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少年的你》,讓更多的國人意識到,校園欺凌的恐怖和危害,但同時也說明了欺凌行為的普遍和嚴峻性。
因為,當它上升到全民關注的層面時,多半已演變成了世界性流行病。
而校園霸凌和職場霸凌,作為舶來品,在它的發源地美日韓等國家,遠比中國更嚴重。
最近,一家炸雞店老闆,在網路爆料的一起霸凌事件,震驚了整個南韓,讓人憤慨的同時,也讓人疑惑:為何欺凌者能如此猖狂,為何被欺凌的人,不敢反抗?
如果是年幼的孩子,尚且可以理解,可如果被欺凌的是成人,且從高中被欺負到上班之後,曠日持久的持續了數年,又該作何解釋?
事件的開端,起源於一份外賣。
一家炸雞店,收到了一份外賣點餐,數量很大,是三十人份的訂單,需要支付33萬韓幣。不同於中國的外賣,需要先支付再送餐,在南韓是貨到付款。
而由於金額很高,是筆大買賣,所以當天老闆親自送貨。
到了電話裡給的地址之後,一位中年女性卻表示,她們沒有叫外賣。而老闆拿出訂單資料,核對電話和地址後,指出是她的兒子點的炸雞。
於是這名中年女性,說出了事件的真相,這其實不是她兒子點的外賣,而是一直欺負她兒子的霸凌者點的。
原來,從高中時代開始,她兒子就一直被霸凌欺負。
在此之前,霸凌者將她兒子的手機號碼,作為主賬戶,導致她兒子被迫支付300多萬元韓幣。忍無可忍的年輕人,最後舉報了那個霸凌者,於是霸凌者出於憤怒,又點了30只炸雞作為報復。
可是沒想到,這名霸凌者十分猖狂,在發現店家的發文後,直接聯絡店鋪老闆,要求他不要多管閒事,否則小心店鋪出事。
老闆很氣憤,不僅沒有被霸凌者的威脅所嚇住,反而不斷爆料事件真相,呼喚網友關注。
於是這起事件,迅速在網路發酵,並引來警察的介入,相信不久,霸凌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法律代價。
而更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被欺負了不尋求幫助?
其實,電影《少年的你》,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霸凌者對欺凌物件的欺負,從身體上精神,太頻繁,太細碎。
報警吧,外人看來無關緊要,無關痛癢,無法立罪,不報警吧,曠日持久,永無止境。
針對受害者的欺凌行為,怎麼說呢,是一場旁人意識不到殘酷性的,從肉體到精神的凌遲。
抑鬱症,自殺傾向,身體健康和學業成績下降,很多研究顯示,欺凌會對兒童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但是,這些被欺凌的孩子長大後,會發生什麼呢?
小時候,我們看《哆啦A夢》,大雄一直被欺負,可是無所不能的哆啦A夢,總會給他提供保護。
當大雄長大後,哆啦A夢就離開了,我們覺得惋惜。
也許大雄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哆啦A夢,它只是那些被欺負的孩子,幻想的一個保護者,當大雄長大之後,終於意識到,應該放棄幻想的時候,他已經長成了怯懦的大人。
而我們看《少年的你》時,有影評人提出,一個少女在路上,遇到一個小混混,並救了那個小混混,從而衍生一段[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場景不太現實,不符合國情。
其實,是不現實,現實是,陳念永遠不會遇到保護者,如果她不住校,就是每天在路上被欺負,如果她住校,就是每天在宿舍被欺負。
她不會一直抗爭,一直倔強,因為被欺負久了,人會絕望。
一直被欺負的大雄,從懦弱的孩子,長成了軟弱的大人,這其實才是欺凌的真相。
即便有一些被欺負的孩子,在長大後努力變強,在各個方面力爭上游,但是他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比那些沒有經受欺凌的孩子,要低的多。
