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科隆亞超的這一幕讓店主感到難以釋懷,一位母親帶著女兒來到亞超購物,刻意告訴女兒把圍巾拉高保護自己。

在結賬時小女孩天真地問道:“是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生病了。”

店主本以為母親既然帶著女兒來亞超,一定會向女兒解釋,並不是所有亞洲人都都是中國人,也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感染了。

但讓人意向不到的是,母親卻沉默著把女兒拉出了超市。

店主“Yen Souw Tai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理解母親想要保護孩子的擔憂,但孩子提出的問題卻讓他感到痛苦,孩子們應該被告知,不應該因為外表而歧視他人,更不能因此視他人為威脅。

“在那一刻什麼都不說,就如同一種預設”店主這樣說道。

幾天前,法國日報《 Le Courrier Picard》以“Alerte jaune”(黃色警報)為題發表了一篇關於法國新冠病毒疫情的報道,封面是一個帶著口罩的中國女人形象。

“Gelbe Gefahr”(黃禍)一詞,是帶有極端種族主義色彩的侮辱性詞彙。

起源於19世紀末,德皇威廉二世為擴張殖民主義,開始鼓吹‘黃禍論’,宣揚亞洲人種對白人構成威脅。

而現在,它又回來了,在東亞國家,“中國人不要來日韓”等標籤十分流行。在歐洲,義大利羅馬特拉維噴泉旁的一家酒吧則明令禁止中國人入內。

在德國,《明鏡週刊》決定放縱種族主義,新一期的封面盡顯種族歧視的‘風采’。

‘中國製造’一度在德國代表廉價和劣質,所以這種刻意的汙名化往往使人喪失理智,

防疫病毒是一回事,但藉此鼓吹種族主義又是另一回事,種族主義令人噁心。”

《時代報》則以一篇名為《Es gibt Ängste – und es gibt Rassismus》(有恐慌,也有種族主義)的分析回擊。

“中國學生在柏林被毆打;中國香港老太太在超市被侮辱;法國報紙以黃色警報為題;德國報紙封面驚悚。新冠病毒疫情更像是對人類理智的考驗

世界各地針對亞洲人的事件讓人想起了一個古老的教訓:

‘恐懼和無知會使人在一夜之間敵視其他群體,種族和民族的人。’這種現象不止發生在歐洲,在中國,武漢地區的人們也受到其他地區的人們的敵視。他們也受到侮辱甚至人身攻擊。

‘中國不是病毒’之類的反種族主義口號並不是很有用。種族主義者總會找到藉口攻擊他人。更好的方法是釋出權威資訊,病毒的傳播途徑,自我防護的措施。讓不知所措的人們知道如何避免被感染,而不是散佈恐慌。”

我們其實可以看到,對比奮起反擊的人,種族主義者也僅僅是少數現象,受到種族歧視的人數就如同在14億人口中感染新冠病毒的那幾萬人一樣。

如果就此認為所有人都在歧視華人,那就跟種族主義者認為所有中國人都是病毒沒有區別。

有的店家會確實感到客人少了,但大多數的店家覺得生意和往常沒什麼區別,一切和從前一樣。

身在歐洲的你,遭遇到歧視了嗎?(原標題:歐洲真的在組團歧視華人嗎?網路上的形勢等同於現實嗎?)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立春後,多給家人吃它,抗菌防毒有奇效,每天吃一點,家人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