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是種悲哀。
學生時代,有老師、父母告訴我們,什麼事情應該怎麼做
踏入社會以後,突然發現,老師的指導已成過去,
父母的建議,似乎也未必符合當下的形式。
而自己,也不想讓父母過多擔心,所以變得更加迷茫。
於是便翻閱羊皮卷、學習心理學、厚黑學、喝著各種毒雞湯,
最後卻發現,這些書,說了很多,卻沒有給我答案。
我想要的,是想有人告訴我: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在做事情的每個階段,自己該怎樣去做。
《易經》其實就是答案。
《易經》告訴了人生的追求《易經》中各個卦象,所追求是元亨利貞,也就是無咎。
所謂無咎,就是沒有後患。
一個人做事、做人可以沒有後患,這是非常難得的。
我們的人生也好、做事情的準則也罷,
仔細想想,追求就是無咎。
取得成就,是我們追求的嗎?
是,也不全是。
因為取得成就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取得成就而無後患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獲得財富,是我們追求的嗎:
是,也不全是。
因為獲得財富以後,帶來的後續問題會更多。
取得小的財富,會有小的問題等你;取得大的財富,會有大的問題等你。
所以,獲得財富以後,而沒有後患,這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易經》告訴我們怎樣去做事學習《易經》,不會讓人預測未來,
它只會讓人們按照所處的際遇,自己領悟。
目前所做的事情,或者人生,是一個怎樣的卦象,
而當前所處的狀態,是卦象中的哪一爻
如果我按照這一爻的指引去做事,我可能會有怎樣的結局;
如果我按照其它方式去做事,這件事情的卦象會變為什麼,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牽一髮而動全身,
每一卦都有六個爻,每一爻的改變,意味著整個卦象的改變。
所以,《易經》也叫變經,我們當前所做出的的每個決定,都在改寫著事情的結果。
與其認為《易經》是本占卜的書,
它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
人們對算卦、占卜、星座充滿了無限的好奇
但不能抱著一種為了占卜的心態來學習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
當你對一件事情徹底掌握時,你不會慌張,不會不知所措,
因為你知道自己都可以很好地應對,
這就是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