沃裡克大學和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為了研究兒時的欺凌,在成人後,是否依然有影響。他們在參與者11到13歲的時候,開始進行評估和測試,一直到孩子19到26歲的時候,才結束觀察。
研究人員將那些經歷過欺凌的人,分為三類:受害者、欺凌者和欺凌受害者。在某些時候,欺凌者同時也是受害者。
研究證明,欺凌者大多是男孩,受害者則有男有女。
然後,在年輕的成年階段,研究人員研究了身體、精神健康、危險行為、財富和社會關係等因素,他們調查了參與者是否有犯罪記錄。當研究人員將童年欺凌與成人結果相匹配時,他們有了這四個關鍵性的發現:
1.學校裡的欺凌受害者們,在成年後健康狀況最差,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疾病,精神疾病,經常吸菸等可能性,都要更高。
2.欺凌者們,在成年後,更有可能從事危險或非法行為,更有可能被判重罪,而且,他們可能比當初欺凌的受害者們,更貧窮,更孤獨。而且,霸凌者們,本身就擁有更多的問題童年,比如父母的缺席,情感的缺失,這也解釋了他們成年後,犯罪率更高的原因。
3.總體而言,受害者在成年後,往往比欺負他們的人更成功,但是不太健康。他們可能會賺更多的錢,交更多的朋友,犯罪的可能性更小,但是,他們無論如何努力,仍然比那些沒有經受過欺凌的孩子做的更差,尤其是身心健康方面。
4.最糟糕和最可憐的是那些,欺凌受害者們,也就是,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既是參與者,又是受害者的那群人。
這部分人,往往成年後,更難處理社會關係,受教育程度更低,更窮,更容易被孤立,內心的掙扎也更厲害,身心健康受損也更嚴重。
簡單來說,就是看《少年的你》時,你以為在這場欺凌裡,最可憐的是陳念,但其實最可憐的是魏萊的幫凶們。
比如電影的最後,鏡頭出現了徐渺去做眉部整形,看起來,電影想要表達,這些幫凶們,想要從新開始,似乎什麼都沒發生,但事實是,無論你是整容還是完全不和過去的人來往,過去就是過去,越是掩蓋,越是欲蓋彌彰。
它是你的一部分,你是幫凶,會受到良心譴責,你是受害者,會遭受受害者一樣的身心創傷。
這群人,將是整個欺凌環節裡,最可憐,也最可恨的人。
可以說,這項研究揭示了: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施虐者,還是參與者,同時都要承受可悲的後果。
而家長們以為的,孩子只是孩子,被欺負是孩子的成人禮,是成人過程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只是自己的掩耳盜鈴,欺凌行為,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會給孩子以後的人生,投下長長的陰影。
欺凌可以有多種形式,但所有形式的欺凌都會造成傷害。
即使欺負者和他們的目標之間沒有身體接觸,被欺負的人依然可能,會帶著情感傷害而度過一生。
因為不只棍棒和石頭,會打斷骨頭,言語傷害的威力同樣不容小覷。
這就是,為何欺凌行為必須被制止,同時又很難被制止的原因。
因為恃強凌弱是一種一系列,一連串,很微妙的行為。從散佈謠言、故意排斥到身體虐待,它們表現的不那麼猛烈,卻又連續不斷,永無止境,以至於很多孩子擔心告訴老師和家長,也不會得到慎重對待,可是不告訴,又一直深受其害。
所以,改變孩子們的意識,很重要。
十年前,美國的一所叫做布蘭福德的高中,欺凌行為十分嚴重,以至於管理者們,不得不建立各種反欺凌專案。
1998年,他們獲得司法部123000美元的資助,來籌備反欺凌計劃。結果三年之後,這所學校成為了全美,暴力事件最嚴重的地方。
新生查爾斯用他父親的手槍,打死了兩名同學,打傷了13名同學。後來他聲稱,他這麼做,是為了報復同學的欺凌行為。
也是這件事,讓當時的教育工作者們意識到,欺凌行為,遠比想象中複雜,並不是花錢花精力就可以解決的,很多嚴厲制止的行為,不僅無效,反而會助長。
