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倉央嘉措

談起《色戒》,大家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的是湯唯和梁朝偉的間諜愛情片。另一部《色戒》拍攝於更早些的2001年,就鮮為人知了。

這是一部法國導演歷時七年,在清澈寧靜的喜馬拉雅山下拍攝的有關宗教和情愛的電影。這部電影因為鍾麗緹的大膽出演,具有一些情色的鏡頭,因而很長一段時間成為禁片。

其實,這是一部難得的探索佛教經義的作品。電影所要表達的是修行和慾望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也即“有求皆苦,無求即樂”。不過說起來簡單,參悟卻很難。

就像西藏六世活佛倉央嘉措,雖是西藏黃教的領袖,卻始終擺脫不了俗世的羈絆。他那首著名的詩歌這樣寫道:“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傳說記載,他一到晚上就會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再後來,竟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色戒》講述了一個僧侶達西與農家少女芭瑪之間的情慾故事。並將觸角延伸到人性、命運和悟道等多個方面,利用多個隱喻引起我們對於因果、無常、幻滅等等人生常態的思考。

一、身在修行,心在俗世的達西,折射出人類慾望的難以抵抗

什麼比較重要,是滿足一千個慾望,還是戰勝一個?----《色戒》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對佛法具有很高天分的僧人達西,在山洞中閉關修行三年後,達西重新回到了寺廟。

在一次跟隨師父阿普到農場主家做法事的時候,達西遇到了農場主的女兒芭瑪。從此,他對芭瑪念念不忘。

師傅阿普看出了弟子的心神不寧,對他進行了勸誡。給他看了一本春宮圖,正面活色生香,背面骷髏白骨,想以此點醒達西。

紅粉骷髏的典故取自文殊菩薩,他曾經變成美女去考驗一個僧人,僧人面對誘惑的時候,把美女想象成一堆枯骨。但是仍然禁受不住誘惑,僧人只好逃走。文殊菩薩告訴他,他的心中還有美與醜的概念,所以修行得還不夠徹底。如果執著於自己的感覺,虛幻的感覺就成了真的。

類似的情景出現在《紅樓夢》中,賈瑞見到王熙鳳,淫念頓起。卻被看出端倪的王熙鳳戲弄了兩次,導致賈瑞深受風寒,重病不起。此時,一個路過的道人給了他一面鏡子,鏡子正面是王熙鳳的曼妙身姿,背面卻是一個骷髏。意在提醒他美女骷髏,終究是虛幻。無奈沉迷其中之人無法悟透這個道理,賈瑞無法從心的迷宮中解脫出來,一命嗚呼。

達西也如同賈瑞,深陷執念無法自拔,他說,佛祖釋迦摩尼在參悟之前,便已經擁有了一切,財富、地位、妻兒、人們的愛戴......因為他經歷過這些,才能夠放棄一切,終成菩提。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不知道人世的滋味,如何能夠知道應該放棄還是應該擁有?

達西執意回到塵世,他找到芭瑪,兩人結婚生子,過上了人世間溫暖的日子。

走進塵世的達西非常入戲。他會為了食物的多少,與他人爭鬥。他會因為稻田被燒燬,而對他人進行猜忌。他會趁芭瑪不在家的時候,接受美豔的印度女人的誘惑......人類的慾望林林總總,他無法剋制一個慾望,就禁受不住千百個氾濫成災的慾望的挑戰。

那麼到底是哪一種更好?滿足一千種慾望?還是克服其中僅僅的一種?

達西想起師傅阿普說過的話,他在塵世間迷茫了。他又嚮往起那個禁慾的寺廟,於是在一個夜晚,他穿上僧袍,悄悄地離開了。

二、身在俗世,心卻通透的芭瑪,告訴我們佛只存在於人心

怎樣令一滴水不幹枯?讓它流入大海。----《色戒》

芭瑪只是高原村莊的一個平凡女子,遵循自然而然的生存法則,滿足於當前的生活。她雖然沒有經過任何修行和教導,卻內心通透豁達,比達西更有大智慧。

她在看到達西從寺廟中逃出,來接近她時,她說道:”你可別說是為我而來的。” 她一眼就看出達西是為了自己的慾望而還俗,只是為了他自己,並不是為了她。

儘管這樣,芭瑪還是跟隨內心的情感,愛就是愛。不扭捏,不做作,順從內心的召喚,坦然面對命運的安排。她並不執著於自己得到了什麼,也不是一個消極的命運接受者。而是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並不逃避,也不抱怨。

她會接受達西的愛,只因為她也愛著他。她會淡定地面對族人的責難,因為這些都是她應該承受的後果。她會在教育孩子時,讓任性的孩子自己感受屋外的寒冷,而不是強迫他穿衣。她還會在達西離開時,追到河邊給他送去包裹,並不強求他留在身邊。

芭瑪在河邊遇到逃走的達西時,她說道:“達西,若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慾一樣強烈,你可成佛,在今生,這副身軀!”

達西大哭,又想跟著芭瑪回去。芭瑪卻轉身就走,留下達西一個人,面對著湛藍的天空。

相對於達西,芭瑪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對命運理解得太透徹,所以能夠平靜地接受一切。或許這樣才更接近了佛,佛不僅僅在廟宇中,佛更在萬事萬物中,在人的一呼一吸間。順其自然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坦然地面對塵世中的喜怒哀樂,就是修行所能領悟的所在。

達西離開寺廟時,曾經看到一塊刻字的石頭,上面寫著:”怎樣令一滴水不幹涸?” 芭瑪的所作所為就給出了答案:“讓它流入大海。” 水流入大海是無法避免的,迴歸本性、迴歸自然就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三、結束語

《色戒》用情色解說宗教,竟然絲毫沒有褻瀆的感覺,反而能夠體會到一種純淨的悲憫。

達西是個無法窺破修行真諦的修行者。他執著地想抓住自己的每一個慾望,卻終究讓自己糾纏其中,做了慾望的俘虜。

生長在自然中的芭瑪,卻有一個純淨的心。坦然面對一切,不圍堵、不壓制、不逃避。就像大禹治水,讓水流順著它應該流去的方向進行疏導。才能讓自己活得坦蕩和通透。

佛法本就是入世之法,並非出世之法。大隱隱於市,於修行之人而言,鬧市中修行和寺廟中修行並無二致,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一切在於自己的內心。

---END---

1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巾幗不讓鬚眉”,人類在探索宇宙中,女性創造的9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