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相信小夥伴們在學校時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兩個小孩相互打鬧,男孩甲說你是笨蛋,男孩乙說你才是笨蛋,你看全班同學們都覺得你是笨蛋,同意他是笨蛋的人舉手,男孩乙對著全班同學喊道,但基本沒人迴應。男孩甲見此大喊,覺得乙是笨蛋的不要舉手,結果還是一樣,沒有人有反應。就這樣,男孩乙就成了大笨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種核心思想是 “不反對就是同意”的反對規則,在孩子之間是十分管用的。

但沒想到的,這種所謂反對規則,也將在德國的立法中被運用。

1月16日,德國聯邦議院對一項器官捐獻法案進行投票。

新規的內容是,只要生前沒有反對,每一位公民將自預設成為器官捐獻者。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和答案同意的人不要舉手的男孩甲非常像呢?

2010年,德國共有1296位器官捐獻者,但根據2019年的統計,這一數字銳減到了932人。但與此同時,目前有約9000人排隊等待器官捐獻。

2019年德國境內只有932人捐獻器官

以腎臟為例,一顆腎臟的平均等待時間是8年,而平均每天都有3人,因為得不到及時的器官捐獻撒手人寰。

根據Focus在投票前的街頭採訪來看,大部分的被採訪者都認為新規很好。

然而,這項提案還是在議會投票中遭到否決。379票反對,292票贊成。

法案的牽頭人之一社民黨衛生政治家卡爾·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在辯論中表示,德國民間捐獻器官的意願率其實很高。但捐獻數量卻很少。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手續簡單的,不官僚主義的規定。

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捐獻者,如果你不想捐獻器官,只要拒絕就好了。

另一位牽頭人是衛生部長延斯·施潘,他批評說,漫長的等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我承認新法案不是“萬能藥”,這項提案有很多的不妥之處嗎?是的有很多不妥,但我自問,這些不妥能挽救生命。

綠黨女性領導人Annalena Baerbock提出的替代法案則在議會中高票通過,這項名為“改革之光”的替代發言也希望增加器官捐獻的數量。

但不是通過激進的“不反對即同意”原則,而是每十年在更換身份證時,都要勾選是否願意捐獻器官的表格。這項提案以432票對200票得到通過。

在鄰國相比,德國平均每100萬人口中的器官捐獻人數僅為11.2個,只有第一名西班牙的四分之一。

面對這樣的局面,這項法案的初衷確實很好,但是不是激進了一些呢?

(原標題:【聚焦】不反對就是同意?德國將預設所有公民成為器官捐獻者?)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全世界最擔心之事還是發生!伊朗傳出糟糕訊息,都是被西方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