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陽光的扶貧大劇《山海情》,真·值得流下時代的淚水。
這部劇裡,你能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個貧困山區的進化史。
那兒的山區,寧夏南部貧困山區,是現在的年輕人們聽過沒見過的山區,山區的地貌環境,貧窮家庭,三兄弟共穿一條褲子的窘境,和圖片上一樣的山區孩子,全都熟悉而陌生,現在透過一個故事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他們穿著儘量時髦的衣服,頂著被黃沙浸過的臉龐。
他們的理想是最簡單的,希望過過順心的好日子,希望看看外面的大世界。
故事講扶貧,寧夏南部一個叫西海固的地方,祖祖輩輩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著,嚮往著富裕順心的好生活,這裡的人民跟幹部在政策,在友鄰的幫助,在自己的努力下,一點點擺脫貧困的事情。
這裡的人不怕吃苦,不缺耐心,缺的是方法和機遇。這機遇是怎麼來的呢,大的方面當然政策支援上面引導,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缺不了文化人兒的組織動員和帶頭。
所謂文化人,既是知識改變命運,更是通情達理真誠善良這些閃光的人格品質。
《山海情》裡那些讓人肅然起敬的文化人,他們命運不同事業有差夢想有別,或可親或可交,都有金子般的一顆心。
從教授凌一農說起。
要改變貧困的現狀,就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凌一農就是這個“師”,他帶著先進的技術,滿腔的赤誠來到貧困的閔寧。
這是一個不太像教授的教授,有一場戲是在首次種植雙孢菇成功後,新到的縣長帶著人來學習先進經驗,凌一農被叫到辦公室縣長根本沒有認出來,這個只重政績並無真心的縣長,滿心以為教授就應該是穿西裝打領帶,用嘴皮子指點江山的人。
但凌一農不是,他傳授先進的種植技術,規範的操作,更有跟農民一樣彎腰死乾的精神。
教授有很多徒弟,比如跟凌教授一起到閔寧技術扶貧陳金山幹部,雖然說著一口奇怪的方言,但在政策落實工作執行上,也是一點都不打折扣。
馬得福的弟弟馬得寶是第一個跟著凌教授培育雙孢菇的人,他在日常的每次學習中產生了對凌教授的敬意,所以發自內心稱呼凌教授師父,一個願意學一個願意教,一個教得透徹一個學得精到,理想的師徒關係不過如此。
這部劇裡面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師生關係,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好老師,白崇禮白老師。
他陪伴著一茬一茬的孩子長大, 有些學生成才,比如當了村幹部帶領大家致富的馬得福。
有些被迫輟學,結束自己美好的學生時代,走進自己的被限定的宿命裡頭,比如水花,但也因為質樸真情而逐漸改變命運。
還比如,爸爸去世媽媽外出爺爺也不能幹重活的小川,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白崇禮又去扛他。
他愛音樂愛知識,最愛的還是他的學生,又是一位我們自古以來最需要最崇敬的老師。
楊縣長,吳月娟,潘書記,這些幹部們也是文化人,他們填補了馬德福馬得寶凌教授水花們稀缺的技術和思路,也為他們解決奮鬥路上的問題,也有不好的幹部,但說到底文化人還是要有一顆為真誠質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