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中,尤其是華人的世界,男歡女愛,組建家庭是常態,也是歸宿,生物學決定了只有與異性結合,才能繁殖下一代。
但家庭帶給人的作用,不僅僅侷限於繁殖後代,家庭更多的作用是實現的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陪伴,所以我們稱婚姻中的另一個人為另一半。
只有兩個“另一半”結合在一起,才能合成一個整體,才能在這個孤獨的世界相互慰藉與依賴。
並非所有世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有的人窮極一生,都在形單影之的人生道路上踽踽獨行,無依無靠,無比寂寞。
導致這樣的情形,經濟因素佔了很大一個比重,但並非所有的孤獨終老都是因為經濟原因造成的,比如,李光耀之女李瑋玲,就是一位始終保持一個人生活的女性。
論財富,李家也算是富可敵國,論地位,其父被尊稱為新加坡國父,其兄長繼承李光耀的事業,成為新加坡的領導人。在財富與地位都擁有的前提下,李瑋玲保持著單身狀態直到花甲之年。
國父的女兒南亞國家新加坡的歷史,充滿了戲劇化,它本是英國人管轄的一塊地盤,主要由華人構成。
律師出身的李光耀後來投身政治,推動新加坡取得獨立地位,他也成為了自治邦政府總理。
1963年,新加坡政府舉行全民公投,高達71%的新加坡人願意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由此脫離了英國人的統治,投入了馬來西亞的懷抱。
但兩者的親密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就在財政預算與經濟方針等各個方面產生了嚴重分歧。
最終,馬來西亞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透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新加坡走上了獨立建國的道路。
獨立後,作為新加坡領導人的李光耀促進經濟改革與發展,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內政,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內發展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40年之內經濟平均增長了7%。
在其任內,李光耀推動了開發裕廊工業園區、創立公積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進行教育改革等多項政策,讓新加坡的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了亞洲地區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
因為李光耀對於新加坡的卓越貢獻,李光耀被尊稱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總理31年,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後來也成為了新加坡的總理,李家在新加坡的影響力非常巨大。
1955年,那時的新加坡還在英國人的統治下,李光耀的第三個孩子出生了,她就是李瑋玲。
李瑋玲算是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一步步推動新加坡取得獨立地位,也親眼目睹了新加坡短暫加入馬來西亞又獨立建國的歷程,還經歷了李家在新加坡的影響力如日中天的過程,說她是新加坡的公主,一點也不過分。
廣受關注的第一家庭在李瑋玲年僅4歲的時候,李光耀成為了新加坡總理,從此後,她們一家,也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不過,正是因為李光耀的影響力,讓她們家的生活與別人不一樣。
據李瑋玲回憶,因為父親的緣故,自己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人們只知道她是李光耀的女兒。
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被眾人關注著,看起來毫無隱私可言,猶如生活在玻璃房子中。
外人也對李瑋玲說:“你生活在一個沒有牆壁的房子裡。”就連李光耀批評李瑋玲不會煮東西,也成為了新加坡人的話題。
李光耀的妻子妻子柯玉芝也是律師出身,嫁給李光耀後,她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繼續忙於自己的工作,李光耀一家的生活開支,都是由她工作賺取的。
柯玉芝又是一名非常傳統的女性,非常重視家庭。李光耀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了傭人來打理,但柯玉芝還是堅持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中午飯。
為感謝妻子的付出,李光耀曾經送給自己的妻子一對金墜子,一隻墜子上面刻著“賢妻良母”,另一支金墜子刻著“內賢外助”。
柯玉芝的生活圍繞著李光耀,他們一家定義自己的家庭關係為夥伴關係,在這種關係的維繫下,李家的子女顯得非常獨立,都是獨擋一面的好手。
也許,正是這種家庭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李瑋玲獨立自主的價格,她從不附庸誰,也不想依靠誰,但她也能與其它人保持著非常正常的關係。
嚮往愛情,但對財富地位保持著戒心在父親李光耀和母親柯玉芝的教育和影響下,李家的子女都非常出色。李光耀的長子,後來接過李光耀的事業,出任新加坡總理。
李家的二兒子李顯揚走上了經商的道路,他是新加坡“星獅集團”董事局主席。作為李家的女兒,李瑋玲並沒有藉助自己家人在新加坡的影響力去協助自己的事業。
她選擇了一條普通人家孩子常見的道路,成為了一名醫生,後來,她成為了新加坡國立腦神經醫學院院長。
小時候的李瑋玲受母親影響的痕跡非常明顯,不僅長得像母親,還學自己的母親留短髮,服裝穿戴看起來也比較中性。
因為她的母親一直是一名職業女性,留短髮,穿中性服裝,顯得非常幹練,也適合打理,方便自己開展工作。
21歲的時候,李瑋玲第一次談戀愛,對方也是一名醫生,與李瑋玲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本來,李瑋玲也非常喜歡對方,認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但李瑋玲主動結束了這段感情。
