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和狡辯和詭辯都是辯論的一種方式,本事不盡相同,表現形式都是爭論、擺數字、舉例子,然後論證,很多人把辯論和狡辯看成一回事,這是一個誤區。
比如,白馬非馬
辯證的依據是符合規律、規則、和秩序的,就是和大眾的思維觀念相符,能夠透過相互對立、兩個之間的關係,試圖說服存在客觀的分別或者差異,說服別人,白馬也是馬,馬有黑馬、白馬、花馬等等,白馬是生物領域,馬綱目之下的一種而已。
狡辯,就是要顛倒黑白,故意指鹿為馬,硬是要把黑的說成白的,還不服來辯的樣子,狡辯,說明鬥爭形式的多樣性,以及辯論主體的狡詐、狡黠、狡猾、甚至是不按常理出牌。白馬不是馬,“白馬”是“白馬”不是“馬”。
詭辯,就是有自己的道理,而且道理前提是成立的,或者是悖論,從字面上看是文字遊戲,但是內在邏輯和普遍聯絡是存在的。白馬非馬,馬本身和白馬是有共同屬性的,但是也存在差異,同樣是同品種同名的,也有其他遺傳基因、種、地域、以及本身優勢劣勢,對於特殊品種的“白馬”差異很明顯,汗血寶馬和普通的馬,名字不一樣,戰鬥力不一樣,但是都是馬。
記得《古董局中局》中,有人鑑寶,說玉是真是假,鑑寶人說玉無真假,在於寶貝主人家以為是什麼玉而已,差別就經典了,你以為的就一定是你以為的嗎?我們以為玉年代越遠,價值越高,但是,實質上,質地、產地、雕工、儲存、以及展示出來的現象,和真實我們想象之中的玉,有距離。所以無論那個玉是和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都無可避免的不可能是年代久遠的東西,技術也是有年代的,近古、太古、遠古,當下,不同文明對於玉的加工處理的工藝和文化不一樣。所以近代模仿作古,也讓贗品大行其道,畢竟真品的稀缺性讓寶物價值連城。
無論是狡辯、詭辯、還是辯證。都是瞭解事物不同側面,以及不同領域的具體途徑,但是知識和學問,很容易受到主體的文化屬性影響誤判,或者本身內藏乾坤。
《古董局中局》關於佛頭案的辯論。
五脈傳人藥家,藥老被奪命十三針控制,然後強調佛頭是假,提出了三點關於佛頭的疑惑,並且據理力爭,第一、佛頭斷面是平整的,第二、佛頭頂有頂嚴,第三、佛相是報身相不是法身相。
辯論就是專業知識,角色範疇、歷史年代,北京故事,以及變化,武則天的明堂供養的佛頭,應該是兩個,一個報身佛,一個法相佛,而龍門石窟的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容貌雕刻的,那麼,一定還有一顆按照法身,或者法報合一的佛頭。
狡辯就屬於,知道是真的,卻說是假的,知道是假的,說得是真的,主角女朋友被藥公子綁架,讓其不允許發言,而且假戲真做,日本歸還的佛頭是假的,被控制的藥老在贈送佛頭儀式上,被人控制,然後以假亂真,老朝奉等著作壁上觀,坐收漁利。
事實上,許願,講清楚來龍去脈,然後把佛頭砸爛,在裡面的真佛頭才顯現出來,打破老朝奉的陰謀。
可見,無論辯論、辯證,還是詭辯,說到底第一、說服自己,第二、說服別人,第三,實事求是。
事實上,說服別人最容易,真真假假。
說服自己很難,因為有心理成本和道德成本,做了違背自己原則和底線,良心和良知會被自己良心譴責,實事求是則更難了。因為人是跟著利益走的,毫無疑問,人的立場也是跟著利益變化而變化。
那麼,無論辯證思維有多適用思維邏輯,但未必能夠明心見性,如實觀照,反而,瞭解越多層面,看到的只是一眼真一眼假,鑑定一個事物,標準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標準本身是錯誤的,或者有爭議的,也不能讓人信服。
而狡辯和詭辯改變不了事實,客觀存在。
《緊急公關》有一個大學生嫉妒自己同學,殺害師兄,被判死刑,所有人都覺得可惜,連父母也狡辯,道德綁架讓別人父母原諒和諒解。
甚至還想輿論綁架法律,以及走後門方式讓人屈服,但是男主一定要看到罪犯真誠悔罪,然後才給這個孩子找那一份生機。
很多時候,說得再好聽,不解決核心問題,狡辯再厲害,詭辯能力更強,也不能顛倒是非,強詞奪理,更加不尊重客觀規律,道德倫理,以及人們心中的善意,利用善意做文章,不真正意識自己問題所在。
很多時候,傻傻分不清楚,只有我們自己擦亮雙眼,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樣才不會被語言和文字,無疑問人性的善,其實在臨界狀態下人性更多的醜陋和陰暗面會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