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過程中,相互之間的理解需求是旺盛的。
被認同、理解之後,關係才會更加密切。
魯迅先生曾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同懷視之。”
知己很難尋,甚至連平常的溝通都會覺得有障礙,還經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為什麼呢?
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在溝透過程中缺少“使用者視角”。
什麼叫“使用者視角”,從字面上來說就是要站在使用者的視角來思考問題。
文中講到“使用者視角”的時候,舉了一個網路上的笑話。
【有個和尚在祈禱時來了煙癮,他問在場的神父:“祈禱的時候,可不可以抽菸”?神父回答“這是對神不尊敬,不行”。另一個和尚也想抽菸,他問在場的神父:“吸菸的時候,可不可以祈禱”?神父回答:“這是時刻不忘禱告,可以”。】
為什麼相同的意義可以帶來不同的結果,主要就是兩個和尚思考的邏輯不同。
前者優先考慮了自己的需求,沒有思考對方的立場而不被理解;後者首先考慮對方的立場,才滿足自己的需求,從而被理解。
遺憾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屬於前者。
上上個月底,因為家裡有兩張電影券即將過期,我的愛人對我說:“電影券還有3天就過期了,這幾天我們約個時間去看吧。”
對我來說,月底也是年底,正是最忙的時候,但是也不想破壞她的雅興。
“今晚我估計得加班,可能安排不過來,明後天再看下”,我說。順便因為繁忙的工作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2個晚上,雖然沒在公司加班,但到家吃完飯後,就坐在電腦前繼續沒完成的工作。我以為,沒提前約她看電影,她應該就知道我沒空,而且我下班後的忙碌,她應該也都看在眼裡。
到了最後一天,她突然對我說:“你知不知道我等這場電影等了你三天,就算真的忙,就不能提前說一下?”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吃驚:“為什麼她不能理解我的忙碌”。
後來才發現,我以為在她面前忙碌的資訊傳遞,在對方眼裡只是對她的不在乎。
因為這個資訊傳遞是我以為的方式,我只是把這個資訊傳遞出去了,並沒有考慮到對方是否可以接受。
就像教一年級的小朋友做數學題,你確和人家講方程式的解法。
你沒錯,但是你忽視了需求物件。
所以,回到我們的題目,為什麼我們會經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
因為我們習慣性以自我為視角去看問題,去處理事情。每個人的經歷是不同的,成長環境也不同。
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可能連豬都沒見過,你和他們聊天說起自己小時候豬從豬圈跑出來時看到它熟練地遊過一條大河的經歷,他們根本無法想象。
我們總是自說自話,說得再多、再漂亮,那都是自己以為的。
我們得想想溝通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想法麼。
或者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想想自己無法理解別人的時候,是不是也覺得別人只是在自我感覺良好,根本就沒有說到自己的痛點。
所以,要想自己社交關係好,職場關係也融洽,溝通交流時謹記“使用者視角”的重要性。才能讓對方感同身受,讓你短暫地成為對方的“知己”,你們才能開始下一段的故事。
#有效溝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