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最近桃蛋媽全家老小都在看一部劇:《山海情》。

本來是桃蛋的爺爺奶奶每天晚上守著電視看,娃偶然蹭看兩眼。

後來,我也被人安利了這個豆瓣9.4分的劇,和娃跟著爺爺奶奶坐到電視機前看起來。

前面漏掉沒看的,我也帶著娃在網上補了。

現在你猜怎麼著?我家娃看完劇嚷嚷著要吃得寶種的雙孢菇,說自己是個“碎慫娃”,說大有叔打架最帶勁……好傢伙,整個人魔怔了。

這就是這個劇的神奇之處。

光看劇情簡介,你肯定會說,青少年怎麼可能愛看這種劇?90年代寧夏海吉縣脫貧的故事,角色是一群農民和村幹部。

畢竟我們認知中的後浪,喜歡的是二次元、偶像劇、仙俠劇、電競遊戲、明星偶像,這些才是後浪們安放青春、代入自我的載體。

但是最近桃蛋媽聽好多人說,這部“土得掉渣”的《山海情》,孩子們一點都不覺得無聊,甚至相當沉迷,被西北方言洗腦的不僅僅是我家桃蛋。

可見人的本能會被優秀的藝術作品吸引,好好講好一個故事,觀眾自然而然就會落座。

《山海情》是講給前浪們的情懷記憶,桃蛋媽覺得——

這部劇更是獻給後浪們的一部成長寓言。

如果你家後浪還沒看這部劇,在這個寒假,桃蛋媽非常建議大家帶著娃一起看一看。

如果已經看過劇了,也不妨跟娃從成長的角度聊聊。

這部劇對他們的成長描寫,真實纖細,充滿矛盾,富有張力。

這是關於一群“不靠譜”的熊孩子,如何長成“靠譜”的優秀青年的故事。

如果你問一個現在的孩子,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的志向高遠,想成為馬斯克,還有的想成為廢柴,覺得什麼都不用幹的人生才是美好人生。

沒有人會說,我想成為一個“靠譜”的人。

靠譜,聽起來就很吃力不討好,有種老黃牛犁地,一絲懶也不能偷的滋味。

很多娃天天人在學校,但其實並不明白自己為啥要讀書?為啥要吃這個苦?

一個針對00後的調查說,70%的孩子將來想成為網紅。

網紅固然也不好當,想要做一個成功的網紅更是不易,但孩子們選擇這個,多數是出自於對“捷徑”、“不吃苦”的渴望。

《山海情》的後浪團裡,這群貧困村的孩子,也曾天天想著透過“捷徑”改變人生。

在他們的想象裡,外面的世界是流著蜜的,天大地大,無限夢想無限機會,只要去外面闖一闖,就能改變命運和出身。

“去外面”,就是這群孩子心中相信的人生捷徑。

從第一集開始,《山海情》後浪團的成長主線,就是逃跑。

第一次組團逃跑沒成功,第二次,得寶帶著後浪團集體去扒火車偷化肥,尕娃趁機獨自出走,從此沒有音信。

尕娃的娘也就是得寶的姑姑,為此瘋了,得寶被家裡人痛揍,他決定去新疆找回尕娃。

得寶的這一次出走,不僅僅是帶著補償的心情和目的,他懷抱著的,還有一份“等我出去混出息了給你們看”的心態。

他留給哥哥得福的信裡,寫道“其實如果能換,我也想當一回哥,不要一直都是闖了禍受教育的弟”。

這封道別信,含著對哥哥的感情,也有酸溜溜與不甘心。

離家,是一輛通往美好未來的列車,是得寶給自己的成人儀式。

然而,沒有好好讀過幾天書的得寶,渾身上下只有苦力能賣。

前一秒意氣風發的少年,後一秒在毒太陽下掄鐵鏟篩沙子換口飯吃。

在家裡時,即使再窮再頑劣,得寶也是上有父親規訓,前有兄長擋護的小兒子。

在外面獨自謀生計時,他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條人命,幹了幾天重體力活,瘦得判若兩人。