比如說,在當今中國,很多校園欺凌盛行的時候,大家就會覺得,這是因為學校管理不嚴格導致的,如果對霸凌的同學,施加嚴厲的懲罰,以儆效尤,就會收穫很好的效果。
但事實是,當時的布蘭福德高中,就是這麼做的,投入了更多的師資力量,建立了更完善的舉報系統,但後果是,讓欺凌變得更隱蔽,更難察覺,也更加恐怖。
後來研究人員發現,欺凌的第一個問題,在於正確定義它。
司法部認識到,恃強凌弱的行為涉及到,真正或感知到的權力失衡,更強大的兒童或團體攻擊那些權力較弱的人。
而校方用武力,嚴控的方法介入,其實會讓霸凌者產生模仿。
大人以暴制暴,孩子就會在這場權力的爭端中,學習和沿襲。
最終演變成一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暴力軍備競賽,伴隨著暴力的升級和失控。
而且,校方還發現,他們在制止欺凌行為時,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以為讓霸凌者和被霸凌的孩子,通過親密接觸,和溝通協商,可以增進了解,制止欺凌,結果反而讓欺凌行為愈演愈烈。
這種方法,其實也像極了中國目前很多學校的處理,讓學生的家長和學生雙方,坐下來深入溝通,承諾和諧共處。
但其實,在犯罪學裡,從來沒有讓施害者和受害者見面的道理,更何況,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還是孩子的情況下,以為這種方法能夠解決問題,反而加重了霸凌者對受害者的心理虐待。
所以,在不斷的摸索中,研究人員發現了,校園霸凌的制止,不是可以一夜之間解決的問題,這涉及到複雜的社會情感學習過程。
那些霸凌的孩子,在這方面有缺失,那些被欺凌的孩子,也是一樣。
一次性的演講,一次性的專案,密集的整治,並不能解決欺凌的複雜成因。因為一屆孩子走了,又有一屆新的孩子出現。
欺凌能夠一屆連續一屆,屆屆相傳,一定有它不為人知的共性。
而心理諮詢師們的介入,讓校園欺凌的解決,開始有了其他出路。
這些諮詢師們發現,在恃強凌弱的世界裡,一切規則和紀律,都會變得和暴力混為一談。孩子們根本分不清這兩者的區別。
所以,欺凌的孩子,需要家長和校方的更多情感理解,被欺凌的孩子,需要家長和校方持久的保護承諾。
不是粗暴的懲罰,不是一紙空文的承諾,是永續性的關注和推進,因為欺凌不會因為被發現就停止,反而會因為被發現,卻沒有被正確處理,而愈演愈烈。
比如針對陳唸的欺凌行為,警察們也好,老師們也好,以為已經處罰過了,就可以高枕無憂,其實會讓欺凌變得更隱蔽,更殘酷,更充滿報復意味。
丹·奧爾維斯教授和蘇珊·林伯教授,是研究這方面的專家。他們發現,有兩種經過測試的方法,對減少欺凌最有效。
他們就是積極的學校氛圍,和加強學生社交和情感學習。
1.營造積極的學校氛圍
蘇珊·林伯教授認為:學校的氣氛很難定義,但可以測量,這是一種在學校裡的感覺,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和靈魂。積極的學校氛圍,會產生積極的品質和品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而消極的學校氛圍,會產生欺凌,攻擊,受害和不安全感相關的行為。
積極的學校氛圍,包含各種要素,但通常包含感情和關係,權力及其表達方式等。
其中領導力,是積極氛圍的關鍵。恃強凌弱長久存在的一大基石之一,就是被認為是成年禮,正常的童年儀式,而校方的態度,對學校的領導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種畸形文化是被制止,還是會延續。
舉個例子來說,我看《少年的你》時,有一個地方覺得很疑惑,就是暴力發生的那所學校,是一所重點高中。
因為,如果你對中國的校園暴力有所了解,你就會發現,暴力大多發生在非重點學校。為什麼呢,拿我自身來說,我初中讀的是一所不太好的學校,學校學習風氣很差,校園暴力特別嚴重,當時在那種學校氛圍的影響下,我一度產生輟學的念頭,因為當時的學校,讀書無用論盛行。
