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搞建設,技術上與國內大同小異,管理上卻與在國內完全不同。
現在正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蓬勃發展階段,技術上的難題,如現場環境惡劣、規範標準不一致、原材料緊缺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豐富的工程經驗來解決,但管理上遭遇的難題,卻需要中國公司在所在國逐步摸索。
今天我們就以上週介紹的尚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戳這裡了解:水壓大流量小,非洲這座電站重新整理了中國技術新高度)為例,給大家講講在非洲搞建設的事兒。
(一)語言不同如何溝通?“工地通用語”讓交流毫無壓力
工程建設是一個考驗團隊集體協作的事情,而要協作,首先就要解決溝通的問題。
英語是尚比亞的官方語言,但絕大多數工人的母語都是當地語言。中方的工程師們大都會說幾句不大流利的英語,但一線的技術工人、老師傅們,英語水平就十分堪憂了。可正是這些老師傅們要教當地工人幹活。他們該如何溝通呢?
事實上,他們的溝通還真沒什麼障礙。只不過他們所用的語言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英語,而是一種以簡單英語和專業漢語組合在一起,奇怪而十分流利的“工地通用語”。
老師傅指揮工人時,會跟他們說“you go to大坑, you go 腳手架”,或者“up up slowly up 大臂向左擺,number four(應該指的是按四號按鈕)”。在長期的交流中,他們已經達成了高度默契。這種英漢混雜但語速頗快的語言在外人聽來難以理解,在他們當中卻毫無阻礙。技術是工程師最好的語言。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當地工人們學習到了寶貴的技術,從而能夠更好地為他們的小家庭和他們的國家做貢獻。
有了語言作為紐帶,他們與中國的聯絡也更緊了,對中國的感情也更深了,承建的中國企業不僅僅是給他們工作的僱主,而更多的是與他們共同學習、成長的好兄弟。
(二)工人自己給自己放長假怎麼辦?從改善營地配套設施開始
事實上,不僅是在尚比亞,中國在非洲的所有公司,無論何種行業,只要涉及到僱傭當地員工,都會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工人們只要一拿到工資就會迅速消失不見,直到工資花完才會回來上班。無論採取何種獎懲措施,這種現象總是存在。
企業要想融入當地,就必須主要聘用當地僱員,尤其是要加強對當地僱員的專業化培養,讓他們在更高的崗位上發揮作用。然而如這般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連正常的生產秩序都無法保障,培養高階員工根本無從談起。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企業想出了許多方案。
有的將工資發放時間縮短,月薪改為週薪,可是這樣做也只是讓大家“放假”的時間縮短了而已,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有的公司則給工人分為A、B兩班來發工資,這樣可以保證工地上總是有人上工。
然而,這對於有些公司或許可以,對於建築企業則不行,建築工程往往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集中工作,一道工序如果需要100人,那麼減到50人就會完全無法正常進行。
工作中的非洲工人,作者拍攝
這個問題看似荒誕,實際上卻是中國企業在非洲面臨的嚴肅問題,要解決起來可能還真沒有什麼一勞永逸的妙招。歸根結底,還是要培養人們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
然而,除了當地的文化風俗外,企業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建築工地通常距離城市生活區十分遙遠,無論貧富,人們總是需要娛樂的。而這些艱苦的建築工地不僅十分寂寞,很多時候改善性的生活物資也無法跟上,工人們離開工地不僅僅是為了娛樂,更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採購物資。
過去,中國人總是按照自己吃苦耐勞的習慣,沒有給工程營地建設超市、娛樂場所這些配套設施,甚至沒有預留出它們的位置。一個月的施工下來,工人們的情緒十分低落,他們自帶的食物也已所剩無幾,客觀上也確實需要進城改善生活。說到底,這就是一種沒有以人為本的落後的管理思想。
從凱富峽施工局開始,中方的管理人員也開始總結經驗,在未來更多地考慮到員工的現實需求。不僅要改善營地環境,而且要增加配套設施,尤其是超市。一方面服務員工,另一方面也會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期。
以人為本,最終受益的是公司自己。
(三)建設不止於水電站,小鎮、中學和培訓學校一個都不能少
整個下凱富峽電站專案不僅僅包括一個水電站。15億美元如果只建造了一座水電站,那麼水電站所帶來的潛在資源相當於沒有得到開發:為了這座水電站,既然路也修了,電也有了,基礎設施一切都完備了,那只有一座水電站豈不是虧了?
