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最大的反派,應該就是金光瑤了。
剛出場時,他不叫金光瑤,而叫孟瑤。
他雖然是金光善的兒子,可是卻在聶家做事。他很努力,也很想融入聶家,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當你與別人不同時,就會有人無情地八卦你。
他一直被視為另類。
後來,他的真面目被聶明玦看穿,聶明玦把他趕出了聶家。
孟瑤便投奔了溫若寒。
但聰明如他,又怎會不給自己留後手,他表面上跟著溫若寒辦事,背地裡卻把溫若寒的佈陣圖偷出來給了藍曦臣。
於是,射日之徵之後,他成了大功臣,金光善還把他重新認了回來,改名金光瑤。
後來,他便一步步掌控了金家。
害了自己的父親、害了自己的親兄弟,還害了自己的親兒子。
他種種行徑,可謂“殘忍”,罄竹難書,但是他卻對這兩個人始終保持內心的善良。
1、藍曦臣當年,溫若寒因為陰鐵的事情,要滅了姑蘇藍家。
為了保住藍家百年基業,藍曦臣帶著藏書逃亡,而他的叔父則留守雲深不知處。
藍曦臣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了金光瑤,金光瑤救了他。
因為這份救命之恩,藍曦臣對金光瑤始終感激。
後來,射日之徵,四大世家聯手討伐溫氏,雖然殺死了溫若寒的兩個兒子,可是他的傀儡軍團依然十分強大。
束手無策時,是金光瑤把溫若寒的佈陣圖偷出來給了藍曦臣,幫助四大家族獲取了射日之徵的勝利。
因此,藍曦臣十分信任金光瑤,認為他是個有擔當的人。
藍家的兩個兄弟因為心底無私,所以看誰都是像自己一樣光明磊落的人。
正因為如此,藍曦臣才會那麼相信金光瑤。

他始終相信自己眼中的金光瑤。
或許就是這份相信,讓金光瑤對藍曦臣多了一種與他人不同的情感。
他願意在藍曦臣面前做一個好人。
這就是內心期待的一個心理現象。其實有些人需要的就是信任,如果旁人多給金光瑤一點點信任和關愛,或許他走不到這一步。
惡在內心悶得久了,就會爆發,消滅你心中原有的善意。
隨著真相一點點揭開,藍曦臣內心動搖了,可是他卻依然不願意相信金光瑤是這樣的人。

他也不願意殺死金光瑤。
聶明玦亦是如此,雖然金光瑤把自己害了,可是當他把怨氣聚在刀上之時,依然不忍心殺他。
因為聶懷桑的計謀,藍曦臣還是殺了金光瑤,金光瑤在最後的時刻想要和藍曦臣同歸於盡,可當他看到藍曦臣堅定地眼神之後,他推開了他。
藍曦臣是金光瑤唯一的朋友吧,也是唯一一個即便知道所有真相卻依然願意給他一次機會的人。
藍曦臣是金光瑤世界裡唯一的光,所以他願意把所有的溫暖留給他。
2、金凌金凌是金子軒和江厭離的兒子。
可惜,當年,金光瑤為了金家的繼承之位,設計害死了金子軒和江厭離,只留下了這麼一個孩子。
這些年,金凌應該也是在金光瑤的看護下長大。
看得出來,金凌很喜歡這位小叔。這也恰好說明,金光瑤待他不錯。
那條叫仙子的靈犬還是金光瑤送他的呢。
還記得,金凌剛出生的時候,金光善十分歡喜地抱著他,金光瑤也想抱抱,可是金光善卻拒絕了,還跟乳母說,不讓任何人抱。
其實那個時候的金光瑤對剛出生的金凌,眼裡全是愛。

那或許是對新生命的一個期盼。
十六年來,金光瑤眼看著金凌一點點長大,並且對自己十分尊重,這份親情,他不可能不動容。
他所做的事情敗落,他想逃走,無奈之下,只好用金凌做人質。
他對所有人說:等他安全了,會把金凌送回來。
我們相信,如果他能走,一定會護著金凌安全。

溫寧被霸下控制,到要落在金凌頭上時,是金光瑤一把把金凌推開的。
他終究是不忍心看他受傷的。
他內心唯一殘存的親情,就在金凌身上了吧。
或許在金凌身上,他感覺到了久違的溫暖。
金光瑤是渴望親情的,因為從小沒有得到過愛,父親對他的嫌棄,對他母親的嫌棄,都成為他內心最深的痛。
當他看到金凌從小沒爹沒媽被別人欺負的時候,他內心略過些許的共情。
金凌說,將來我一定會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這個樣子多像金光瑤啊!
如果說藍曦臣是金光瑤的光,那麼金凌就是金光瑤心中的一點愛。
可惜這些光和這點愛,不足以照亮他那些受過傷的心靈,所以他最終還是走向了毀滅。
一個人要想不被惡念吞噬,必須要學會及時清理心中的怨恨。
否則,那些怨,終究會變成毀滅你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