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東島又名貓興島、巴興島、和五島,是我國西沙群島東部著名的島嶼,所屬我國海南省三沙市,該島嶼佔地面積1.7平方公里,可以說並不大,該地區常年高溫多雨,所以是中國水熱條件最優越的地區之一。而在這個島嶼上,卻有這樣的一個事情存在,並且是我國無意之中發現的。

不明野牛群,在四面環海的東島上生存,我國科學探索人員,先後兩次進入該島的探索,確定了一群生活在東島上的“野牛群”,這是令人非常驚訝的。那就是這個野牛群到底是如何上去,怎麼生存上去的?確實四面環海的東島,野牛不可能長途跋涉前往生存,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開這個謎底。

東島上的野牛群

東島是我國主要的島嶼之一,也是生物棲息地較大的島嶼,上面存在我國數十種保護級別的鳥存在,而對於東島上的野牛群發現,確實令人比較以外,因為這是一次獨有無二的發現,在四面環海的島嶼上更加是令人難以置信。不可能野牛群是“從天而降”,因為這是一個不現實的事情,所以東島上的野牛群研究也成為了發現之後的點。

同時這些東島上的野牛群並不是屬於保護級別的物種,但是由於十分的稀缺,所以我國東島上的官兵也是嚴格保護。野牛群主要是生活在原始叢林之中,按照統計資料來看,數量預估是有達400頭,所以還是不少。當然由於東島的生態系統較弱,並沒有廣闊的區域來維持這些野牛群,所以保護者希望將其控制在200頭左右,讓東島上的生態系統更加穩定。

因為在東島上,除了野牛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物種,上面我們也說了,這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區域,根據2003年的資料顯示,紅腳鰹鳥的數量都達到了3.55萬對,所以生物多樣性也是存在的。這也是為了減少對其他物種的影響,所以才去控制模式。

東島上的野牛群如何上去的?專家找到答案

按照對東島的記錄來看,東島是不可能獨立演化出野牛的,所以只能從東島根源上尋找,並且東島在過去的5000年之中,還出現了3次的浮沉,那到底是如何上去了的,這些東島野牛是不可能無緣無故上去和生存下來的,最終科學家們還是從牛糞之中找到了答案。

根據研究人員們探索發現,在東島上面,有一個天然的牛塘存在,這個牛塘不大,距今1300年前的牛塘,是位於東島東南側,距海岸約100米,水深大概為1米,每當東島出現枯水季節的時候,這些野牛群就會全部集中在池塘邊,而這也成為也野牛群長期以來的生活棲息地,所以對牛糞的研究,可能成了我們對“野牛”溯源的可靠材料。

那就是這個“野牛群”是在1659年前後40年,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時候,流浪者從大陸逃離到海上,將家牛帶到了東島上面,結果這個家牛逐步野化了,變成了如今的“野牛群”,歷史不過300多年。如今這個野牛群已經成為了東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了,所以只能將其保護,並且穩定該地區的生態系統,所以科學家們是從牛塘之中找到了野牛群的答案。

總結

如今的東島已經是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所以越來越多的生物在上面的生存,並且常年就有約10萬隻白鰹鳥和白鷺、金雕、海鶴等40多種鳥類繁衍生息。屬於生物多樣性的生存區域,未來隨著生態系統的更加穩定,將可能出現更多的物種群體存在,而這個多達400頭的野牛群,也將永久在東島上延續。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愛情人偶》一個“成人娃娃”引出家庭危機,點破傳統“性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