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多個城市爆發要求釋放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的示威遊行。弔詭的是,示威遊行爆發前一天,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就在其官方帳號上釋出了俄羅斯各大城市示威活動的時間地點,而遊行示威的組織者隨後才釋出相同的內容。
顯然這是一場美國策劃、組織和操縱的一次遊行示威活動。美支援俄顏色革命有以下三大看點。
一、全球“民主化運動”或將再掀浪潮
拜登擔任副總統時,美國在全球掀起了一場民主化浪潮。但中東的“阿拉伯之春”變成了“阿拉伯之冬”,民主化非但沒有給中東國家帶來和平與繁榮,反而使很多國家陷入動亂。
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葉門至今仍處於動盪之中,難以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就更不要說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了。
美國花錢出力到處推銷民主,並沒有帶來預想的結果。因此,特朗普上臺後砍掉很多用於支援各國搞顏色革命的經費。沒了狗糧,各國反對派多少消停了一些。
如今,民主黨再次掌握美國政權,拜登政府明確要推進全球民主,重新整合全球民主力量。這就又讓全球“民主鬥士”蠢蠢欲動,俄羅斯反對派的這場示威遊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早不回國晚不回國,偏偏在拜登即將上臺時回國,背後很可能有美國的支援。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喊話美國,要求美方就美國大使館公佈俄各大城市示威活動時間地點的行為作出解釋。同日,俄外交部在其官網發表宣告,堅決反對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干涉俄內政。
二、俄反對派在俄很難成功
納瓦利內被捕後,在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多個城市,都爆發了遊行示威,要求釋放納瓦利內。反對派的遊行示威看似轟轟烈烈,但在俄羅斯很難成功。
其一,普京極為強硬,敢對反對派下狠手段。
在拜登上臺前夕的1月17日,俄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回國,俄羅斯在莫斯科機場就將其逮捕,罪名是多次違反緩刑條例。如果反對派敢於暴亂,普京是不惜動用軍隊鎮壓的。
因此,反對派看似氣勢洶洶,但絕對掀不翻普京政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中文網站最近兩天,一句也沒有提反對派遊行示威的事情。可見,俄羅斯政府和主流媒體根本沒有把這次示威遊行當回事。
其二,普京的地位難以撼動。
普京執政20多年,儘管他沒有兌現諾言,俄羅斯沒有在他手下強大起來。但正是普京穩住了俄羅斯,並使俄羅斯重回大國舞臺。
俄羅斯是崇拜強者的民族,目前俄羅斯還沒有出現一位比普京更為強悍的政治人物。如果不出意外,普京將在2024年再次競選俄羅斯總統,並一直幹到2036年。
俄羅斯反對派之所以能夠存在,是普京在玩平衡術。俄羅斯一方面有親西方的勢力,主張學習和倒向西方;另一方面俄羅斯還有強大的保守勢力,主張迴歸俄羅斯傳統,硬懟西方。而普京凌駕於兩大勢力之上,其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普京一方面利用親西方勢力與歐洲拉近關係,企圖讓俄羅斯融入歐洲,至少使歐洲對俄羅斯放鬆制裁;另一方面,普京又利用俄保守勢力打擊反對派,絕不允許顏色革命在俄成功。
筆者認為,俄羅斯盡在普京的掌控之中。論搞建設普京也許不行,論玩權術世界恐怕無人能敵普京。這就是反對派一次次興風作浪,但俄羅斯每次都有驚無險的根本原因。
其三,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想打鐵但本身卻不硬。
納瓦利內是俄著名反對派領袖,曾因欺詐和洗錢等罪名被判入獄,緩刑期至2020年12月底。對於這樣的汙點,拜登政府也許可以將之看作是俄羅斯政府的栽贓陷害。
但納瓦利內的另一個汙點是拜登政府難以容忍的,他還是一名種族歧視主義者。民主黨是最講政治正確的,拜登政府是絕對不能容忍種族歧視的。因此,美國對納瓦利內的支援是有限的。
三、拜登政府支援俄羅斯的顏色革命一箭雙鵰
過去四年被認為美俄關係最糟糕的四年,但拜登卻公開批評特朗普是“普京的小狗”。拜登在登上總統寶座前就稱,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威脅,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
拜登將俄羅斯視為最大威脅有兩重意義:其一,拜登確實對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因此,拜登政府會抓住一切機會打擊俄羅斯;其二,美國要拉攏歐盟,就必須將俄羅斯樹立為西方的敵人。
拜登上臺後首先要忙於國內的抗疫、抓經濟、彌合國內族群撕裂。在此基礎上,拜登政府才能騰出更大精力處理國際事務。而在國際事務中,拜登政府首先是要與盟國恢復關係,重新拉起隊伍。
歐盟是美國最需要拉攏的物件,但歐盟由於對美國政府的失望,已經有了獨立行事傾向,並且在嘗試與俄羅斯改善關係。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在對歐盟11個國家15000人民的民調顯示,超過60%的歐洲人認為,中國未來10年內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和最有影響力的強國。鑑於此,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建議,歐洲應努力保持中立,同中國發展建設性關係。
美國如果不能拉攏歐洲與中國對抗,其遏制中國的戰略就很難實施。
而拜登政府要拉住歐洲,首先就要把俄羅斯樹立為西方的敵人。因此,即便顏色革命在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成功,拜登政府也要勉力為之,吸引甚至迫使歐洲加入到對俄反對派的支援當中。如果因此分裂了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拜登政府的第二個目的就達到了。
事實上,此次顏色革命,已經對俄歐關係造成了影響。1月21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反對俄羅斯當局拘留納瓦利內,呼籲歐盟阻止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完成“北溪-2”天然氣專案。“北溪-2”符合歐盟的利益,因此歐盟大機率不會理會歐洲議會的決議。
從拜登政府支援俄羅斯反對派,我們不難預計美國也將加大對中國反政府勢力的支援。
一方面,這是拜登政府政治正確的需求。特別是國會暴亂使美國撕下遮羞布之後,為了遮羞,拜登政府也要加大對全球顏色革命的支援;另一方面,即便對華顏色革命不可能成功,也毫無意義,但在民主黨看來,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消耗中國的實力。
可惜的是,美國應對疫情糟糕的表現和大選亂象,已經極大地降低了美國的號召力。崇拜美國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他們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小了。拜登政府五倍的投入,也難以達到奧巴馬政府一倍投入產生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