很幸運的是,我當時的初中老師告訴我,你至少努力去大學看一看,當你在大學裡坐一天之後,你和那些沒有進過大學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了。
抱著這樣的好奇,我努力讀書,之後進了一所重點高中。我讀的那所高中,學校每天會有老師,半夜十二點多了,還在外面巡邏,不是為了制止暴力事件,而是為了制止學生三更半夜不睡覺,藉著廁所裡的燈,或打著手電筒讀書。
因為,我們學校當時出過一位,對新中國歷史做出重大貢獻的名人,是學校所有學生的榜樣,圍繞著他開展了很多文化活動,所以學校的核心氛圍,就是讀書,報國。
大學的校長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商人,商人的精明和會來事,厚黑學,一度成為學校的核心文化,很多學生以進入學生會組織,建立各種社交關係為光榮,雖然大家都是成人了,沒有暴力事件出現,但是這種校園文化可想而知,對學生的影響是致命的。
所以,積極的學校氛圍,校方領導人的領導方式,老師和學生是上下級還是民主關係,都會構建一所學校的文化。
而很多時候,學校的文化構建,也受社會的影響。
當我們整個社會,尊重知識,勝過尊重金錢,崇尚科學家,多於崇拜網紅,尋求理解,多於消除異己,崇尚善良,多於崇尚暴力,整個社會的風氣會向上,校園的風氣也會被改良。
蘇珊·林伯教授等專家,提到的第二項有效方法,就是:加強學生社交和情感學習。
社會和情感學習,涉及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負責任的決策和關係管理等技能。
研究專家們通過調查發現,大量證據顯示:加強學生社交和情感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強,可以改善學生的情緒健康、自我調節、課堂關係,以及友善和樂於助人的行為。減少如焦慮和抑鬱,以及包括衝突、攻擊、欺凌、憤怒和敵對歸因偏見等破壞性行為。
而一項針對36名老師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情感上更加支援學生時,比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管理,更能減少學生的攻擊性,加強學生的自制力。
並且心理諮詢師認為,老師們需要正確區分欺凌,和兒童正常的發展過程。因為孩子們在20歲之後,他們的情感和前額葉皮層,更多思考區域之間的連線才開始有髓化,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他們的情感和理性思維發展,都還不完善。
這也是少年犯從輕,甚至不會被判刑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當孩子們爆發自然的傷害和人際衝突時,家長和老師們不能過分的解讀為欺凌,因為欺凌涉及權力不平衡的情況下的,故意的,反覆的傷害和侵犯。
孩子們情感和社交思維的不完善,意味著校方和家長,如果想要從根源上解決校園欺凌,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和社交教育。
尤其是孩子們青春期的時候,他們處於對社會關係高度敏感的狀況中,這個時候,校方和老師,應該培養他們更友好,更溫和的處理關係的技能。
而正因為學校和家長的疏忽和失職,導致青春期迷茫的孩子們,由於價值觀模糊,情緒調節能力沒有完善,又處於叛逆和敏感階段,所以造成了校園暴力的頂峰階段。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說教只會適得其反,無論是霸凌者還是被霸凌的孩子,都需要學校和家長,投入更多的心理關注和傾聽。
蘇珊·林伯認為,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們學習,這些技能應該融入課程,和全天的所有環境中,並且成人應該努力踐行,為孩子做好榜樣。