原來,與這位年輕醫生認識後,兩人經常在一起參加活動,在一次晚宴上,李瑋玲發現,到來的賓客都是衣著講究,談吐不凡的社會精英。
這代表著對方的家境非常好,結交的都是社會上層人士,這讓李瑋玲感到反感,因為自己家的家庭更是顯赫。
如果與他結合在一起,雖然顯得門當戶對,但顯示不出自己的能力,所以李瑋玲就和這位男醫生分道揚鑣了。
後來,也有幾位男士對李瑋玲展開過追求,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都沒有成功。李瑋玲似乎與愛情絕緣了。
最後,李瑋玲選擇了單身主義,她決定保持一輩子的單身。李光耀與柯玉芝是一對思想非常開明的夫妻,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乖女兒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
李瑋玲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有自己的想法,她對自己的父親說:“一個人生活雖然會覺得孤獨,但還是好過兩個人因為無法相互適應的痛苦。”
我們不知道李瑋玲是否經受過愛情的喜悅與折磨,受傷之後,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再輕易涉足,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顯然,此時的李瑋玲已經下定了決心要保持單身。
2005年的時候,李瑋玲曾經有過結束單身狀態的念頭。這一年,李瑋玲與三五位知己到非洲旅行,有三位男士曾對李瑋玲表現出了愛慕之意。
其中兩人,最後成為了李瑋玲的普通朋友,第三位倒是與李瑋玲摩擦出了一點火花,但與她21歲那年的情形一樣,對方同樣家庭優渥,再次讓李瑋玲產生了抗拒心理,這段感情也像21歲那年的那段感情一樣結束了。
獨立的性格李光耀的祖上是中國廣東地區的客家人,早年因為生計,前往南洋打拼,到了李光耀這一代人,在南亞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
李家人是華人,他們對於中華有著特殊的感情,畢竟自己的根來自那裡,但李家人也是新加坡人,有自己的國家,有自己的事業。
這種複雜感情在李光耀的身上也有所體現,一方面,他們勇於承認自己的華人身份,另一方面,卻始終與中國保持著距離。
甚至在新加坡地區消除漢語的影響,與當時的臺灣地區保持著密切交往,又絕不依附於任何一方,帶領新加坡人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要造就新加坡輝的歷史,首先就需要有獨立的性格。在李瑋玲父親李光耀身上,這種獨立精神得到了較大的體現,這是有原因的。
脫離英國統治後,李光耀推動了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在當時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馬來西亞聯邦對於主要由華人構成的新加坡懷有深深的戒心。
所以在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兩年後,馬來西亞聯邦就將新加坡逐出了聯邦。李光耀對於這樣的結果本不願意接受。
因為李光耀擔心,新加坡處於南亞的彈丸之地,周圍都是其它國家,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也非常少,恐怕無力在南亞獨立生存。
但“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既然不為馬來西亞所接納,李光耀只好走上自主更生的道路。
華人本就勤勞,又極富創造力,不怕吃苦,這些品質,造就了新加坡的輝煌,很快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反觀現在的馬來西亞,反而一直不溫不火,不僅經濟毫不見起色,馬來西亞聯邦內的其它地區,也在尋求自己的獨立之道。這個結局,更加顯得新加坡人的獨立精神的可貴之處。
李瑋玲作為李光耀的女兒,一直伴隨著新加坡的成長而長成,必然也會形成自己獨立的性格。進入婚姻,就意味著不能保持自己的全部精神。
所以李瑋玲在遇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之前,就一直保持單身狀態。只不過,這樣的狀況,顯然將成為她一生的常態。
李瑋玲獨立到何種地步呢?獨立到連自己的兄長都批評。5年前,李瑋玲的兄長李顯龍已經成為了新加坡的總理。
她在社交媒體上批評自己的親哥哥,說他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而濫用權力,這種行為已經嚴重侵害了新加坡的利益。
她也公開反對李顯龍為了紀念李光耀100週年誕辰而大搞紀念活動,她說:“李顯龍搞這些動作,不過是在藉助父親的影響力為自己積攢政治資本。”
我是客家女沒有自己婚姻的李瑋玲一直與李光耀夫婦生活在一起,她目睹了進入晚年的柯玉芝因為生病而行動不便,只能由李光耀來照顧。
不知道此時的李瑋玲是否對於自己當初保持單身的念頭產生過悔意,但顯然李瑋玲還是繼續選擇單身到底。
與父親一樣,李瑋玲也絲毫不否認自己的華人身份,她對於客家人的身份,始終還有深厚感情,她同時也希望新加坡發展得更好,她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加入新加坡,為新加坡的發展做出貢獻。
但區別在於,相對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她對於客家人的身份的認同感更加明顯。她自己說過:“我雖然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始終相信自己與祖先們一樣,具有非常好的韌性。”
6年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因病與世長辭,李瑋玲在父親的追悼會上作了發言。她細數了父親的堅韌,回憶起李光耀為新加坡所付出的一切。
往事歷歷在目,李瑋玲幾乎泣不成聲,幾乎崩潰至嚎啕大哭,但她始終保持著堅強,正如她所言的那樣:“我是一名客家人,必須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