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執”是佛學用語,是“對自我的執著”的簡稱。

“自我”在心理學裡叫自我意識,也是我們常常說的“我”,哲學裡的終極追問:我是誰?這具身體是“我”嗎?這個精神體是“我”嗎?經過分析分解,這二者顯然不是的,因為身體是由父精母血結合發育、成長而來,是不停吸收大自然的各種因素組合而來的,而且組成身體的細胞在不停新陳代謝,一刻不停地在變化,所以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個體稱之為“我”。那個精神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剛出生的小孩幾乎是一張白紙,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被塗上各種圖畫,形成所謂性格或者人格,然而這也不是永恆不變的,依然是可變的。

那麼,到底“我”是誰呢?佛教給出的答案是“無我”,也就是: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稱之為“我”,然而,大家幾乎都是有“我執”的,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體,都會執著為“我”,因為有了“我”,那麼必然要維護“我”的存在,要維護“我的存在”必須要滿足一系列條件,那麼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要”。

人有需要並沒有對錯,是因為先有了我執,然而如果人的需要未能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匱乏感和不確定感,之後就會演變成慾望和貪婪,慾望不能滿足就會生出諸多煩惱痛苦,或者為了滿足自己慾望,做各種違背道德良知和法律的事情,為了滿足自己傷害、損害別人,最終遭受報復和懲罰。

所以,佛教中的修行強調戒律,其根本目的是針對人的慾望的,佛弟子所呈現的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吃百家飯,穿百衲衣(乞來的各種小塊布縫製而成),其實就是把需要降到最低,需要越少,人的煩惱就越輕,能放下對自我的維護,痛苦就會消失。

佛教的修行是有很深的心理學意義的,或者是佛學中包含了深刻究竟的心理學,對我們當代人來講,雖然不可能像出家人那樣,但是“需要和慾望”依然是我們的核心問題,人生中的煩惱圍繞著需要的滿足,如果能平衡好各自需要的滿足,也必然可以大大減輕煩惱。

其實,我們真實的需要是很少的,想要的卻是太多,這個時代人們的慾望被普遍的刺激,整個世界被慾望洪流裹挾,人們互相欺騙、爭鬥、傷害,不停製造戰爭、殺戮和毀滅。

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我們有幸生於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是能夠有機會自我心理成長的,也就是古人講的修行,修行的起始點在於解決需要的問題,學會平衡各自的需要,不讓需要演變為慾望,那麼煩惱痛苦也就無從生起。

40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德國人為何那麼愛做接盤俠?原來接盤俠離真愛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