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是看幾本經書,明白了一些佛學道理,或者說悟懂了一些佛學知識,就認為自己有成就了,要知道真正的解脫悟道,不是從這白紙黑字中出來的。如果說,悟道是研究解悟佛法知識,那麼佛教就不需要什麼印證了,就如佛陀在《金剛經》中說“燃燈佛不予我授記”的道理一樣,如果說這最高的成就,自己還有一個得到或者說悟懂的心念,那麼,燃燈佛就不會對佛陀說,你將於未來世在娑婆世界成佛,名號:釋迦牟尼佛。

授記在佛教中的意思是,檢驗你的修行成果,也就是說,修行有沒有悟道不是修行人自己說的,是需要上師對你進行檢驗的,如果說你悟道了,那麼按照佛教的儀軌,上師會說一個預言,說你在什麼時候會圓滿成就。

所以,修行人不是說,解悟了這佛經的義理,不去實踐修持,就能最終成就的。就拿大乘菩薩道來講,修行成就菩薩果位就有十個,從最初的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這些都是需要透過修行一步步證得的。我們一般的修行人,能夠修持到開悟,這個也只是初地菩薩的境界,只是搞清楚了萬法皆空,不住世間一切相的道理。

大乘菩薩思想首先強調菩薩必須具備慈悲心,所以才有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等的稱號,這個慈悲心是菩薩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真正與佛有緣的人,不是看你會不會念經誦佛,能不能理解經義,而是看你有沒有慈悲心,因為這慈悲心是做好人的必備條件,也是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條件。當然,唸佛誦經不但可以靜心,它還是培植慈悲心最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們透過一個佛教公案,來領悟慈悲心對修行人的重要性。

從前有一位老太太,遇到一個修行人,看他常年禪定,不聞身外事,就連最基本的固定落腳點都沒有,老太太慈悲心腸,就專門為這位修行人搭建一座草棚,供養給修行人禪修。

這老太太為人善良,不但供養草棚,還安排孫女每天定時送飯,定期維修草棚,就這樣不間斷地供養了三年。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場很大的雪,山上特別冷,送飯的孫女見到修行人面無血色,全身冰涼。孫女靈機一動,就緊緊地抱住修行人,以自己的身體給修行人取暖,救了修行人一命。

老太太得知此事後,就專程來到修行人面前,問修行人,剛才差點被凍死的感受(其實是老太太在考驗修行人懂不懂得感恩),修行人就說了一句:三冬無暖氣,枯木依寒石。

意思是說,我已經修行到沒有任何感覺了,表示自己心如枯石,沒有任何的感知,就如同這枯木亂石一樣,是一個沒有情感的人。老太太也是有一些道行的人,聽到修行人這麼一說,當下就回了一句:原來我供養三年的不是人,是一堆枯木。

老太太一氣之下,就把草棚給燒了。

透過以上的故事,我們現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是這位個修行人,應該怎麼樣來回答老太太的提問?

假如我們回答,自己還有七情六慾,六根不淨,內心一直念念不忘,那麼就表示修行那麼長的時間,沒有一點悟性,就能最基本的放下都做不到,那麼這樣的回答是錯誤的。

如果說,前面說得不對,那麼,這個修行人的心如枯石,難道就是修行有成就,是對的嗎?其實,這個修行人也不對。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說自己沒有任何的情感,那是著魔,並不是悟道。因為修行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慈悲心,不管你成就有多大,都要有慈悲心。如果說修持到沒有了任何的心,沒有任何的情感,那麼你就不可能有慈悲心,也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結語:

菩薩如果沒有情感,那麼就沒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的菩薩,是不可能感化眾生的,也不可能去救度世間一切眾生,那麼也就是說,這不是真菩薩。同理,修行人如果沒有情感,也不可能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不但不是修行人,就連一個最基本的好人都不是。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疑問請查閱佛經典故,參悟佛法真意。

2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修行心態不同,境界就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