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他州是摩門教的中心,當地居民大部分都是摩門教。
摩門教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教徒大部分家庭有很多孩子。
多少是多呢?四五個算少的,十個很常見,十幾個我也見過。
我們之前說感恩節在美國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好多猶他的家庭感恩節晚餐不在家裡吃,因為人多地方小(其實美國的房子已經很大了)。
因為一家十個娃,娃每家再生十個,照這個速度。。。。
所以呢,人多得家裡裝不下,他們要:租!教!堂!
1
摩門教在美國社會算是比較獨特的存在吧。其他地方會覺得他們有點怪怪的。
但其實他們人都超級好。可能是因為有些比較不同尋常的理念吧。
多生娃就是其中之一。
我從來沒有讀過摩門經。(但是我家裡有,中文英文全都有,是不同的摩門朋友送的禮物)
具體是怎樣的理念讓他們多生娃我還真是不瞭解。
但是!
我覺得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們不準用任何外在的東西影響控制身體(生病吃藥除外哈)。
我問過一個摩門教的同學能不能避孕(姐就是這麼耿直)。
他說自然的方式(比如算日期)可以,藉助藥物或其他工具的就不行了。
他們還不能攝入咖啡因,也是這個原因。
我在猶他時聽說另外一個城市有一所摩門教辦的大學,學校餐廳不但沒有咖啡和茶,連可樂和百事都沒有。。。就是因為咖啡因
剛剛我又搜了一下,發現2017年他們開始供應含咖啡因的蘇打(還是沒有茶和咖啡哦),這事兒還上了新聞
好吧,我承認我扯遠了。
我和Luke爸在猶他州五年多的生活中接觸了無數當地家庭。
雖然當時還沒有Luke,但從和這些家庭的相處中我看到了一些多娃家庭的生存法則,對我後來帶娃雞娃也是有很大幫助。
2
獎勵機制
八九年前吧,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博士同學J請我去他家做客。
Luke爸媽學校的橄欖球場
J家裡有四個孩子,個個都彬彬有禮,和我想象中的熊孩子不一樣。
J給我看了他家的小黑板,專門記錄每個孩子得到的獎勵幣數量。
所謂的獎勵幣,是他發明出來的一種貨幣。
孩子如果有特別好的表現會得到獎勵幣。
之所以不用貨幣,是因為小孩子,尤其是年紀小的,對貨幣沒有概念。
他們也有一張獎勵幣兌換圖,說明不同數量獎勵幣可以兌換的不同獎勵。
比如說,三個獎勵幣可以換一個冰淇淋。五個獎勵幣可以換一次全家的披薩餐。八個獎勵幣可以換一次看電影。
J說他有的孩子有一兩個馬上就換了,有的攢著好幾個一次換大禮。
J也並不會管孩子什麼時候換,他說這個就跟管錢一樣,讓他們自己去實踐,漸漸的就會形成管理的觀念。
我覺得這可不是一般的厲害呀。
我家Luke三歲左右吧,我們也給建立了一個相似的系統。
可以用“小星星”換獎勵。
前幾天Luke斥巨資把所有小星星換了一個魔力沙盒子套裝。
令人感動的是,Luke慷慨的在老母親生日之際花一個小星星送了一個氣球給我。
懲罰一步到位
說完獎勵,我們來說說懲罰。
當時我家鄰居有三個男孩兒,最大的五歲。
那天我們兩家一起吃飯,吃完孩子們來我家玩遊戲機。
到八點多吧,孩子們該回家睡覺了。
老大沒玩夠賴著不想走,三歲的老二哭了起來。(老三太小還不會鬧)
爸媽開始是溫柔的說,後來硬拉走他們。
走的時候還一直跟我們道歉,說不好意思沒有管好孩子。
我還有點心疼孩子呢,哭的太可憐了。
猶他州家裡的後院
過了兩三週他們又來我家玩遊戲。
到了八點,爸爸說:已經八點了。
還沒有提回家的事,只見老大扔下游戲機手柄拔腿就朝門外跑去,老二見狀立馬跟上。
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十秒。
我馬上驚呆了。天吶,孩子們上次回家經歷了什麼。。。。
其實我應該問問鄰居用了什麼方法的,太神奇了。
可是我給忘了,當時沒有娃這方面神經不敏感
中二時期的Luke媽
全家統一標準
還是說回J家。
他跟我說家裡有一些規定都是給全家執行的。不止是對所有孩子,而且對爸爸媽媽也一樣。
那天我去他家吃飯,一個小點的孩子要自己盛飯。
J說:你確定要自己盛飯嗎?
