐盟發言人日前表示,反對美國對參與該專案的歐洲公司進行制裁,歐盟正在對制裁可能造成的後果進行評估。
連日來,德國多名官員接連發聲,譴責美國的域外管轄,批評美國此舉是在干涉德國內政。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反對美國的域外管轄。德國的立場不會改變,但會與美國協商,澄清立場。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奧拉夫·朔爾茨說,“制裁是對德國和歐洲內部事務以及主權的嚴重干涉”,美國的制裁令人費解,不像是一個北約盟友能做出來的決定。
“德國之聲”評論員羅曼·貢恰連科表示,“北溪—2”專案對德國經濟有利,德國有望因此成為俄羅斯天然氣在歐洲的中轉中心。德國越來越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不斷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包括關閉核電廠,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等。未來幾年,德國對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的需求將繼續擴大,因此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專案,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制裁能夠阻止它。
“美國製裁措施會推遲程序,但無法阻止專案完工”業內人士——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日前表示,美方對“北溪—2”專案的制裁不會產生任何效果,不會影響“北溪—2”輸氣管道專案完成。梅德韋傑夫說,美方此舉是一種不正當競爭,違反國際協議和國際貿易規則,損害了許多歐洲國家的利益。
“北溪—2”專案的一名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即便制裁生效,專案仍將穩步推進並儘快完工”。有能源行業人士指出,“美國製裁措施會推遲程序,但無法阻止專案完工”。
美國媒體評論稱,美國的制裁將在美德之間造成很大的政治問題,同時將打擊參與該專案的德國、荷蘭、法國公司。這些懲罰性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美德、美歐關係。
德國聯邦議會外事委員會主席羅特根認為,“當前歐美之間的嫌隙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大”,美方這一制裁將為雙邊關係再添新傷。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說,美國反對“北溪—2”專案也有著現實的經濟利益考量。美國需要為頁岩氣尋找市場,希望向歐洲出售更多液化天然氣,以此來抗衡莫斯科在歐洲的能源影響力,但價格是俄羅斯產天然氣的3倍。
專家認為,美國阻撓“北溪—2”專案建設折射出美歐在對俄政策上的利益分歧。未來,隨著俄羅斯通過能源供給加強在歐洲的影響力,美俄歐之間的地緣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