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日本因人手不足,大量引進外國“勞動力”,有很多人找我諮詢,如何去日本工作的事情。在多數人的眼中,到日本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日本每天都看到“加班規定”“失業率”“工作規定改革”之類的新聞,因為日本人也在關心“工作”。其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日本勞動人口逐漸不足,未來工作缺口很大。

曾經日本勞動力充足的時代,還是一個相信“終身僱傭”的時代,提前都可以安排加班。但是現在由於人手不足,未完成的工作會越積越多,這就導致某行業勞動力“出逃”,比如餐飲行業。可以說,現在日本只要是一個餐飲店鋪,都會打出“招工”的告示。

那麼現在日本不足的勞動力,從哪些地方補充呢?日本前些年大力推進育兒支援,旨在使更多的女性參加工作。但是這種方式並非解決辦法,而是一種“權宜之計”而已。根據日本勞動政策研究機構的調查,日本如果達到瑞典相同水平的育兒支援的話,勞動女性會增加,但是退休年齡也會增加,勞動者整體年齡水平會提高,同樣不能夠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此時,日本的另一個方法就是:依靠外國勞動者。現在雖然日本大範圍的引進外國勞動者,尤其東南亞國家的技能實習生逐年增加。對於這種做法究竟好與不好,這裡暫且不談,我主要想要說一下,在日本工作真的美好嗎?

日本職場環境不得“人心”

現在很多人文章寫日本工作或者日本生活有多麼美好,其實與之相反,在底層生活之人大有人在。確實每年到日本觀光旅遊之人很多,可是當涉及到要“在日本工作”的時候,或許很多人並沒有抱有積極的想法。瑞士的IMD機構釋出了World Talent Report,日本“工作魅力”排名倒數,總共分析了61個國家,而日本是第52位。日本國際化推進協會在曾經對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實施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外國人不想在日本工作原因排名第一的為:長時間勞動。

其實,“員工評價標準”也是外國人比較在意的一項。日本企業的人事評估體系,很多外國人並不明了,年功序列制度根深蒂固,外國人難以在日本得到充分的發展。許多日本年輕人都有出走他國的傾向,更不要說外國人了。

另外,語言壁壘依舊十分嚴重。雖然日本也是歐美文化圈一員(全盤西化),可是英語的使用比例依然有限。雖然很多日本企業推廣英語工作體制,可是實際工作中依然是以日語為基礎進行工作,如果不懂日語之人,難以在公司得到重用。

其次,工作之後的“交流”。這似乎是一種文化,工作之後還需要與前輩或者後輩一起交流感情。日本有“一次會”“二次會”“三次會”這樣的詞語,一次會的意思就是第一次聚會,二次會就是第二次聚會。這點和國內很像,想要了解兩個人的關係,直接問兩人一同去過幾次會即可,因為次數越多說明關係越好。

再次,工資標準。我記得十年之前,很多人說到日本工資的時候一臉“羨慕”,但是現在再討論日本工資的時候,似乎並不那麼感冒。因為國內的發展十分迅速,一些地區和工種已經超越日本的工資水平(不是整體)。根據研究結果,日本工資水平屬於“低水平+低成長”,成長率和南韓持平。

最後,困擾外國人在日本工作到另一個因素就是“在留資格”。日本的在留資格較為繁碎,永住許可依然十分嚴格。

日本旅遊≠日本工作≠日本生活

很多人將去到日本旅遊所見所感寫成文章釋出出來,似乎認為,這就是日本。但是有一個概念要提前說明,那就是日本旅遊≠了解日本生活,了解日本生活≠願意在日本工作。說實話,對於個人而言,日本確實是一個很適宜生活的地方,但是並不是一個能夠充分發揮個人潛力去工作的地方(與工作領域有關),入職一個大公司工作,其發展前景不如入職國內的大公司進行工作。

前文我已經提到,過去15年日本減少了200萬工作人口,但是未來15年,日本勞動人口依舊是“減少”趨勢,此方向已經無可避免。並且未來15年日本勞動力將會更加嚴峻,這點我們從人口進行分析即可得出結論。過去15年,承擔日本外來勞動人口的是國人,但是現在呢?中國在2015年迎來勞動人口高峰,人口紅利逐漸下滑,許多國內工廠都面臨無人可招的窘境,更不要說日本了。東南亞人口的素質和整體水平,說實話比不上國人,此點深有體會。如此背景之下,日本僅僅依靠東南亞國家的人口輸入,顯然是無法解決眼前問題!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外交部:2月1日起護照“全球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