正如心理諮詢師們在最後傳達的那樣:欺凌不僅是童年問題,還是普遍的人類問題。但如果我們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更容易教育的時候,培養他們的人性,並向他們提供語言、策略和價值觀,來幫助他們識別、表達和調節他們的情感,他們更有可能茁壯成長,一定程度上,整個人類的欺凌文化,才會減少和緩解。
而我在《少年的你》剛上映時,就寫過一篇關於欺凌的文章,探討魏萊們是如何養成的,現在,我又寫這篇文章,探討西方世界走過的彎路,尋找我們可以走的被證明有用的道路,是因為在校園暴力愈演愈烈之後,我聽過太多粗暴的聲音,比如少年犯判重刑,比如加強校園管控,出臺各項法規,它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是,大多數霸凌者,並不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換言之,就連那些反社會人格患者,也是家庭和學校教育失敗的產物。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他們各項思維還未成熟建立的時候,成人為了根治這些問題,粗暴的對他們施以懲罰,一方面逃避了自己教育失職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變相證明了,這是一個擁有權力的人,可以隨意處置他人的世界。
否則為何,自己犯了教育失職的成人,可以讓未成年人,為自己的失職買單,在他們情感和理性思維還未完善,而家長和學校也未有效教育的時候。
什麼時候,未成年的犯錯,學校和家長連坐的時候;什麼時候,未成年人犯錯,學校和家長不再踢皮球的時候;什麼時候,未成年人犯錯,家長和學校,反思自己的時候。
校園霸凌,才能真正杜絕。
文 | 巴黎夜玫瑰
圖 |Google/百度
-
1 #
-
2 #
一年級被同桌欺負,直到有一次大冬天被他推倒在水泊裡,我哭著直接回家了,然後我老媽就殺到學校找他,找老師調座位,最後又當著全班學生面很霸氣的展開錢袋給我零花錢,然後那個小胖子竟然真的被震懾了
-
3 #
學習成績差的老師根本就不管,也不相信,我那天告訴老師,他壓根就不相信,從那以後我就找家長,找了1次第二天又開始在學校欺負我女兒,第二次告訴她家長,如果再發生這種無緣無故的欺負,我就報警,我也不管什麼學校聲譽了,警察介入後還這樣的話,我告訴他我就直接上手,我也不怕坐牢,可能我比較偏激,一命換幾命也值了
-
4 #
我還記得初中時,班裡有個女生瘦瘦小小的,衛生狀況不是太好,被班裡有個特別仗著自己生的膘肥體壯,又面目難看的胖子,狠狠地踹到了肚子上,直接撞到了桌子上,發出很大一聲響,當時大家都嚇到了。那個男生原因僅僅是因為女生站過道上檔他路了,他懶得跟她說讓一下,就直接上腳了。當時我直懵掉了,第一次見這種人,見這種事情,完全不知道怎麼辦。已經忘記後面發生什麼了,但我過了這麼多年,仍記得那一腳,校園欺凌第一次離我那麼近,只隔幾個桌子的距離。衷心希望欺凌者都惡有惡報,被欺凌者能走出黑暗,擁抱光明。
-
5 #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 小學5年級開始 班裡就開始有小團體專門欺負弱勢者欺負 不幸我就是其中一員 下課遭遇團隊辱罵 放學遭遇小團體牆角欺凌 過度到初中更過分 沒有任何的理由就把我圍在廁所拳打腳踢 初一中旬就被逼逃學離家出走 不敢告訴家裡人真想為什麼逃學 之後轉入技校更糟糕 三天一小打 7天一大打 身子上青一片紅一片 因為自身沒團體又怕遭受報復所以不敢回擊 我00年1月的 馬上進去20週歲 雖然現在我月薪1W起步 長得在普通人中也是屬於拔尖的那種 在不熟的同事面前也是一副冷冰冰 不好惹 有責任感的人 但是隻有自己知道不敢一個人走漆黑的道路 每次有注視我心裡都會發毛 我不知道這種狀態到底要跟隨我多久
-
6 #
懦弱只有捱打!強權才是真理
-
