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一月八日展開了“蘇萊馬尼的復仇”行動,使用導彈襲擊了美國在中東的兩處基地,而美軍阿薩德基地遭到了16枚導彈襲擊,其中11枚命中基地本身,然而這輪襲擊雖然聲勢巨大,震動全球,卻並沒有造成一個“傷亡”。
正是在前後的巨大反差下,中文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個臆想中的“雙簧戲”,
但真相是這不過是兩國在蘇萊馬尼屍體上的一輪博弈而已,充滿了帶著鮮血的試探,卻並無默契可言。
對於美國而言,襲殺蘇萊馬尼可謂是一個大膽但又很正確的行動,因為在新年前後,伊拉克受伊朗影響的什葉派民眾和民兵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美抗議,乃至於一度佔領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外圍建築,此舉無疑觸動了美國人關於“班加西使館慘案”的不堪回憶,再加上美國大選格局明朗、伊朗的百城抗議暴露了伊朗社會的矛盾,白宮因此才決定襲殺蘇萊馬尼。
此舉既能彈壓伊朗的囂焰,避免伊拉克的反美抗議局勢進一步惡化,最關鍵的是這一“極限施壓”,無疑能夠誘使伊朗展現真實的態度——當然,蘇萊馬尼作為伊朗內部的鐵血鷹派,他的死亡無疑也能改變美伊之間的外交局勢。
而伊朗在蘇萊馬尼死後,雖然聲量無限大,又是在國會叫囂“消滅美國”,又是為蘇萊馬尼舉行百萬人蔘與的葬禮,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還聲稱“要在中東流滿美國人的血”。
但很明顯,伊朗經濟萎靡不振,已經導致了該國社會爆發危機,蘇萊馬尼的死依然將伊朗逼到了“強硬的懸崖”——放棄核協議意味著自絕於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中東盟國展開報復既無助於局勢,反而會惡化地緣外交環境,絕命在美國本土展開襲擊,則無異於自取滅亡。
所以,伊朗其實沒有太多的報復選擇,只能高拿輕放的去選擇襲擊美國基地——當然,沒有人想得到這一輪襲擊居然是零傷亡。
這誠然很可能是伊朗導彈技術不過關,也可能是美軍防空避險準備做的到位,但無論如何,這一結果對於伊朗和美國而言,反而是最好的。
在零傷亡襲擊之後,美國表示不僅可以和伊朗展開談判,雙方甚至還有一起合作圍剿ISIS的餘地。
毫無疑問,蘇萊馬尼的死,美國誠然違反了國際法,伊朗的國格亦遭到了挑釁,可他的死亡無疑也打破了美伊雙方的僵局,這對於八千萬伊朗人,對於伊朗政府乃至於伊朗軍隊而言,其實都可以算是一個“悲哀的紓困契機”。
事實上,伊朗在伊拉克搞反美抗議,襲擊沙特煉油設施,這些行為都是為了聚焦美國外交注意力,從而獲得對話機會,紓解困局。蘇萊馬尼的死亡雖然讓國際詫異,但無疑達成了伊朗在近段時間的外交目的,至於由此暴露的軟弱,在嗷嗷待哺的八千萬伊朗人面前,又算什麼?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相關內容
- 你認為伊朗和伊拉克的差距在哪裡?
- 伊朗和伊拉克這對曾經的宿敵,現在關係怎麼樣?
- 亞洲盃,伊拉克VS伊朗爆發大規模衝突,伊朗前鋒被多名對方球員追打,對此你怎麼看?
- 伊拉克總理辭職,伊拉克再次點燃伊朗大使館,伊拉克人為何這麼做?
- 伊朗有何能力,能夠襲擊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 如果伊拉克親伊朗領導人哈米里在組閣中獲勝,對未來中東形勢有什麼影響?
- 伊拉克總理為何認定伊朗對美軍基地發動的襲擊,也是侵犯主權行為?
- 伊朗總統將於3月11日訪問伊拉克,兩國越走越近,是否意味著美國伊拉克戰爭白打了?
- 為何說,美從敘撤軍,不僅等於把敘交給俄羅斯和伊朗,還有土耳其、伊拉克和以色列?
- 有人說伊朗很強大,真的比伊拉克強大多少嗎?美國不打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