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這個位於歐洲東部,瀕臨黑海的國家,曾經被《羅斯史記》,喻為"邊陲之地",9世紀的基輔羅斯一直被東斯拉夫人奉為歷史的開端。而如今這片屹立在歐洲的十字路口的土地,已經失去了往日基輔羅斯的光輝。
2013年烏克蘭的親俄派和親歐派的相互鬥爭將這個國家徹底拉入深淵,昔日的"核強國"取代波蘭成為了"歐洲走廊",東西方的勢力在這裡交錯並蹂躪著這片土地,然而和那些弱小無助的國家的局面一樣,在地緣政治格局下,烏克蘭的哭泣,沒人聽到。
烏克蘭
一、搖擺的站隊,動盪的局面蘇聯的解體,表面上是給烏克蘭帶來了獨立,但看似平靜的背後卻隱藏著暗湧的危機。
在烏克蘭內部的意識形態有著兩股勢力在暗自較勁,一方面是完美繼承蘇聯傳統的親俄派勢力,這股勢力更傾向於將烏克蘭帶上俄羅斯的軌道,與俄羅斯形成強大的聯盟體,抵禦西歐對東歐的侵襲和侵佔。
蘇聯的解體
2013年之前親俄勢力佔據了烏克蘭的絕對地位,彼時的烏克蘭不管是在國內政治或是在外交政策上,都無限向俄羅斯靠攏,作為繼承了蘇聯遺產的兩大國家,同時也是同根同源的"好兄弟",俄羅斯和烏克蘭在2013年之前一直以親密無間的形象展示與眾人。
但2013年的烏克蘭危機卻將這一局面徹底打破,隨著不斷擴大的流血衝突,親歐勢力在歐美政客的介入下,正式登上舞臺,藉助血腥的"變革",親俄勢力黯然的走下臺面,從此烏克蘭開啟了全盤西化的過程。
動盪的政治局勢,給烏克蘭帶來致命的傷痕,不管是親俄派上臺還是親歐派執政,在國際社會看來,這是烏克蘭內部割裂的表現,而烏克蘭內部的割裂又是源自於烏克蘭政府在東西方陣營上的搖擺站隊,這樣各國對烏克蘭都充滿了疑慮。
烏克蘭局勢
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的親歐派上臺,就意味著俄羅斯失去了東歐方向的屏障,也就失去了抵禦歐盟進攻、侵襲俄羅斯的防禦陣線,對於親歐的烏克蘭,俄羅斯更願意用軍事上的威懾去減輕烏克蘭西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收歸克里米亞半島的軍事行動就是給烏克蘭當局的一次警告,儘管波羅申科稱永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領土佔領,但克里米亞入俄已經成為事實,烏克蘭也只能是停留在嘴上的抱怨而已。
2018年烏俄海軍在刻赤海峽發生的海上軍事摩擦,雙方以實際行動宣告了俄烏關係正在走向決裂,俄羅斯在面對烏克蘭問題上再次展示出了對失去烏克蘭的報復心理和防禦心理;
對於歐盟和美國而言,烏克蘭作為北約東擴的重要根據地,承擔著遏制俄羅斯的重要使命,西方勢力不希望看到烏克蘭投入俄羅斯的懷抱,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只能發動西方勢力最常用的顏色革命的手段。
波羅申科
2013年的烏克蘭危機也正是在歐美勢力的直接參與下,愈演愈烈,透過流血將親俄勢力趕下政治舞臺,逐步走向西方世界。原本以為烏克蘭可以全面向西方靠攏,成為西方一員時,國內親俄勢力的逐步恢復元氣讓歐美等國又重新對烏克蘭加強了戒備。
不管是俄羅斯還是西方世界,都只是將烏克蘭作為棋子來看待,一方面烏克蘭自身兩派的對立加速了國內的割裂,讓國內政局接連發生動盪局勢。
另一方面,烏克蘭動盪格局帶來搖擺不定的站位,讓俄羅斯和西方陣營都同時對烏克蘭擺出了防禦性姿態,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東西方兩個陣營對烏克蘭都持有懷疑的態度,兩邊不靠岸的孤立,讓風雨交加中的烏克蘭顯得更為無助。
俄羅斯
二、自廢武功,喪失的發言權蘇聯的解體源自於內部的腐化和西方勢力的"和平演變",作為獨立而出的烏克蘭,繼承了蘇聯遺留下的寶貴軍事"遺產"。
據統計蘇聯解體後遺留在烏克蘭境內的原屬戰略火箭軍第43集團軍的176枚洲際導彈和各種戰術航空兵,陸軍戰術核武器共計1272枚,這樣的核武器持有量在當時的世界上完全可以勝任世界第三的寶座。
