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青雲助力 共渡疫情#

實際上,在疫情爆發初期,日本的重視程度並不夠,更多是對中國疫情發展的追蹤和評論。但自從diamind princess郵輪事件爆發以來,整個“輿論空氣”發生了變化,對疫情從“遠觀”變成了真正的“切膚之痛”。也是從這段時間起,我每天都盯著朝日テレビ的早間評論節目《羽鳥慎一morning show》,關注日本的情勢發展和輿論走向的變化。今天日本的感染總數已經突破了250人,不少媒體也從“新局面”一次評論當前的狀況。

郵輪事件仍是關注重點

實際上,在現有的251例中,只有三十多例是在日本本土出現的,其餘絕大多數都是在鑽石號郵輪上。因此,這幾天輿論的關注重點都在郵輪。讓外界震驚的是,確診比例不斷攀升,甚至超過了200例,這意味著船上十分之一的人都受到了感染。而隔離期還剩下一週,接下去又會發生什麼?誰也不能保證!“生命總會為自己找到出口”,就像“雪國列車”上的情景一樣,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離開船,回到外部世界。

於是,我們看到乘客與外界的某種“博弈”和“討價還價”的過程:

第一步,不少乘客開始上傳視訊到社交網路上,通過媒體發聲,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批評之詞,包括“感染風險”、“居住環境的日益惡化”等等。此後,我們看到了“成果”,乘客被允許分批次到公共區域通風換氣,但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第二步,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多,尤其是船員和檢疫官被感染,使得船上的恐慌情緒驟升,這時候的訴求就變成了簡單的兩個字:“下船!”我想,這對日本政府來說是個巨大的風險和考驗,如果由於“放人”導致感染區域擴大,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目前的“中和”方案是分批次允許檢測結果為陰性的人下船(高齡者優先),但必須居住在政府安排的住所中。

不過,雖然乘客爭取到了現在的方案,但不滿的情緒仍在積累。如果早就這樣做,人數是否會增長到200多例?這裡是否有處置不當的問題?另外,媒體也提到日本方面對疫情比較“輕慢”的態度,一些檢疫官上船時甚至沒有穿戴規範的防疫裝置,這些都是潛在的隱患。

疫情是否會衝擊到東京奧運會

日本人對於奧運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和羈絆,1964年的東京奧運代表了戰後日本的復興和國際化,我很喜歡的《東京五輪音頭》一歌就表達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氣質。因此,日本人對於2020再辦奧運具有很高期待,政府也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如果現在來東京的話,會發現工地到處都是,要麼是進行基建的整修工作,要麼是在蓋酒店,各行各業都在蓄勢待發。

因此,感染人數的迅速上升,使“東京奧運能否如期舉行”成為一個受關注的話題,否則日本經濟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綜合各方面的評論,現在普遍的關鍵是:奧運被取消或異地舉行的可能性不大,但日本所預想的“大勝利”或“大成功”可能會縮水不少。

一方面,一些大牌的運動員可能會考慮“放棄”這次奧運,尤其是一些高人氣的專案。對他們來說,可能職業聯賽才是最重要的,奧運的分量並不重。他們沒必要冒著風險過來參賽,而完全可以把奧運當做一個休整期。

另一方面,觀眾們來看比賽的意願可能會降低。而且,如果當時仍實行比較嚴格的出入境管制政策,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可能也會縮水。實際上,很多行業都希望藉著這次奧運“大賺一筆”,但能否帶來足夠的人流,能否儘快“回本”,現在看來還有不確定性。

特殊的情人節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節,但正如前文所說,不少媒體將其定位為日本疫情發展進入了“新局面”,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

第一,第一次出現了日本國內的死亡病例,患者是神奈川縣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他的兒子似乎也出現了症狀。第二,和歌山縣的一個外科醫生也確診了,但完全找不到任何與他相關的“感染路徑”。第三,東京的一位計程車司機感染了,這就意味著感染者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果然,14號晚間司機接觸過的兩個人被確診,另外還有約80個的“密切接觸者”,這個數字是非常令人恐怖的。

