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盼望著,盼望著,

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今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一個節氣——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聲問候,

也是新一年的第一次律動。

在這個暖意漸濃的時節,

家長別忘了給孩子講這些知識哦~

講一講立春的由來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歲節、歲首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是新歲的起點,是一個輪迴的開始。

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立春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那時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令,到了西漢時期,才有二十四節氣。

在漢代前曆法曾多次變革,那時曾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定為春節,意思春天從此開始。這種叫法曾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1913年,國民政府正式下發檔案,明確每年正月初一為春節。此後立春僅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存在。

說一說立春的“三候”

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可以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意味著寒冬已經過去了,

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蜇蟲始振

立春五日後,

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

三候魚陟負冰

河裡的冰開始融化,

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

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聊一聊立春的習俗

立春是一個民俗節日,有很多的習俗,重要的拜神祭祀、納福祈年,以及迎春和農耕的慶典都會安排在這一日。

一迎春歸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來。

二咬春香

立春這一天,中國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風俗又有不同的表現,在南方則流行吃春捲。立春吃春餅,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蘿蔔則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三踏春色

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

四鞭春牛

又稱“打春",是以“鞭打春牛”來“催農耕作”。春牛有紙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紅絲綢纏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為"打春牛",意為打走春牛的懶惰,督促人們在春回大地之際,趕緊耕種。

唱一唱立春的兒歌和諺語

諺語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而且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孩子一起唱唱關於立春的諺語,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吧!

諺語:《立春》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春寒雨颼颼,夏寒雨斷流。

兒歌:《立春》

立春了,立春了,南風吹,雪化了,小鴨子,嘎嘎樂,跳進河裡洗個澡。

做一做春天的手工

收到春天發出的訊號,蝸牛從殼裡探出了腦袋,好奇地打量著外面的世界。寒假在家,家長不妨藉助這一節日契機,陪孩子做做春天的手工,把春天請進家裡吧~

春天花兒開

材料用紙、皺紋紙、記號筆、固體膠棒、油畫棒。

1.將不同顏色的皺紋紙搓成細細的紙繩。

2.用固體膠棒在花朵的輪廓內均勻塗滿。

3.沿著花心、花瓣、葉子的輪廓,按由外到內的順序用紙繩邊環繞邊貼上。

4.用油畫棒添畫背景,豐富畫面。

可愛的蝸牛

彩泥、泥工板、火柴棒。

1.選一種顏色的彩泥將其團圓,然後搓成長條做蝸牛的身體。

2.再選另一種顏色的彩泥搓成長條,一圈一圈捲起來,做成蝸牛的殼。

3.在蝸牛頭部插上火柴棒,當成觸角和眼睛。

選自億童教育裝備研究院出品的《情境創意美術》

幫孩子做好立春的養生

春季助長:食物應多樣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此時孩子生長髮育最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強,進食量增加。在日常膳食中,要注意葷素搭配,除吃適量魚、肉、雞、蛋外,應多吃些乳、豆製品、蔬菜和水果,保證孩子的生長髮育需要,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春季防病:衛生保健要做好

俗語說“百草回芽,百病引發”,幼兒免疫能力低、抵抗力差,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家長應:

注意保暖,不要過早給孩子減少衣物。

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

提示寶貝飯前便後要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儘量不帶孩子到封閉的遊樂場所或人多的地方去遊玩;

增加戶外運動,加強鍛鍊,提高抵抗力。

春季養胃:少酸多甜

中醫認為,立春後飲食應該“省酸增甘”,因此要少給孩子吃山楂片,少喝橙汁之類的酸味食品。甜味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立春後可多給寶寶吃一點甜味食物。

立春後,草木初萌,花枝孕蕾,蓬勃的生機已經蓄力待發。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讓我們共同迎接春天,迎接那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未來!春天,你好!新年,加油!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長期居家會讓喬治兄妹心態崩掉,保姆教科書般的帶娃模式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