因為涉世不深,他輕信了一個給煤窯老闆拉苦工的“中介”,被騙進煤窯。

得寶進入工地時,有一個特寫,他看見升降機上的煤礦工人,臉上帶著麻木的表情,漸漸從地面消失,下沉到黑暗的地下,那一刻,觀眾和得寶都感受到了未知的恐懼。

得寶第一次下井,他想找個人問話,得到的都是一句不耐煩的回覆:“拖媒有指標呢,你要是完不成指標,等一會接班的人來了,你就接著幹,你要是不想上井你就吵吵”。

在這裡,沒人比規則大,沒有商量的物件,沒有發洩耍賴的餘地,沒人關心他的個人目的,沒人照顧他的個體情緒。

說實話,看到得寶在半人高、黑彤彤的井下挖煤,遭遇礦難時,桃蛋媽真的擔心他再也回不去了。

雖然大概猜到劇情不會讓他死在這,但是那種孤獨感、絕望感,真的深入骨髓。

後來得寶大難未死,頭上卻永遠地留了一個疤。

再次回村,無論劇中人還是觀眾,都覺得恍若隔世。其實得寶這次出走,也就短短半年而已。

以前的得寶,擅自從打工的地方曠工,被負責人開除後,他為了逞勇,一言不合就掄起磚頭要跟負責人幹架。

歸來的得寶,在外面被社會毒打一番後,他不再蔑視規則,添了一份謹慎,少了衝動急躁,多了一份沉默。

金灘村的熊孩子王,變了。

陳縣長找到科學家凌教授,想教村民們種雙孢菇致富,然而這裡的村民都沒見過這種作物,不感興趣,也不知道雙孢菇有什麼價值。

況且種菇相當於一筆不小的風險投資,得花2000元先搭菇棚,這對90年代的貧困村來說,是一筆鉅款。

一聽說要先投資,村民沒一個敢嘗試的。

得寶拿出自己幾乎用命換來的錢,提出自己來當金灘村第一個帶頭種蘑菇的人

這一次,他選擇相信知識和科學,相信踏實和苦幹。

聽到得寶的提議,無論是凌教授還是他哥得富,都不太放心——這麼一個苦活累活,一時半會看不到回報的事情,能交給一個曾經心浮氣躁、這麼不靠譜的孩子麼?

連村裡人,都等著看笑話——不靠譜的蘑菇,搭上不靠譜的得寶,這事能成才怪呢!

種蘑菇這事,還真是必須要靠譜人來幹,因為一絲都馬虎不得。

要嚴格控肥、控溫、控溼、控時,蘑菇用的肥料,都是動物糞便,密不透風的蘑菇棚裡,臭味熏天,溫度高達40多度,得寶第一次聞這個味道,直接扶牆吐了。

但這一次,得寶一步一個腳印從零開始學種菇,嚴格按照凌教授教的,毫不偷懶。

不會的,他一點一點學;村裡人嘲笑他渾身臭,他一聲不吭;發小勸他用這錢買臺能拉貨掙快錢的拖拉機,他不作辯駁,只管埋頭幹。

然而表面上波瀾不驚的他,內心有著深深的惶恐與不自信:我這樣一個不靠譜的人,真的能成事麼?

於是他向心中最靠譜的人水花姐求助,問她:“姐,你說咱們能種出菇麼,我從小就幹成的事情少,幹砸的事情多,村裡人都等著看我笑話……”

水花是當年村裡唸書成績最好的姑娘,她信奉的價值觀是:知識不負人。

水花堅定地告訴他:“凌教授教咱乾的這事,叫科學,咱只要認真學習,嚴格按照老師教的做到位,我相信,就你這個大棚,將來一定能賺到大錢。”

她還告訴得寶:“教授出的題,姐之所以很快能做出來,不是因為腦子比你聰明,是因為學過數理化知識,我那兒還有一些老課本,你要是真心願意學,我教你。”

飾演水花的演員熱依扎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菇棚這場戲,她明顯感覺到飾演得寶的演員突然激動起來,“那不是演的,是真的,感覺他都快要哭了。”

得寶白天種菇,晚上學水花送的老課本,開始用知識充實自己。

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得寶成功種出了金灘村第一批雙孢菇

當他看到一朵朵白白嫩嫩的雙孢菇綻放時,眼中的欣喜與激動,如同看到了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

種菇讓他成了金灘村賺到第一桶金的人,以往看他笑話、唱衰種菇的人,一個個圍在他的菇棚旁,看他數錢數到手軟,好奇心癢又羨慕。

因為種蘑菇,得寶還和凌教授培養出了師徒情,教授把他納入種菇技術員,和自己的研究生弟子一起,向更多人傳授經驗。

這無疑是金灘村的一個傳奇,最愛惹事、最不靠譜的年輕人,成了金灘村“首富”,還拜了有名的教授為師。

從種蘑菇這件事起,得寶找到了人生的正軌,有了自信和幹勁,成長漸漸步入快車道。

種完蘑菇,他用這筆啟動資金,貸款買挖掘機,開建築公司,承包政府專案,在致富路上熱火朝天干起來。

他知道,美好生活要用雙手去創造,不能偷懶,沒有捷徑。

曾經似乎只有外面世界才有的好日子,其實就在自己腳下。

說了男孩,再來說說女孩,也順帶說說“愛情”這件事。

得寶的青梅竹馬名叫麥苗,他倆是官方小後浪CP,打小就互相喜歡,一直在一起玩。

比起大後浪CP富與水花,小後浪CP簡直就是“不靠譜”三個字行走的帶鹽人。

得寶不省心,麥苗也跟老爹對著幹,說些傷人的話,倆人的心思都不在讀書上,想去外面的世界。

得寶去新疆時,麥苗要得寶帶上她一起,結果得寶騙了她,自己走了。

陳縣長動員年輕人去福建的工廠打工掙錢,於是麥苗帶著對得寶和父親的賭氣收拾包袱去了福建。

“既然你能去外面闖,為啥我不能?”

