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01

然而,現實卻把她帶到了很不一樣的矛盾世界 —— 22 歲時,她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

醫生直接了當地告訴她和她的父母,白血病患者僅有 35% 的機率存活下去。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就突然患了這麼嚴重的癌症?幾乎一夜之間,她失去了工作、房子、自由…… 以及曾經夢想的生活。迎接她的,是病號 5624。

在接下來的 4 年時間裡,她做了化療,骨髓移植。醫院成為了她的第二個家,慢慢地,她開始接受現實 —— 自己患了癌症,只有 35% 機率活下去的癌症。。

她變得習慣了,習慣了每天都會見到的醫生護士,習慣了病房的沉寂氛圍,習慣了消毒水刺鼻的味道。

有趣的是,在變得習慣之後,她開始流利地說著一堆複雜的醫學名詞,開始與其他年紀相仿的癌症患者交朋友。她收集了很多假髮,粉色的、藍色的……

甚至,她開始寫部落格,叫做《生命·摧毀》(Life, Interrupted),記錄醫院生活。慢慢地,部落格成為了專欄,這讓她一度想要放棄成為戰地記者的夢想。

時間悄然流淌,Jaouad 好像完全忘記了自己身患白血病。然而,或許死神不忍心帶走這位可愛的姑娘,最終她沒有死去,而是那幸運的 35%,成功地存活了下來,治好了癌症。

你現在是不是很想知道經歷過死亡的 Jaouad,會有怎樣的改變與感悟?畢竟,這是我們一貫的看法,感受死亡會帶來巨大改變。

她在 TED 上演講時是這麼說的:

“我離開醫院後,對自己更加了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現在,每天日出時,我會喝一大杯芹菜汁。然後,做一個半小時瑜伽。接下來,我會在一張紙上寫下令我感激的 50 件事。最後,把這張紙折成紙鶴,從窗戶飛出去。”

“Oh, Come On!你們真的相信嗎?” 她話鋒一轉,“我根本不會做上述的任何事!”

沒有大徹大悟,而是百般迷茫。實際上,她感激與病魔作鬥爭的時光,感啟用下來。但是,活下來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生活還要繼續。

恐怖的是,生活要怎樣繼續呢?

之前,我的人生目標是活著。現在呢?我不確定。

02 有目標,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最難忍受的,或許便是不確定的事情,例如不確定面試是否成功,不確定答辯後能否順利畢業,不確定自己會不會生病……

這些不確定的事情,令人焦慮抓狂。

例如,治癒癌症後的 Jaouad,面對著關係變淡的男友,面對著已經動搖的夢想,面對著自己家寂靜的房間,她開始不確定未來的路要怎樣走,不確定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Jaouad 坦言,“我的癌症經歷中最難的,是癌症被治好後的時光。有的時候,我特別懷念生病的時候”。

相反,在她接受自己患上了一種極難治癒的癌症後,我們可以發現,她的生活變得有條不紊:寫部落格,帶假髮,學習醫學名詞……

why?

因為,那是一種確定感。

更加重要的是,確定感能夠給我們帶來目標。

不確定感讓我們的人生只有一件事 —— 等待結果。但當確定感出現後,即使是一種負面的確定感,例如患了癌症,也會讓我們的人生因為出現了目標,而有更多的可能,可能去想辦法治療癌症,可能去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總之,不會再繼續卡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患病上。

這聽起來有些殘忍,但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的心理免疫系統(Psychological Immune System)在發揮作用。

來自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Daniel Gilbert 曾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無論是選舉的輸贏、伴侶的得失、晉升與否、考試成敗等等,對我們影響的嚴重程度與時間長短,都比我們想象的要少得多。[1]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在面臨糟糕的事情時痛苦不堪,但當痛苦來臨後,我們反而會通過心理免疫系統 —— 一個無意識的認知過程,來改變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讓自己感覺生活更加美好。

你可以把這種免疫系統看作自我安慰,看作樂觀。它會在無意識中起作用,讓你更能面對生活的苦難。

例如,Gilbert 教授曾調查過兩類人:中了 500 萬頭獎 vs. 意外車禍導致截肢。在事情發生 1 年後,是否前者的幸福感比後者更高呢?