7 #
最糟糕和最可憐的是那些,欺凌受害者們,也就是,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既是參與者,又是受害者的那群人。在中國這樣的人有十幾億。
-
8 #
這個確實,初中時候我欺負別人,直到有一天我把他從二樓推下去之後,他的胳膊骨裂了,老師才知道,叫了雙方的家長,他的木琴說他兒子每天都會喊我的名字求饒,我才意識到我對他有多大的壓迫。馬上也要當老師了,這種事情老師還是要多觀察多負責。
-
9 #
以前因為換座位和班主任鬧了不愉快 班主任都沒說啥 她那課代表就開始罵我什麼的 最後我家長說找她家長協商解決 她家長不肯 末了 那個語文課代表惹了一個我脾氣暴躁的朋友被揪頭髮打了一巴掌 那課代表家長直接找我朋友他們家去鬧 可能是因為課代表被打所以站理 最後我 吃抗抑鬱的藥一個月喝降肝火補肝的中藥兩個星期 而這期間 課代表和班主任問都沒問一句 心寒 而因為這事 我 從年級八十四名 直接下降到所謂潛力生
-
10 #
高中翻牆去上網遇到小混混打劫,我身上全是牛奶,火腿腸233333333,默默地放我走了
-
11 #
現在的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就要統計孩子家長的社會資訊!為什麼?為什麼?為了什麼?我想說的是“校園霸凌”這個事,也就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為什麼現在和平年代倒出不了戰爭時期那些偉人?學習條件好起來了倒出現現在這種“競爭”?沒人逼你成為什麼人,你要成為什麼人是你自己的選擇,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校園也是個社會,讓孩子們自己去社交吧!
-
12 #
被霸凌的少年少女們一定要多學習,利用好未成年保護法!讓霸凌者付出永生難忘或者來生再忘的代價!
-
13 #
學校就是個小型社會,也需要細緻的法律法規。建議專門出一部法律和設立校園法庭。把霸凌嚴重屢教不改者判去讀工讀學校。
-
14 #
學校管孩子孩子委屈就喊爸媽爺爺奶奶找場子,基本上家長也認為學校小題大做,孩子那麼小他懂什麼啊成了口頭禪,自己孩子被欺負就罵天罵地沒王法了!自己孩子欺負人就一句孩子小不懂事!學校從來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去解決問題的,這種事你沒本事管你就該直接叫家長管,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不是警察局,如果家長也不管就叫他換個能管的學校,等沒有學校肯收留他就知道自己孩子還小不小了!
-
15 #
小時候,隔壁班的叫了兩輟學的欺負同學,老師一電話把警察叫來了,輟學的被推進了廁所,出來後就老實了,挑事的記過,真慶幸有這種好老師。
-
16 #
小學四年級開始被同學欺負,扔鉛筆盒、書、代做作業、敬菸...苦不堪言,不敢告訴家長,不敢告訴老師,直至六年級,買了一把50釐米的直尺,欺負我就還擊,才結束被欺凌的日子。
-
17 #
說起重點學校就不會有欺凌,我就是重點高中被欺凌的受害者,在重點學校,更容易出現單純因為成績導致的鄙視鏈,而且在重點學校,欺凌的手段從一開始就十分隱祕而難以發覺,鄙視,排擠,孤立,從你的頭髮絲開始將你貶低得一無是處,從根源上讓你懷疑自己生存的意義。
現在想想我小時候還是很幸運的 我比我們班所以同學都小一歲 但是從來沒人欺負我 我性格也挺包子的 一激動就控制不住的流眼淚 吵架都是哭著吵 其實我不想哭我想凶一點但是眼淚有它自己的想法 完全忍不住 我唯一遇到的想欺負我的就是初中的衛生委員 我們大掃除兩人一組然後她跟我一組就什麼活都不幹還一直對我發號施令 說我打掃的不乾淨讓我重來 結果我氣哭了 她可能嚇到了 沒想到我初中了還哭 後來再也沒找過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