一直到這裡,這個女孩都是不討喜的,估計很少有觀眾喜歡麥苗。

到了福建電子廠,麥苗和她的一眾姐妹傻了眼。

福建話聽不懂,師傅教的學不會,車間主任是個“母老虎”,要求極嚴格:“第一次是學,第二次是考,第三次就是罰”,還沒有人情味:“聽不懂?我們這兒又不是普通話學校”。

從小到大,麥苗從沒見過這樣的陣仗,從前,父親對她體貼疼愛,一眾男孩們對她包容庇護,她怎麼胡鬧任性都沒事。

沒辦法,來都來了,硬著頭皮上。

她們的車間主任楊主任,是個漂亮又“冷血”的女領導,眼裡只有車間的效率,自從麥苗她們來了,就沒給過一個笑臉,實足的反派角色。

有次麥苗的姐妹在工作期間偷看情信,被楊主任揪住,直接告到了廠長那裡。

楊主任要廠長開除這批寧夏海吉縣來的女工,說她們不務正業,只想著談戀愛。

還有一次,另一個姐妹因為看不慣浪費水,幫一位南方女工擰了洗衣服的水龍頭,被誣陷說偷了內衣,大鬧了一場。

麥苗她們這組女工在廠裡,工作效率低,領導不喜歡,被人看不起,南方女工多多少少有點欺負她們的意思。

就在姐妹們都喪氣地哭著想回家時,麥苗卻決定帶大家,發起寧夏海吉女工的“反擊戰”。

首先從聽不懂的語言下手,麥苗把師傅的話錄下來,一句句聽一句句翻譯。

然後白天主動加班練習,別人都休息了,她們還在車間磨鍊技術。

晚上則帶著姐妹們一起看書自學。

到了正式考核的日子,楊主任掐著秒錶算她們的成績。

海吉女工從之前一個能過關的人都沒有,到全體透過合格,麥苗還是其中成績最快的。

海吉女工的車間,成了廠裡效率最高的車間,楊主任那張冰霜一樣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麥苗明白了,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被人看得起,靠撒潑耍賴沒用,必須先要證明自己值得尊重。

後來廠裡失火,麥苗衝在前面搶救物資,力竭暈倒。

她在醫院醒來,廠長笑著說,楊主任親手給她燉了湯。

曾經跟麥苗衝突不斷的楊主任,有點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對眼前這個女孩刮目相看。