結果令人震驚,並不會。

二者的幸福感沒有差異,即使出了車禍導致截肢,也會慢慢地迴歸生活,感受幸福。就像 Jaouad 那樣,在確定自己真的患上癌症後,變得習慣了,並能夠開始正常的生活。

總而言之,我們會傾向於誇大想象的事情,無論這種事情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換句話說,當想象的目標得以實現後,我們會發現沒有那麼壞,但也沒有那麼好。

現在,在新冠肺炎的蔓延下,我們宅在家的普通人,會特別盼望疫情早些結束,這樣就可以迴歸正常生活。

特別是最近,微博上也出現了一些類似的話題,例如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有人想喝奶茶、吃火鍋,有人想踢足球、做運動……

這些,都是很美好的期待。

但問題是,疫情過後我們或許並非會像想象中那樣幸福快樂,平淡普通永遠都是生活的常態。就像 Jaouad 那樣,經歷過死亡,仍然會迷茫。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完全可以在現在,期待每一天的生活;在此時此刻,建立一些小目標,讓自己過得幸福一些。

畢竟,你不會因為實現目標而永遠幸福。幸福的祕訣是,一直有所期待。

03 心理學的 “AI 黑科技”:對生活的期待與掌控

心理學中有一種 “AI 黑科技”,能夠通過一些簡單的小事情,讓我們感到幸福。

這裡的 “AI” 並非我們日常說的人工智慧。其中的 A 指的便是 Anticipation:期待、預計;而 I 則指的是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內在控制,也就是我們自己對生活中種種事物的掌控。

有所期待很重要,而且在你熟練做到 A 的過程中,你也能逐漸培養起 I 這項技能。

從現在開始,你每天早上起床後,都可以有一個小小的期待。

這份期待可以是很簡單的、那些不出意外就肯定會發生的好事:比如,在抖音上學習了新的美食,今天就可以親自掌廚了;在追的劇已經出了最新一集午休的時候就可以看起來了,之類的。

如果沒有這些既定的期待,我們更要學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值得我們去期待的小目標。

這裡的要領是:這份期待,不僅僅是會讓你開心和興奮的,更是你有自主控制權的。

我再拿這次疫情舉個例子,現在我們要老實待在家裡,儘量不出門,而且外面很多店面都關閉了,如果你早上起來的期待是出去和朋友吃火鍋、喝奶茶,那無疑是難以實現的,最終只會換來失望。

我可以期待的永遠是自己能掌控、有資格期待的東西:

“把這篇文章寫完,無論疫情情況如何,都要跟讀者們分享提升幸福感的小祕籍~ 文章發完之後,我可以獎勵自己去刷會兒最喜歡的劇(來自線上辦公的摸魚)”。

所以,如果你今天需要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並交給領導、或是要給自己做份模考卷作為一項重要考試的分數預估,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制定為 “如果領導滿意就怎樣怎樣” “如果模考分數達到多少就怎樣怎樣”,而是認真完成了工作、盡全力完成了模考、自己的努力已經值得肯定了。

久而久之,你會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你會期待自己能把至少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做好、也會期待完成任務後自己應得的犒賞 —— 這就是通過 A 來養成 I 的最佳途徑。

哪怕完成的工作領導不看好、努力學習後成績的提高和自己的付出也未必成正比,但我們也可以通過調整 A(比如 “把錯題中失分最多的 3 個做出來,晚上就給自己加個雞腿”),來進一步緊緊把 I 握在手心。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確定,但我們依舊可以給自己一些控制感。

其實,有太多的心理研究表明,期待 anticipation + 這份期待給你帶來的對生活的自我掌控感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不僅可以提升幸福感,還能提升自尊、自信等一系列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生命力。[2,3]

有句誰都會用來鼓舞別人和自己的話,叫做:“太陽每天都會升起”。這話是沒什麼毛病,但我認為比這句話更有力量的一種表達是:

“我對明天將會升起的太陽,充滿期待。”

寫在最後

還記得文章開頭處的 Jaouad 嗎?

在治癒白血病後,她想要活下去的這一目標已經實現,卻突然對充滿不確定的生活愈發迷茫。

為了看到人生的方向,她帶上唯一肯定不會拒絕她的朋友 —— 一條狗,開始了旅行,見那些在網路上認識的陌生人,有教授、有小女孩,甚至還有監獄裡的死囚。

在不斷與他人產生連線後,Jaouad 彷彿知道自己更加期待遇到什麼,期待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

我們的生活總有被打亂的時刻,但仍然要有所期待,期待此時此刻。同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小事兒,在不確定的生活中,給予自己一些掌控感,讓自己開心、幸福。

如果此時的你,因為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而陷入迷茫,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請儘可能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一份小期待。

當然了,你也可以做一些看起來 “幾乎不會錯的事情”,例如學生好好學習,員工在家辦公做做業績…… 這些事情,平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了,幾乎不會錯,此時也可以不錯過。

祝福你,

我的朋友,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大叔參考的文獻資料:

[1] Dan Gilbert (2004).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iness (TED Video).

[2] Fazey, D. M., & Fazey, J. A. (2001). 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in learning: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 motivation and locus of control in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6(3), 345-361.

[3] Roddenberry, A., & Renk, K. (2010). Locus of control and self-efficacy: potential mediators of stress, illness, and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in college students.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41(4), 353-37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老虎哈桑無愧名將稱號,率軍贏得硬碰硬之戰,重創土耳其坦克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