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的女孩》改編自英國女作家寶拉·霍金斯同名小說,小說故事背景由倫敦搬到了電影中的紐約,由《相助》的導演泰特·泰勒執導,演員艾米莉·布朗特、麗貝卡·弗格森、海莉·貝內特演出三個女性要角。
剔除劇情本質上驚悚、懸疑的部分,《火車上的女孩》所想要呈現的,其實和《相助》在女性議題上是相同的,即使時空背景已大大不同,但現今女性無論在情感、婚姻、家庭、社會的角色,還是被無所不在的父權所箝制,而侷限女性的,可能不只是「沙豬」的男性,更可能是自出生就浸淫在父權思想國度中而被早被潛移默化的女性自己。
劇情編排上,前面切割分明的段落,讓三位女性角色各自以第一人稱敘事,讓觀眾認識角色的背景、性格,並以其中的敘述觀點眾說紛紜的差異留下懸疑的因子。
最後則是回到主角艾米莉·布朗特所飾演的蕾切爾身上,漸漸解開謎底。以電影結局來看,編導其實是刻意去引導觀眾往錯誤的方向推斷,儘管看似處處留下蛛絲馬跡,但各個線索其實與結果並無深刻聯結。
所幸前面四分之三的劇情節奏掌握得宜,不斷閃回也讓電影維持在高度懸疑氣氛當中,這樣至少觀影者在真相揭曉之前,絞盡腦汁且入迷於推理所以不覺無聊。
再加上海莉·貝內特讓梅根這個角色充滿冰冷卻又極具魅力的神秘感,只差沒露點的大膽裸露及情慾挑逗的眼神表演也是讓人夠驚豔的。
最後結果的反轉,對我來說有些許突然,但反轉後的復仇,卻又讓《火車上的女孩》欲闡述的主題更加凸顯。
片中三位女性角色,無論有形或無形,心靈上或是肢體上,其實都被男性角色所限制、壓迫。影片前段所呈現的,無一不是女性在任何一個方面所受到男性,或整個社會的拘束。
蕾切爾因不能生育而以酒精麻痺自我,梅根因意外的過往而不敢生育,即使有了孩子安娜,也因為害怕失去孩子而有些失去自我及本來的神采。
生育這檔事,本該是生命的美妙獻禮,卻成了這三位主角甚至世上許多女子的夢靨與壓力。在女權日益高漲被重視的現今,這樣的束縛,到底是歷史長久父性社會的遺毒?還只是女人們自己沒想通呢?
當然,有大衛·芬奇的《消失的愛人》在前,類似這樣懸疑、驚悚又與女性主義相關的電影要不失色也難,《火車上的女孩》儘管有那麼一些味道,但論鋪排、論排程,大概也只能有《消失的愛人》的七成分數。
而論演技,儘管可塑性那麼高的艾米莉·布朗特,又醉又神智渙散了大半場電影,但相較於《消失的愛人》中讓人絕不會遺忘的艾米,還真的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其實艾米莉·布朗特的演技應該是比羅莎曼德·派克(裴淳華)好才是,導演大衛·芬奇對演員的調教或是電影編排能力十足令人敬佩(難道都沒有人發現在《消失的愛人》中,本·阿弗萊克和羅莎曼德·派克的演技怎麼突然都變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