孩子:Rachel(她姐姐)就是自己盛飯。
J:自己盛飯就要全部吃完。Rachel自己盛了飯,但是她今天沒有全部吃完的話明天就不能自己盛飯了。爸爸媽媽也是一樣。你如果讓爸爸給你盛飯可以不用全部吃完。
孩子想了想,還是要自己盛。
J答應了,但是小娃放在碟子裡不少飯菜。
估計明兒要哭了
家務從小做起
這個並不意外吧。
家裡人多事情就多。孩子很小就給家裡幫忙了。
摩門教家庭讓孩子做家務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我一個同學S從愛達荷州長大。
愛達荷州和猶他州接壤,也有很多摩門教徒。
這個S有十一個兄弟姐妹,就是說他家這一輩十二個孩子。
愛達荷州是美國的土豆之鄉,家家戶戶種土豆。
S從小幫家裡的農村幹活兒,九歲左右就能開挖掘機挖土豆了。
我真是驚的下巴都快掉了。這麼小操作重型機器,法律允許嗎
。。。
我家Luke估計到不了這個高度,不過一般的家務也是會幫忙的,比如掛衣服,掃地,澆花什麼的。
從小管錢
剛才故事裡的S同學從小幫家裡幹活兒,爸媽也會按照勞動給相應的報酬。
這個報酬是實打實的錢,和之前提到的獎勵不是一回事兒。
錢也不是買玩具的零花錢,S開始買了好多有的沒的,後來才知道自己的生活用品(上學的文具)也要用報酬買。
後來哥哥姐姐會提醒他要先買生活必需品,比如每年要買新的內衣等等
總體來說他們還是對自己的收入有完全的支配權。
S說他開始不會計劃,後來哥哥姐姐幫忙他很快就對自己的“財務”有了管理和計劃的概念。
Luke雖然還小,但我也漸漸的培養他這方面的概念。
比如他想要哪個東西,我會跟他說需要多少個小星星才能買。
Luke幫媽媽收襪子
而且他也知道小星星需要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爸爸媽媽的錢也是工作所得。
哥哥姐姐來帶娃
S跟我說他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的時間不多。
他沒有怨過爸爸媽媽,反而覺得獲得很多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感情很幸運。
他小時候的功課是哥哥姐姐教的,買東西也是哥哥姐姐帶著。
有一次我去那個三個男娃的鄰居家商量吃飯的事。
按了門鈴後五歲的老大給我開門。
我說我要問你媽媽點事情,他告訴我:媽媽去收拾我家的車了。媽媽不在家我就負責管他們。我去找媽媽兩個弟弟就沒人管了,你能不能晚點再來。
他那認真負責的表情太可愛了。
我覺得溫暖,也有點心疼呢。
語言從小抓
摩門教徒成年後都要離開家去傳教。有的在美國本土,有的在國外。
最近幾年,他們研究出了新的學習模式。有很多雙語學校覆蓋小學初中和高中。
所謂雙語,可不是一段英文裡夾一句外語。我之前看過“雙語”課,太坑人了,全程中文加幾個英文單詞也敢叫雙語。。。。
猶他州的雙語學校是每天上下午分別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來教所有課程。
這樣好幾年下來語言自然可以熟練掌握。
高中畢業就省的學語言直接去傳教了。
我在教Luke語言方面也是受到他們一些啟發。
下次找機會跟你們展開說
再給大家講個好玩的,因為他們的傳教範圍是全世界,所以需要掌握各種語言。
去鹽湖城的摩門大教堂參觀時,經常會有教徒主動過來聊天。
據說只要你說出你的母語,他們立即就能找一個說這種語言的人過來和你繼續講宗教。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家有本中文的摩門經。
3
我和Luke爸已經從猶他州搬出來六七年了。
不管其他人怎麼評價,那裡的人給了我和Luke爸很多有趣的和溫暖的回憶。
我和Luke爸經常會給Luke講猶他的事情。
Luke很期待到猶他去玩雪。
今年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就帶著Luke回猶他“探親”了。希望明年可以實現!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