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堪稱上乘之作,無論演員的演技和服化道,都被網友讚不絕口。劇情引人共鳴,感人肺腑。馬得寶最慘,卻成了村裡的富豪,守得雲開見月明,時來運轉,苦盡甘來。
某些文章(見下文圖解),曲解了劇組關於教育角度的中心思想,經過我再刷該劇,深挖劇情發現,劇組另有深意。
回到劇情,馬喊水文化程度不高,三次打兒子,各有原因。
劇組究竟表達哪些深刻含義?我們深挖內涵,且共賞共析。
無知少年,離家出走在湧泉村村口,馬得寶帶著尕娃、麥苗、水旺,一邊放羊,一邊精心策劃著離家出走。
計劃開始實施了,他們連同水花一起逃跑。
茫茫西海固,十年九旱,一望無垠的黃土,千溝萬壑,連綿起伏。
四小隻
離家出走
誰遊樂無度,誰無空學習。
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無知少年,不知求學上進的重要性。
貧困少年,初次逃跑的意圖,尚且停留在吃的層面。
家裡太窮,一天三餐都是洋芋。他們只是因為貪吃而離家出走。
三個孩子被馬得福抓了回來。
洋芋
此時,出走的三個孩子,尚未成年,閱歷尚淺,怎麼可能順風順水,很有可能學壞,或者被騙。
尕娃的父親外出多年,杳無音信,導致得寶的姑姑獨自一人撫養尕娃長大,苦不堪言。
馬得寶自己跑,本不應該,竟然連帶著弟弟尕娃,姑姑肯定難以承受這種痛苦。所以,馬喊水將備好一盆帶有西北特色的涼水——泥水(因缺水,估計是廢水),以鞭子蘸涼泥水,猛抽兒子後背。打得馬得寶傷痕累累。然而,馬得寶偏偏不聽媽媽的話,即使後背被打得一道道紅血印,咬牙切齒,堅決不承認錯誤。
無知少年
看到此處,不由得想起自己。兒時也和馬得寶一樣倔強,任憑父母打,內心的執念不會改變。從小捱打多次,我依舊不懂父母為何那麼心狠手辣,所以,父母白費力氣不討好,而我也留下了心理陰影。經過實踐體驗,除了父母洩憤,對孩子而言,打罵真的沒用。
馬喊水打兒子。這一幕引起很多觀眾的共情:太真實了,和兒時被打,一模一樣。“脫了衣服,笤帚、棍棒、玉米秸稈、用皮鞭子蘸涼水抽”的情景,立即浮現在觀眾的腦海之中,令人毛骨悚然,後脊直冒冷風。
誰還不曾是個淘氣孩子?常常上房揭瓦,爬樹掏鳥窩、下水抓魚、冰上打滑掉進冰窟......所以,我常常被父母打得渾身青一塊,紫一塊。常常想問父母:這樣做,對嗎?
我也曾離家出走,只是因為母親的一句玩笑話:你是撿來的。我背上包,帶上乾糧,準備離家出走,打算去找親生父母,還沒走出一里地,生生被母親揪回來。現在細細想來,假如真的就此出走,還不知道活得有多麼悲慘。
人類的第一種飢餓,就是無知。《悲慘世界》雨果
“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
雨果的這句話背後的深意,於一個無知少年來說,他難以理解。
試想,多年以後,他已成年,尚且被拐騙到黑煤窯,少年的他能經得住風吹雨打嗎?
違法青年,惹下禍根馬得寶帶著水旺、尕娃曠工,去接吊莊移民搬遷來的麥苗,三個男孩子丟了磚廠的工作。
劇組並非主張棍棒教育。其實,此時劇組已經提示,社會人心狠手辣。比如,磚廠頭目,單手劈磚頭。手無寸鐵,毫無招架之功的幾個青年,根本無法應付。即便繼續在磚廠打工,他們三個男青年,也只能任憑強者欺負。
單手劈磚
三人失業後,成為無業遊民,沒有經濟收入。馬得寶為了讓心愛的麥苗手頭寬鬆,吃上油餅、油窩窩等美食,帶著水旺和尕娃一起偷化肥,倒賣國家物資。這是違法行為。尕娃失蹤。
這件事情不能責怪麥苗,馬得寶已經是成年人,本應自己有是非觀,麥苗並沒有強迫他這樣做。
偷化肥
馬喊水用高粱扎的笤帚,追打馬得寶。
同時,精明的鄰居李大有,雙手揹負,既不上前阻攔,也不打罵自己的兒子。他竟不如遠處奔跑來的幾戶村民上前,積極阻攔。李大有隻是把水旺拉到一旁,駐足觀看,估計是讓兒子水旺觀摩,領悟道理吧。村民來的人多了,李大有也只是簡單意思一下。他從心底是認可棍棒教育方法的,只是自己捨不得動手。
一個是棍棒打兒子,一個是愛兒子捨不得打,誰對誰錯呢?
