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不過,蝙蝠這種中國文化中的“瑞獸”,近來的黴運可不止是被潑些髒水這麼簡單。受山林大火,氣候變暖等影響,在南半球,近期有多地報告稱蝙蝠大舉進犯人類生活的區域,帶來巨大的傳染病風險。

澳洲、南美蝙蝠進犯城市,帶來巨大風險

據新華社援引來自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公共衛生部的訊息報道,2020年初以來,悉尼以北的獵人谷地區先後有7人被蝙蝠咬傷或抓傷。經查,襲人蝙蝠身上攜帶致命的澳洲蝙蝠狂犬病病毒。

澳政府警告說,極端炎熱天氣讓蝙蝠變得焦躁並具有攻擊性。人類在沒有接種相應疫苗的情況下,一旦被其咬傷可能有生命危險。

專家們一方面擔心大火與高溫可能會對當地蝙蝠種群帶來毀滅性打擊,另一方面也在擔心蝙蝠給人類帶來危險。專家告誡人們,不要靠近處於困境的蝙蝠,而應打電話讓野生動物救助組織來處理;如不幸被蝙蝠咬傷,應徹底清洗傷口並立即就醫。

報道認為,近來澳洲熱浪襲人,或許是將蝙蝠“趕”出棲息地的主要原因。據澳洲氣象局預報,新南威爾士州部分地區近期的最高氣溫可以超過43攝氏度。

阿根廷侵入居民區的蝙蝠(圖片來自阿根廷華人線上)

無獨有偶,據阿根廷華人線上報道,最近,在阿根廷南部的黑河省奇波列蒂(Cipolletti)市的一個居民小區遭遇大量蝙蝠入侵困擾,嚴重影響到該小區居民的正常生活。

當地居民已經被這些蝙蝠折磨得無法正常生活。他們抱怨說,由於蝙蝠會進入公寓而不敢開啟窗戶。此外,大人們還會擔心孩子們的健康問題。有居民抱怨說:“有些家庭沒有風扇或空調。在炎熱的日子裡,房子就像烤箱而無法通風。”當地居民擔心,這些蝙蝠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健康威脅。

當地居民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目前國際病毒學界公認,埃博拉、馬爾堡病毒,SARS、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都以蝙蝠為載體。這些病毒隨後被傳染給人類,帶來重大傷亡。

病毒學家解釋說,進化上,蝙蝠選擇了飛行,所以它的代謝率會升高。蝙蝠也通過進化適應了這種狀態,這使得蝙蝠的體溫常年高於其他哺乳動物。其後果就是,蝙蝠攜帶病毒時很少發病,而能從蝙蝠常年“發燒”的身體上存活下來的病毒,個個都是對人類有巨大威脅的“狠角色”。

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南半球各地異動的蝙蝠,攜帶有新型冠狀病毒,或是埃博拉之類的狠角色,但哪怕是狂犬病毒之類的“常規品種”,也已經足夠讓當地居民心驚膽戰了。

人蝠搶食,島國果蝠前景堪憂

在太平洋島國帛琉,當地人喜歡食用當地生活的一種果蝠烹煮的湯,甚至將其作為一種“地方風味”推薦給遊客。其照片流傳於網際網路,也被一些無知者認為是“武漢人吃蝙蝠”導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證據”。旅遊業者聲稱這種果蝠是“吃水果的,養殖的,安全的”,但這種說法正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而在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人和果蝠的關係則是另一種境地。據模里西斯華聲報此前報道,模里西斯政府曾在2015、2016、2018年三次捕殺島上的果蝠,理由是這些果蝠會破壞當地果農的果園。

此舉也導致了當地政府和環保組織之間持久的紛爭。動物保護者認為,果蝠為花授粉和傳播種子,使樹木、植物不斷生長與擴散,是當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由於當地政府的屢次捕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將果蝠的保護等級提高到了瀕危級別。

模里西斯的果蝠(圖來自模里西斯華聲報)

雙方對果蝠數量的說法也大相徑庭:政府方面認為,2018年的捕殺行動之前,果蝠種群數量超過10萬隻,三次捕殺行動總計殺死了約5.3萬隻果蝠。捕殺行動的背景是,當地果蝠的數量激增,導致果園被大規模破壞;

反對者則認為,政府捕殺果蝠的數量遠不止其聲稱的5.3萬隻,捕殺後殘存的果蝠數量已經不超過3萬隻。此外,英國一家基金會還聲稱,研究顯示蝙蝠造成的果園減產不到總數的10%,天氣、雀鳥、果蠅等造成的影響或許都比果蝠更大。

不可否認,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需求,與全球生態系統保護的需求相沖突,已然十分常見。帛琉與模里西斯各自出於養家餬口的目的對果蝠進行了“開發利用”,也都遭到了外界的質疑與指責。這些發展中國家對外界的迴應也頗為一致:你們說用保護環境換經濟援助,可是錢呢?

或許,人們在思考“人與自然”的巨集大命題的同時,也得抽空琢磨琢磨更好的與同類溝通。

最新評論
  • 1 #

    我們兒時玩蝙蝠也沒有傳染病呀!就是人類不善待動物。

  • 2 #

    蝙蝠晝伏夜出 長居山洞 封印千種病毒 可是還是沒能逃離人類的魔爪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新型肺炎疫情點亮24國,印尼野味卻賣得火熱,蝙蝠、蛇、貓現殺現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