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特別火的動畫,叫天竺鼠車車,不知大家看了沒,動畫的主角是幾隻天竺鼠,也就是常說的“荷蘭豬”“豚鼠”,整部動畫無論是造型還是配音上,都高度還原了天竺鼠的特徵,妥妥的治癒系萌物。
天竺鼠名字裡雖然有“鼠”字,但它不是鼠類,而是豪豬亞目豚鼠科的成員。與它的情況類似,袋鼠家族中的短尾矮袋鼠也叫“鼠”而不是鼠,卻跟天竺鼠一樣可愛。
短尾矮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幾座小島上,面積大約19平方公里的洛特尼斯島是它們為數不多的棲息地之一,島上那些灌木叢就是它們的家。
不像自己的大多數親戚,比如個子1米多的紅袋鼠、灰袋鼠,短尾矮袋鼠的個頭只有貓咪那麼大,平均身長不到60釐米、體重不到10斤。它們也不像“親戚們”那樣要麼變身拳擊手,要麼蹦起來就是個飛腿。
短尾矮袋鼠大部分時候都很平和,也不怕人,經常頂著圓腦袋、豎著圓耳朵、吸著圓鼻頭、睜著圓眼睛靠近人類,而且面帶微笑。
短尾矮袋鼠天生嘴角上揚,因此看起來好像時刻笑臉相迎。事實上,對於短尾矮袋鼠,開心可能是由內而外的,因為它們生息繁衍的洛特尼斯島上,沒有貓。
家貓雖然曾經被引入過洛特尼斯島,但是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為了維持島嶼上的生態平衡並保護本土物種,當地就開始了滅貓的行動,從2000年至今,洛特尼斯島上都沒有見到野貓的身影了。
雖然還要面對狐狸、野狗等天敵,但是少了貓這個捕獵手,對短尾矮袋鼠來說無疑是個值得高興的事兒。
然而,短尾矮袋鼠還是面臨著一些生存問題,也因此被澳大利亞列為了瀕危動物。這一方面是由於島嶼生存環境讓種群很脆弱,另一方面也跟它們受到驚嚇時,袋中的後代很難存活有關。
短尾矮袋鼠每年可以生產兩次,每次產下一個幼崽,幼崽需要在母親的育兒袋裡生活7個月左右,這期間,當雌性短尾矮袋鼠遭到捕食時,它通常不會發起反擊而是“走為上策”,或許是因為慌張,亦或者單純是為了保命,雌性短尾矮袋鼠會將育兒袋中的幼崽被動或主動地丟出,自己取得了生機,但是幼崽就會淪為捕食者的一餐。
與此同時,隨著短尾矮袋鼠為更多人所知,跑到洛特尼斯島上與它合影、餵食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也讓短尾矮袋鼠的生活習性發生了一些改變,有的不利於它們的健康。為了保護短尾矮袋鼠,澳大利亞做出了很多規定,比如不得擅自觸碰、餵食短尾矮袋鼠,更不允許將短尾矮袋鼠當作寵物飼養等等。
最後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天竺鼠、短尾矮袋鼠這樣的動物會讓人覺得很萌。
1943年,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洛倫茨就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幼年時期需要長時間照顧的物種,都會有圓眼、圓臉、毛茸茸等特徵,他將之稱為“嬰兒圖式”,但那時,康拉德並沒有證明這幾種特徵究竟會對人產生什麼影響。
後來神經科學家的持續研究發現,首先“嬰兒圖式”會刺激人們分泌多巴胺,讓人開心並持續渴望愉悅的感覺;其次,這些體型小又毛茸茸的動物會激發人的共情能力,想要去關愛、呵護它們,並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