無論方法好壞,只問結論。
無論棒揍,還是溺愛,都不是最佳教育方法。
毫無疑問,白老師的方法是正確的:以德化育,以理服人。
笤帚打罵
村民攔打
教育對比馬得寶從派出所回來之後,白校長翻來覆去地講道理,訓誡得寶“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做人要有底線,不可違法犯罪。
警鐘敲響,馬得寶如醍醐灌頂,認識到錯誤。
不以惡小而為之
將要犯罪
馬喊水突然出現,二話不說,對著得寶當頭一棒。馬得寶,猝不及防,頓時栽倒在地,頭破血流。所幸,腦瓜沒有被打傻、女友也沒丟。
這是不計後果的做法,衝動魯莽。從得寶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到怨恨的怒火,得寶對父親的教育方法,非常反感。
棍棒
社會教育馬得寶外出,一邊打工,一邊尋找尕娃。但是,社會複雜,陷阱重重。縱然他一腔熱血,任勞任怨,也敵不過人心險惡。他篩沙子期間,被騙到黑煤窯,煤礦塌方,他被砸了。自此以後,馬得寶的額頭留有一條長長的疤痕,變得沉默寡言。回到家裡,常常做噩夢,驚醒時滿頭大汗。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
不涉黑暗,不惜光明。
吃苦
被騙
苦悶的得寶
劇組立意高深劇組這麼做,另有深意:
1.反映教育狀況:
因多種因素(例如父母農忙、父母外出打工等有原因),一些學生無人督促管理,孩子貪玩缺乏求學動機,產生低學業成就。例如,地處偏遠、行路艱難、教育發展不均衡、家庭孩子多壓力大、經濟條件差、叛逆、早戀......
學生問題
2.計劃生育狀況:
馬喊水家有三個孩子,加上妹妹和她的兒子尕娃需要照顧,壓力很大。得寶在學校淘氣,未曾專心致志、刻苦讀書,他品性頑劣,與哥哥之間,產生了教育差距。因此,馬喊水偏愛、得意哥哥馬得福,因為得福是全家的驕傲和希望,也是全村的頂樑柱。
偏執
3.教育方式展現:
在貧窮的山村,教育匱乏,很多父母都以打罵孩子為教育方式。馬喊水只是暴躁家長的縮影。
4.端正教育思想:
正確的教育方式,應當如白校長一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經過教育家研究發現,家長專制的教養方式,易使孩子形成怯懦、盲從、消極、不誠實、缺乏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徵,或走向另一極端,如頑固、冷酷等。
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馬喊水並沒有對孩子進行春風化雨般的明理教育,而是暴跳如雷地責怪打罵。當然,他的憤怒可以理解。但是,作為父親,絕對不能動不動就大打出手。
當然,不能僅限於農村教育。城市中的父母,也不乏這樣的教育方法。
父母,應當自省自查,與孩子和睦相處,保障家庭氣氛和諧,教育入情入理。
有些文章,寫的內容是:“棍棒下面出孝子,經過3次捱打經歷......未來可期“。
這種文章,曲解了劇組的好意,更容易誤導民眾,有樣學樣,以為“揍”子方能成龍。
棍棒教育不可取。
春風化雨育良苗。
這種觀點不可取
馬得寶醒悟的真實原因:馬得寶是因為心靈的觸動。
首先,當村裡出現了不明男子屍體,馬得寶擔心是弟弟尕娃,知道真相後怕,嚇得魂不附體,放聲大哭。他認為自己犯下了此生最大的過錯,悔恨不已。他擔心弟弟尕娃的安危。尕娃的生死存亡,是他的陰影和謎團,更是魂牽夢縈,難以釋懷的痛。懺悔是發自人內心最深處的一種情感,它會使人的心靈得到昇華。
屍體驚魂
其次,得寶的成才,與棒揍無關。而是“尕娃失蹤”的因果,呈現在眼前,立竿見影,加之白校長的反覆教育,他才認識到自己的頑劣,才能領悟到長輩教育的初衷,決心痛改前非。
再次,兒行千里母擔憂。本有病根的姑姑,因為尕娃失蹤而瘋瘋癲癲,父親卻替他的過錯買單去照顧姑姑,他認為自己因為頑劣,闖下大禍,悔不當初,心存內疚。
尕娃母親
最後,社會教育,實踐出真知。
光靠吃苦,不一定鬥得過無盡的黑暗。篩沙,挖煤,都是他的坎坷經歷。雖然他因禍得福,換得第一桶金,但這樣以命換錢的方式,並不可取。因為生命何其脆弱,礦難死亡早已司空見慣。
命運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
馬得寶徹底醒悟,準備抓住機遇,用第一桶金作為啟動資金,跟著凌教授學習種菇。