這三者,似乎特別能觸動日本人的敏感神經。不少評論人認為,日本潛在的感染者應該遠超現有的數字,但出於種種原因並未“把它當回事兒”。但近期,可能會有更多的人主動去醫院進行檢測,總基數的增大可能導致確診人數進一步上升。更重要的是,由於日本缺乏採取“強制手段”的可能性,這意味著他們也在“賭”,“賭”的是未來不會再有爆炸性的增長了。但,誰又能保證呢?

更大的擔心是,醫務人員和醫療用品是否有足夠的準備?由於心理上的“放鬆”心態,是否會使醫生成為潛在的“風險人員”,和歌山的醫生就是明顯案例。另外,在全球醫療用品欠缺的大背景下,日本是否有足夠的儲備?這也是能否“戰疫”成功的關鍵所在。

對華態度也是有兩極

在這次抗疫鬥爭中,我們接受了不少國家的援助,特別是日本。民間不僅給予了我們物資援助、自民黨還從每個議員的工資中抽取5000日元用作捐款。當然,最被外界吹爆的就是日本人的“詩文能力”,在援華物資上都附詩一句,表達祈福之意。可以說,這不僅是物質援助,也是精神上的關懷,對此我們都深懷感謝。

對此,我是充分理解的。一方面,日本長期就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僅從20世紀以來,東京地震、阪神地震、311地震、熊本地震等等,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給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精神都帶了巨大變化。因此,他們理解“災難”和災難中的人民,這是一種同理心。另一方面,日本近代以來受西方影響較大,特別是基於人道主義的思想,對於此類事件有特別強的敏感度和行動力。

我認為,這是日本人如何看待這次疫情的“主流”,但絕不是全部。一些日本網友在網路上也表達了不滿的情緒,發表了一些仇視的語言。這是難以避免的,我們應該以平和的情緒看待,避免引起矛盾的擴大。總體上來,這並不是主流,兩國官民還是善意以待的,等疫情過去兩國關係可能會迎來一個新的高峰。

日本的留學生們在關心些什麼?

最近這些年來,來日本讀書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在日本的華人圈也成為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我雖然已經從日本畢業,但在各個微信群中還是能感受到同學、朋友們的憂慮。

首先,就是對學業的擔憂。不少學校有所謂冬季的“集中小學期”,可以利用短時間獲得學分,這樣就可以在下學期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但因為這次疫情,不少同學返回日本的航班都被臨時取消了,不僅造成了一些經濟損失,而且“能否回到日本”都成為一個未知數。

其次,留學生心繫祖國。從這次疫情開始加重以來,就有不少留學生主動地在日本購買口罩或其他醫療,寄回國內,幫助祖國克服疫情。不過,這也有一些負面影響:第一,日本市場的反應比較敏感,一些口罩的價格上升較快;第二,華人的大量採購,導致很多日本人買不到口罩,這不可避免導致心理上出現一些不滿的情緒;第三,也不排除一些人囤積口罩,高價倒賣的現象。

日本疫情未來會怎樣?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明確表達了對日本的憂慮。他們認為中國的疫情已經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但日本未來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從網路輿論來看,民間的擔憂情緒是越來越大;而政府又缺乏進行強力動員的手段和可能性。這又回到了一開始提到的“賭”這個字上來。

最近一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疫情從日本新聞的邊邊角角開始上升為“中心地位”。這也再次體現出傳染病這種非傳統安全問題,早已超出國界的限制,已經上升為一個全球問題。處理好這一問題,必須依靠國際合作、資訊分享和責任共擔。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我們對自然的改造,傳染病問題、環境問題等會不斷冒出來。在這些危機過後,人類必須進一步深刻的反思,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思考如何建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歐洲六國遭遇襲擊,拉響一級警報!衛星雲圖顯示災難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