實際上,這個專案還包含了一座9000多萬美元的設施完備的小鎮。它由上百棟的獨立別墅組成,還配備有一個小型商業中心及一所中學。
有趣的是,這所中學正是現在專案的主營地。它外部完全按照非洲的建築風格建造,一色的單層建築,以空心砌塊作為承重結構,外牆橘黃,屋頂傾斜;內部裝修卻是中原式的白牆、踢腳線和中國傢俱,滿是濃郁的河南特色。
相比起水電站,這座小鎮,尤其是這所中學,才是中非文化交融的真正體現。
小鎮標準住宅,作者拍攝
中學全貌,作者拍攝
有了這所小鎮,凱富埃峽谷的美景才能被世人所知,潛在的經濟價值才能被開發出來,而中學則更是當地百姓走向文明的必經之路。有了這些,下凱富峽水電站才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專案,不僅僅為中國企業帶來盈利,為尚比亞政府帶來財政收入,它同時給尚比亞落後的社會面貌帶來改變,而且這種改變中還蘊藏著濃郁的中國色彩。
凱富峽周邊景色,作者拍攝
小鎮和中學都是合同中規定的內容,同大壩專案一樣,中方企業在建設中賺取合理利潤。但除此之外,下凱富峽施工局還額外建設了一座培訓學校,專門培訓建築技術人才。這座培訓學校是完全由中方出資建設運營的,是中國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
培訓學校一角,作者拍攝
所謂社會責任,就是所有人都會從中獲益,包括中國企業。從這裡培訓出的技術工人熟悉中方標準和操作流程,可以事半功倍地在中國標準建設的專案中貢獻力量,而掌握了專業技術的工人,收入最高可達普通勞工的三倍。這所培訓學校也為他們帶去了勤勞致富的希望。
(四)大壩建完後培養出的當地工人怎麼辦?紮根所在國的屬地化管理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既然下凱富峽水電站到2020年就徹底建成開始運營了,那辛苦培養出的這些技術工人又有什麼用呢?大壩建完了,這些工人又要到哪裡去找工作呢?
培訓學校中的非洲青年,作者拍攝
實際上,這個問題完全不必擔心。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海外的中國企業規劃日趨長遠。
在過去幾十年裡,非洲人民的心中確實認為中國人“是來賺快錢的”,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自然也不願意履行社會責任,因此雖然我們賺到了錢,卻一直沒有得到認可。而現在,中國企業必須紮根所在國,做起長遠規劃。
下凱富峽施工局就是一個這樣的成功案例。現在,下凱富峽水電站的施工尚未完成,這家公司就已經接下了位於尚比亞、剛果等地的多個大單。非洲的基礎設施缺口巨大,幾十年內都不會飽和。公司的業務未來不僅不會停止,規模還要大幅擴大。
這樣一來,僅僅依賴中國來的工人顯然是遠遠不足的,這些培訓學校訓練出的工人不僅要成為合格的技術工人,未來還要在實踐中培養成為工長,即使在中國老師傅不在的情況下也能帶隊施工。
獨行快而眾行遠。一個文明、發達的非洲,註定會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共同受益,而中國企業就是這種文明的先驅。
在未來,海外的中國企業也將進行深入的產業升級,從基礎的施工領域上升到更高階的商業領域,對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海外企業招收的新員工中也不乏國內外頂級名校的碩士、博士,早已不是當年土裡土氣的模樣。
高大上的員工宿舍,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