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華盛頓郵報:聖誕節前夕,一名中國醫生在醫院被刺死,全國震驚

圖:華盛頓郵報

BBC則把側重點放在事件發生後,中國發布明確保護醫護工作者的新法。

BBC:中國頒佈新法保護醫生

圖:BBC

《金融時報》的中文網則細究了矛盾的源頭:

圖:FT中文網

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 “傷醫”事件

根據澎湃新聞的資料,在中國,有66%的醫師曾親身經歷過醫患衝突事件,超三成的醫生有被患者暴力對待的經歷。

圖:澎湃新聞

除了國內醫療的人力危機(病人數量龐大而醫生數量少,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從醫),醫生和病人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和互相之間的信任,也是醫患關係緊張的核心問題所在。

醫患雙方的利益其實是天然相連的,彼此的互不信任,既傷害了醫生,也傷害了患者,只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醫患關係是世界性難題

其實不止是中國,國外也有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糾紛事件。

據國外醫學網站Medscape、CNN報道,2015年1月21日,美國波士頓一家醫院發生槍擊案,一名心臟病專家被射傷後不治身亡,嫌犯槍手在犯案後飲彈自盡。

圖:CNN

這麼看,醫患關係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個難題。

在處理醫患矛盾方面,美國很多醫院門口有安檢,裝有金屬探測儀,防止凶器入內,儘量杜絕悲劇的發生;加拿大則是通過分流病人,減少醫患摩擦,此外也實行嚴格的醫藥分家,增強醫生和病人之間的信任。

為什麼英國醫患關係更和諧?

以英國為例,據《中國醫學論壇報》稱,英國的醫患關係比較和諧,很少有糾紛產生,這其實與英國成熟的醫療模式(尤其是相對公立醫療制度更成熟的私立醫療)有很大關係。

醫患關係多重保險

首先,英國的醫生與醫院是僱傭關係。

僱傭關係就意味著,如果因醫生的診療導致病人受傷害,醫生必須直接承擔法律責任。

可以說,英國醫生隨時要面對被起訴的風險和高額賠償(在私立醫院,醫生在處理癌症或其他重症疾病面臨的風險和賠償金額會更高)。不過,英國也設立了一些醫師自助組織,以保護醫生的合法權益,幫助醫生處理病人的投訴。

這樣既能保護醫生,同時也把保護病人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英國醫生的收入基本穩定,與其職位等級(如受訓醫生、顧問、專家、全科醫生等)、是否加班、以及個人是否獲得專業上的獎項、專業執照相關,可以說英國醫生的薪資是和專業能力掛鉤的,和藥品的銷售並不掛鉤。

在這樣的多重保險下,醫患雙方沒有利益關係也沒有利益衝突,雙方都有對應的保障機制。患者情感上也不會把醫生放在自己的對立面。

在這樣成熟的醫療模式下,醫患之間再通過充足的溝通和理解,信任感就更容易培養。

醫患之間有效的溝通橋樑

英國醫患之間的信任感也是需要靠理解和溝通培養的。這也和英國的診療流程和制度有關。

根據位於英國、歐洲最大的癌症中心皇家馬斯登醫院的腫瘤科專家Robin Jones稱,為了確保與患者溝通順暢,一對一主治醫生制度顯的尤其重要。

“關於一對一的模式,每個患者都會有一個主要負責的醫生,他/她會對患者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控,主導患者的治療。如果患者的治療需要其他專家參與,並且有必要面對面和患者直接接觸,醫生還會幫助患者推薦轉診。”

圖為腫瘤科專家Robin Jones 圖:The ASCO Post

其次,和諧的醫患關係也得益於多學科聯合會診(MDT)模式。

腫瘤多學科聯合會診(MDT)診療模式與傳統診療模式的區別。MDT是集合腫瘤內科、腫瘤外科、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各個學科的專家共同為患者看診的“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

該院的乳腺癌內科專家Alistair Ring醫生解釋到,在他所在的部門,包括放射科醫生、病理科醫生、乳腺外科醫生和護理人員等全體醫護人員每天進行一次例會,每週兩次跨部門會議,針對患者的病情展開深入討論,最終給出綜合性、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並跟進最新治療情況:

“治療之間的銜接、內外科的銜接、治療方案的選擇,都是不需要病人操心的。醫生會討論每一個病人的病情,根據病情和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對於病人的最優的方案。”

“這種為每個患者設計的個性化治療模式深得患者信任,能在最大限度建立起醫患之間的溝通橋樑。”

曾在皇家馬斯登醫院治療宮頸癌的患者Jenny就體驗到多學科聯合會診的優勢:

“通過治療,我身上所有的癌細胞都已清除了,現在我已擁有2個可愛的寶寶——愛倫(Ellen)和盧卡斯(Lucas)。”

多學科聯合會診和一對一主治醫生制度就是這樣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制度——醫生既能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病人也可以通過醫生清晰了解自己的狀況,從而對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滿意、對治療方案滿意,也會對治療結果滿意。

國際團隊支援解決語言障礙

此外,對於國際患者,尤其是母語非英語的國際患者,英國醫院也在採取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醫生和患者在語言溝通的上障礙。

皇家馬斯登醫院私立部的董事Shams Maladwala提到,為了保持與患者的溝通,該院還會為患者提供飲食營養建議、翻譯和心理支援,以及24/7跟進團隊。

“我院國際部的工作人員能免費幫助病人展開溝通,這樣的輔助工作能給國際患者就醫提供最大的便利。”

“對於癌症等重症疾病,病人的任何變化和問題可能都是刻不容緩的,這也需要專業人士關注和判斷。我院也有24小時的熱線電話,以方便患者能隨時諮詢關於自身診療和情況的任何問題。”

來自中國的梅女士就對該院的國際患者服務團隊印象深刻。

梅女士說自己一點英文都不會,但在她接受每一次問診時,都有會講中文的國際部工作人員陪同,以確保她徹底了解醫院為她制定的治療計劃。

“當我治療遇到副作用時,我得到了非常棒關注和照料,醫護人員沒有錯過任何病情的細節...當他們告訴我康復的訊息時,我忍不住流下眼淚。我對所有的醫生,護士,藥劑師和國際團隊都表示感謝。我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沒有他們,我當初不會有勇氣踏上來英求醫之旅。”

從看診檢查到治療的每一個環節,醫院的國際患者服務團隊都會陪同,既能增強異國患者對醫院的了解和信賴,又能緩解患者在異國他鄉的不安。

在這樣的制度和國際團隊的輔助支援下,醫患之間自然不容易產生衝突,雙方更多的是對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原標題:BBC怎麼看中國的醫患關係?原來這是世界性難題...)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新加坡該如何走出“藝術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