幾年後,麥苗成了廠裡的中層管理者,和楊主任一起回寧夏走訪,倆人相處就像一對閨蜜姐妹。

麥苗被外面世界的狂風一吹,露出了戈壁灘女孩頑強的性格底色。

她在南方水鄉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獲得了尊重與平等。

再說說後浪們的愛情這件事吧。

《山海情》裡的愛情詮釋了一句話:好的愛情,不是你是風兒我是沙,而是一起成長為更好的人。

大後浪CP,得福和水花,一錯過成終生憾,是觀眾們心中的意難平。

水花不得已嫁人後,丈夫因為意外殘廢,她把全家人的日子扛在肩頭,成了偉大的妻子和母親。

得福奔走在脫貧工作一線,永遠有處理不完的矛盾,有操不完的心,他把村民的利益看得比個人仕途更重,成了大家心中優秀的村支書。

無數劇中細節告訴我們,他們仍然記得當年那份情,仍然對對方有好感,但他們卻選擇了各自拼搏、相互守望。

小後浪CP,得寶和麥苗,起先是兩個“混沌”的年輕人,沒有成型的價值觀,他們互有好感,卻沒有共同的目標,不知道未來在哪裡。

他們的愛情,就像是戈壁上沒扎穩根基的草,輕飄飄的,一吹就能散

麥苗去福建後,他們的愛情經歷了不小的危機。

先有暖男王國飛,後有才子丁幹事,都是不錯的男青年,一個能給麥苗溫暖,一個能帶領麥苗成長。

好幾次,桃蛋媽都差點以為,麥苗和得寶的事,肯定被攪黃了。

得寶也知道,如果自己不成長,終有一日,他將和麥苗分道揚鑣

得寶在菇棚跟水花姐傾訴心事時,不僅問了自己能不能種出蘑菇,還低著頭幽幽地說了一句“麥苗也看不起我”。

水花作為麥苗的知心閨蜜,告訴他“麥苗其實一直都相信你的”。

得寶成長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來自麥苗,麥苗同樣如此。

他們互為對方成長的催化劑,互相瞄定著對方的座標努力靠近。

他鼓起勇氣給麥苗寫信,信被麥苗救火時不小心燒掉了,沒有收到回覆。

麥苗回鄉臨走前,他去追車,結果被丁幹事當成危險人物阻攔。

看著丁幹事像護花使者一樣擋在麥苗前面,換做以前的得寶,早就幹起架來了。

然而他沒有抱怨,沒有猜忌,沒有發洩,他只定定地看著麥苗的眼睛,倆人含淚互相凝望。

他知道麥苗還在等他,等他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等他能許一個未來給她。

得寶和麥苗這對官方CP,在劇裡連個親親抱抱的鏡頭都沒有,後期一直聚少離多,忙著“搞錢”,忙著脫貧,忙著先“成人”,再“成家”

很難想象,如果當初麥苗真的悄悄瞞著家人跟著得寶跑到新疆,倆人的結局會是怎樣。

磕磕絆絆幾十集之後,多年過去,他們的家鄉變成了現代化閩寧鎮,得寶的公司蒸蒸日上,麥苗受老闆委託回到家鄉負責酒場專案。

兩個成熟優秀的青年選擇紮下根,在家鄉的土地上繼續奮鬥。

得寶告訴他哥得福“買了一套一百多平的婚房,本來想買兩百平的,麥苗沒同意,怕我壓力太大”。

淡淡而洋溢著幸福感的一句話,交代了這段感情美好的結果。

這是一段有質感的後浪愛情,也是很難得的一段熒幕故事。

對於孩子們而言,傾慕一個人,可能是他們在十幾歲時就會萌發的感情,人之本性,無法避免。

然而孩子們自己還是成長中的小樹苗,如何承擔處理同樣不成熟的少年之愛,我們很少有適當的啟迪故事講給他們。

各自長成一棵筆直堅強的樹,再永遠並肩站在一起——《山海情》裡的後浪CP,為少年之愛給出了最美好的註釋。

看這部劇時,我一直在感動,不僅為後浪的成長,更為前浪的敢擔當

凌教授,一個福建人,來傳授種菇技術的科學家,為了讓村民有信心繼續種蘑菇,自己貼錢買菇還不讓人知道。

面對奸商壓價,他以文人之軀敢去和流氓叫板維護村民利益,被打出了鼻血和肋骨骨折,讓人又哭又笑。

在這裡,凌教授做了太多本不該自己管的“分外之事”。

當他的學生們抱怨時,他說,金灘村沒有分內分外之事,貧困才是萬惡之源,是他們和村民共同的敵人。

他從沒有怪過村民不思進取,目光短淺,甚至有時胡攪蠻纏。

他知道,每一段創造的初期總是隻有少數人能看到遠方的燈塔,帶領其他人艱難地前進,外部狂風暴雨,內部有人掉隊有人猜疑,這些都要經歷,要付出犧牲,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我們不能只做乘涼的那個人。

在凌教授身上,得寶學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術,凌教授更深深地影響了得寶的精神世界。

前浪和後浪在“山海”中一起奔騰,種下了深厚的“情”,在開山闢地的過程中完成了力量與品格的傳承。

整個山海情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不靠譜到靠譜,從矛盾到理解,從無情到有情,從赤貧到富裕,從戈壁到塞上江南,從一無所有,到不懼失去,從戰戰兢兢地生存,到勇敢地奔向未來。

每個孩子都能在劇中感受到創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比起現在流行文化中的聲光電刺激,這是一種更高階的愉悅,可以更深遠地滋養人生。

近些年,二次元裡的廢柴文化已成為主流,熱血不再當道,夢想不再被提起。

國產電視劇裡帥哥美女個個十級磨皮美顏,看似轟轟烈烈的情愛背後,早已脫離了現實,看不出真實的質感。

後浪們難得能見《山海情》這樣敢真、敢拼、敢醜、敢講的藝術作品。

所以,感謝在這個冬天到來的《山海情》,讓我們看見山海,情留心中。

時過境遷之後,這些“土得掉渣”的鮮活面孔,這些颳著烈烈西北風的方言,這些壯美滴很的戈壁風景,這些讓我們流過淚的故事,將永遠留在後浪們的心中——

成為他們奔騰向未來,開山闢地的力量之一。

1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馬斯克對比特幣的支援讓它的價格重回高峰,我慶幸幾天前又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