核武器,當今全球軍事威懾力最強有力的代表,實質上代表的是國家的實力和國家的話語權,當年烏克蘭的核武器持有數,完全可以讓整個歐洲乃至美國對其不敢輕舉妄動。
核武器
但手裡的核武器成為了烏克蘭的"燙手山芋",首先相比於持有核武器,經濟上尚未步入正軌的烏克蘭無法承擔維護核武器的高額成本,另一方面,英美俄三國時刻都想著打擊並清除身邊的核威脅。
於是,出於省錢和自保的目的,烏克蘭選擇了放棄核武器,在15億美元貸款經濟援助誘惑之下低了頭。出乎烏克蘭人預料的是,拿核武器換糧食的行為,沒有給他們帶來希望,反而讓他們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一是丟失自保武器。不同於永久中立國,可以用"中立"的條件來約束各國對本國的干涉,同樣作為夾在大國之間的烏克蘭失去了核武器的庇護後,就等於失去了保護的"護甲"。
2013年之後,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日趨惡化,特別是俄軍軍事幹預克里米亞事件讓《布達佩斯備忘錄》成為了一紙空文,原先承諾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的承諾也不再存在,沒有核威懾讓俄軍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毫不手軟;
《布達佩斯備忘錄》
二是丟失談判籌碼。縱觀世界格局,大國的談判以及對地區利益的爭鬥,看的都是背後的軍事威懾力,而軍事威懾力當中最具威脅的當屬核威懾,自我放棄核威懾權利的烏克蘭,就已經將自己放到了更為低一級的國家社會層級中。
也從此失去了與大國談判、為自己謀取地區利益的權利,在與俄羅斯多次的衝突中,烏克蘭礙於俄羅斯的核威懾力,一直未能佔據談判的上風,只能在俄羅斯的一次次逼近中,不停地被迫就範。
同樣的,面對歐盟和美國插手國內政局,對政局的推波助瀾,烏克蘭也只能默默選擇接受結果,以至於對經濟援助的談判也無從談起。
歐盟
放棄了核武器的烏克蘭,等於廢了武功的武器,等於丟失了在大國面前自保的武器,也丟失了和強國談判的籌碼,悲情的烏克蘭放棄的是未來,放棄的是明天。
烏克蘭的自我放棄背後,有自身的,也有外界的,作為世界上的三大核武器國家,英國、美國和俄羅斯都希望看一個無核的烏克蘭,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整個"世界走廊",控制住東西交匯大路上的緩衝帶,控制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
相比於處於困難時期的中國,不遺餘力為"兩彈一星"而奮鬥,為國家的明天和未來勒緊褲腰帶,烏克蘭自我放棄的舉動就顯得目光短淺,畢竟困難是可以度過的,但是放棄面對困難,終將會被困難所擊倒。
烏克蘭
三、沒人聽到還是沒人願意聽到烏克蘭的悲慘哭聲,在國際上顯得愈發孤獨。不同於各國對非洲國家的同情,動盪不安的烏克蘭留給國際社會的顯然沒有那麼值得令人重視,事實上,烏克蘭的哭泣聲並非沒人聽到,更多的是眾多國際社會不能聽到,也不想聽到。
一是不能理會。烏克蘭是俄羅斯和北約鬥爭的前線陣地,作為俄羅斯來說,一方面烏克蘭的的混亂格局,更有利於俄羅斯加速對烏克蘭親歐派的瓦解,可以助推親俄派的重新執政;
而另一方面,烏克蘭現在的局勢更利於俄羅斯加緊對克里米亞的控制,穩固俄羅斯海軍對黑海的絕對控制權,從而遏制黑海周邊的其他國家。
黑海
對於北約來說,烏克蘭作為一個遏制俄羅斯的前哨,只要能透過不斷敲打烏克蘭來打擊俄羅斯前行的力量就已經達到了噁心俄羅斯的目的,北約並非需要絕對佔有烏克蘭,反而透過烏克蘭來對俄羅斯進行"圍點打援",更有利於北約的長期戰略。
因此烏克蘭如今的情況,對北約來說沒有任何損失,反倒留下了更多可以利用的空間。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介入烏克蘭局勢。
一方面一旦介入烏克蘭局勢就意味著要在這場對立中站隊,從烏克蘭的地緣政治來看,除黑海周邊國家外,並沒有任何利益可圖,也就沒有站隊的需要,而黑海周邊國家又缺乏必要的實力介入兩大陣營的爭奪,因此關起門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則是各國的最佳方案。
