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開新聞釋出會的視訊受到了網友們的集體點贊,視訊內容是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扎哈羅娃值此建國70週年國慶之際,向我們的新中國表達美好的祝願,在視訊的結尾,該發言人用流利的漢語向我們表達了真摯的祝願: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祝願俄中友誼天長地久!不得不說,除了最後幾個字有點咬舌頭之外,其他的堪稱標準,贏得了網友一片叫好。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國外友人通過學習漢語來融入我們中國這個包容的大家庭,很多外國人不僅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甚至在中國當上了老師,相比新世紀之前的華夏大地,現在的大中國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行走在街頭巷間,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我們的漢語文化正在實現井噴,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渴望學習漢語文化,渴望融入漢語世界,那麼對此我們該做點什麼呢?可樂今天就陪大家聊聊這些事兒。
追溯歷史,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開始,漢語就作為聯合國6大工作語言之一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實際上漢語在國外的推廣開始的要比這早很多,從東南沿海大量中國百姓跨洋謀生,在彼岸建立聚居地開始,漢語文化就已經在國外落地生根了,通過海外華人的間接影響與全球化趨勢的直接推動下,學習漢語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外國人的潮流,這種主動的學習外來文化的行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到了70年代後期,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上升,漢語文化開始了長期井噴的狀態,從一開始的華人聚居地唐人街,再到後來的專門的漢語學院孔子學院,很多外國人從這些地方開始走進了中國的世界,不知道大家的周圍有沒有漢語很厲害的外國人呢?
反觀我們當下的漢語世界,很多亂象層出不窮。從毛筆開始棄用開始,很多人慢慢從這種漢語文化環境的薰陶中脫離出來,各種漢語字型越來越多,再到後來每個人的寫字得不到合理的規範,錯別字、簡化字越來越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寫了很多年的錯字,甚至到了智慧時代,提筆忘字已經成了讓大多數人難堪的情景,似乎我們連自己的文化都感到陌生了,再加上社交的匱乏,導致了我們的漢語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
那麼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其實面對這樣的全球化趨勢,文化的傳播就被推到了最前方,我們不能一昧地接受外來文化而放棄對自己文化的傳播,首當其衝的一點就是要先學好漢語,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僅僅是個人素養的提升,還是一種學習能力的提升,而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多了解外國文化了,知己知彼才能夠讓漢語文化的傳播走得更遠,讓我們的漢語文化和漢語精神更具有時代競爭力。
面對現在複雜的社會語言環境,你覺得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哦,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贊加關注,可樂陪您說說話,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