社會是一所大學,需要學習的知識並不比學校少。得寶的學歷低,閱歷淺,很容易吃虧;社會是一個大染缸,讓無知的人染上惡習,善良的人必須具有抵禦的能力,才能抽身而退;社會是個泥潭,只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才能保持初心。只有站在思想覺悟的高地上,才能看清泥潭的真相;他以為自己一身力氣,不怕吃苦,和礦工們一樣謀生。但是,他不瞭解黑煤窯的違法性和危險性。社會是個熔爐,一面百鍊鍊鋼,一面淘汰渣滓。幸運的是,得寶有愛他的老師、家人和淳樸的村民,這讓他“進可攻,退可守”。劇組暗示馬得寶:人離家出走,必須先要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武裝自己。社會,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風平浪靜,而是波濤洶湧。
麥苗:在國家政府的幫扶和保護下,即使貧民也能安穩脫貧。至於致富,需要她獨立自主創業,“愛拼才會贏”。
尕娃和父親:外出打工者並不是常常走運,一帆風順,比如,尕娃了挖貝母,從狼口逃命;尕娃的父親,直至大結局,依舊生死未卜。
適者生存,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外出打工。只要抓住機遇,在哪裡發展並不重要。
馬得寶緊跟時代浪潮,回到閩寧村,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他從種菇,到包工程,他頭腦靈活,沒有侷限於種菇,因為雙孢菇市場漸趨飽和。
條條大路通羅馬,
脫貧致富需膽識。
我拿青春賭明天,誰拿青春換此生?
迷途知返馬得寶種菇,種菇致富,打破了“文化無用論”。
凌教授降伏了“孫猴子”,是得寶的精神領袖和科技致富引路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得寶和水花一起學習種菇,水花比他多上了幾年學。知識和能力,略勝一籌。
得寶開始種菇之時,忍受不了臭味,嘔吐不止。但是他看到了麥苗的任勞任怨,自己慢慢接受了環境。
師傅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沒有水花的幫忙和帶領,無論行動、還是信心,馬得寶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善良勤奮的水花,是最佳助手,是知心姐姐,帶領他兢兢業業,克服一切困難。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
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助手
翹首期待“天上掉餡餅”,那是異想天開,如同買彩票中獎的機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功夫不負苦心人。
得寶吃苦耐勞,不怕髒臭,學習科技興農,才是創富的根本原因。
第一筆錢
刀越磨越利,腦越用越活。
從以下三張圖,我們看得出來,相比李大有和水旺,馬得寶更加敢於冒險、頭腦靈活。
無論是李大有的“餡餅論”,還是廣告裡的“彩票論”,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都不如馬得寶,以勤勞和智慧創富,來得可靠。
思想先進
敢於冒險
頭腦靈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們從得寶的座駕更換順序,可以看得出來,他脫貧致富並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前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腳踏車
摩托車
兩輛車:老款大眾,挖土機
三輛車:新款大眾和比亞迪
總結劇組立意高深,正如尼采所說:“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馬得寶苦盡甘來,他的故事就是一部成長與致富的人生教科書。人生坎坎坷坷,跌跌撞撞那是在所難免。但是,不論跌了多少次,你都要堅強地再次站起來。
思想成熟路:
從棍棒教育,到思想教育,再到社會教育,
這三步,恰是馬得寶幡然醒悟的根本。
坎坷成長路:
從無知少年,到違法青年,再到創業達人,
這三步,才是馬得寶成長的經歷。
脫貧致富路:
從飽腹之慾,到謀生脫貧,再到發家致富,
這三步,正是時代青年的創富歷程。
這部劇,教育意義深刻,內容貼近生活,是一部經典的影劇教科書。
年華似水,汲汲奔走。
悟一生,一生悟。
坎坷人生路,風雨幾十載。
歷盡世事滄桑,閱盡人間百態。
心胸愈活愈寬廣,道路越走越明朗。
--------------------------
精彩劇集,更新待續
請您註明出處。
碼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