北約
二是不想理會。深入探索烏克蘭在東西陣營的搖擺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於利益的極致追求。
在親俄時期的烏克蘭看重的是俄羅斯在地理上的後盾作用,烏克蘭作為俄羅斯抵禦入侵的前方陣地,具有無比重要的軍事價值,依仗這一因素,烏克蘭有理由也有資本向俄羅斯尋求保護和幫助。
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逐漸衰退,烏克蘭便打起了親歐的主意,寄希望於北約能幫助其實現經濟上的振興,為了實現更快地向歐洲靠攏,甚至加速拋棄了所有俄羅斯的元素。
烏克蘭與俄羅斯
實質上,雖然說烏克蘭的左右搖擺是國內兩大派系的不斷鬥爭,但是政治上的表現往往體現出的是全民的意志,烏克蘭當局和烏克蘭民眾自上而下都是在親俄和親歐的兩者之間徘徊,只不過是有兩大勢力具體體現了出來而已。
在兩個利益之間搖擺,就證明了烏克蘭"唯利是圖"的問題,這一舉動也讓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信譽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對於烏克蘭的外交政策產生了質疑。
僅憑這一點,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悲慘局勢就毫無同情可言,也就並不願意對它的哭泣發表任何見解,畢竟有句老話說得在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烏克蘭政府
四、今日的眼淚,換取怎樣的未來?小國寡民的烏克蘭自帶悲情屬性。在前蘇聯的大集體中,烏克蘭作為一個兼具軍事重地、重要糧倉的優等生,一直備受蘇聯的青睞。
雖然切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給烏克蘭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但也不能忽略前蘇聯對烏克蘭的長期重資投入,從軍事部署到工廠的設立,烏克蘭已經成為了僅次於除莫斯科的一個重要城市,此時的烏克蘭以大家族的家庭成員可以贏得來自家庭和家庭外部的尊重。
但脫離了大家庭的烏克蘭,放眼在整個東歐,烏克蘭的角色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在蘇聯時期尚有蘇聯的撐腰和支援,脫離了蘇聯的烏克蘭放在充滿火藥味的東歐,就會變得毫無自保之力。
切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作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又成為了周邊國家虎視眈眈的獵物,而無法自保的烏克蘭,又在重複著小國投靠大國的手段,也重複著悲慘的命運。
小國並非沒有自保和自強的道路,光是博取同情也不能獲得國際社會的尊重,放眼二戰後各國獨立自主自強的道路,只有悶頭髮展、重視基礎、穩定局勢、齊心協力才能真正實現強國之夢。
反觀烏克蘭在獨立後投機取巧的"強國之路",最終將他送入了困境無法自拔,在陷入困境之後,非但沒有真正想方設法靠自身努力掙脫困境,反而在東西陣營的鬥爭中搖擺不定,導致了各國對烏克蘭的嗤之以鼻。
烏克蘭
烏克蘭的悲慘命運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無人同情、無人聆聽,確實是自己作死的惡果
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的今天,烏克蘭的未來的決定權依舊是烏克蘭當局和烏克蘭民眾的手裡,儘管現在走向了一個似乎無底的深淵,但至少現在回頭,用自己的努力換取真正的尊重,還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