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職場小白”眼中,領導高高在上,掌握著自己的獎懲大權。一個好的領導,性格溫和、脾氣佳,多表揚、少批評,可以使自己在職場之中少受委屈。但在一個“職場達人”眼中,領導不只是一個裁判員,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好的領導,是那些有能力、有意願爭取更多資源與專案的人。領導是職場中離你最近的人之一,也是最熟悉你且你最熟悉的人之一。學會借力打力,能夠使領導成為你的資源,在領導的幫助下走好職場之路。

所謂領導,或許專業能力並不是最強的,但在工作經驗、組織協調能力等方面總有優勢。領導不會無緣無故成為領導,他肯定有你可以學習、借鑑的地方。領導,可以成為你職場前行最好的榜樣。

作為領導,許可權大,位置高,手握更多資源。有領導作為後盾,可以收穫更多資源,許多困惑會迎刃而解,許多困難可以變為機遇。領導可以幫助你開啟人脈圈,幫助你收穫成長,完善工作,挖掘潛力,實現職業生涯的新突破。千里馬也需遇伯樂,好員工也需領導的賞識與培養,才能出頭。選擇一個好領導,可以讓你的職場之路步步為“贏”。

當代職場,“向下負責,向上管理”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異常流行。下屬員工早已不侷限於服從領導指令的被動位置,而是要積極對領導進行管理。正向管理領導,意味著逆向管理自己,有利於與領導相互成就,共同成長。向上管理,根本目的在於支撐、幫助領導更好地完成工作,在領導更好地發揮其優勢的同時,也利於自身工作的順利開展。透過向上管理,實現與領導的相互成就,進而做好工作,促進與領導共贏關係的建立。

借力打力,讓領導成為你的資源,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或許當你初入職場之時,會認為領導一無是處,甚至是你工作路上的“絆腳石”。但當你在職場之路上越行越遠,回首望去,自己的行事風格、決策習慣之中,或多或少地都透露著領導的影子;你能力提升、職業晉升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領導的支援。

01

領導是最好的榜樣

職場小白無論在工作技能上還是人際關係上都相對稚嫩,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萎靡或膨脹的情緒中,不能自拔。迷茫之時,不免希望有一個榜樣能夠照亮自己前進的方向。專業領袖、行業精英,這些當然是不錯的人選,但大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忽略身邊還存在著一個更熟悉、更親近的人選,那就是自己的領導。職場之中,沒有比向領導學習更實用、更快、更有效的方法了。領導,正是職場之中最好的榜樣。

發掘榜樣的力量

領導是職場中離你最近的人之一,但由於能力、經驗差距,加之領導權威,常使近在眼前的領導看起來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如果你擁有一個強勢而出色的領導,不要認為他離你很遠。縱使現在的你與領導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只要將領導作為榜樣,經過不斷的努力與鍛鍊,你們之間的距離終會越來越近。

在心理學中,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人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終會變成自己嚮往的樣子。在古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是塞普勒斯一位擅長雕刻的國王,他傾注心血雕刻了一位夢中的少女,這座少女雕像最終擁有了生命,並與皮格馬利翁終成眷屬。後來,人們將這種強烈的期望變成現實的現象,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與讚美能夠創造奇蹟。皮格馬利翁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是要依賴社會或者自己尊敬、信任的人對自己的期望,刻畫自己的內心需求。於是,當你將領導作為自己的榜樣時,領導對你的期望,便成了你行動的方向;領導拼搏的路徑,便成了你職場之路的參考。榜樣的力量促使你不斷靠近領導,向領導學習,終有一天你會發現,領導不再那麼可望而不可即,甚至在某些方面,你已經比領導更加出色了。

將領導作為榜樣,要遵循一個“看”字。發現領導的能力與優勢,觀察領導“怎樣處理工作”“怎樣解決問題”“怎樣與人交往”,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在觀察與思考中,領悟“領導之所以為領導”的秘訣。同時,遵循一個“行”字。在具體行動中,對觀察與思考得到的收穫進行實踐,驗證這些經驗用在自己身上是否有效,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職場秘訣。畢竟你與領導在性格特徵、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對領導行為方式、工作技巧的照搬照抄,很可能造成嚴重的水土不服。學習領導可以幫助你開闊視野、拓展思路,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此外,將領導作為榜樣,要遵循一個“恆”字,向領導學習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對日常工作、生活的細緻觀察與思考,並在持之以恆的工作實踐中進行磨礪。草草一覽,便認為自己學會了領導之道,實際卻只是學到一點皮毛,形似而神不似。

將領導作為榜樣,向領導學習,歸根到底還是充分汲取領導的優勢,並內化為自己的特色,促進自己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可以模仿領導,但如果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按照領導的樣子去做,不僅無法學到領導的精髓,更可能招致領導的反感。可以崇拜領導,但不要因此對領導刻意討好、言聽計從。將領導作為榜樣並不能改變你下屬員工的身份,將榜樣的力量運用於日常的工作當中,透過向領導學習實現自我提升,才是最佳選擇。

向領導學習

很多職場人認為自己的領導並沒有那麼出色,甚至很多地方都不如自己做得好,不配成為自己的榜樣,其實不然。職位的高低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更多地取決於一個人的能力與經驗。領導當然不是完人,也擁有自己的不足之處,擁有自己思維、行動的慣性和侷限性。但領導之所以為領導,一定不是一無是處的,而是擁有某些突出能力的。與其盯住領導的不足之處不放,不如將領導作為榜樣,積極向領導學習,這樣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才更有價值。

向領導學習,提升專業能力。工作能力是每一個職場人的立身之本,是職場生涯中必須具備的技能。每一個崗位都擁有其自身的技能與技巧,依靠自己從無到有進行探索,往往費時費力,甚至容易步入歧途。而領導有著多年專業領域的經驗,在工作中擁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話語體系、行為正規化,洞悉諸多工作技巧,甚至行業潛規則,是一個優秀的學習物件。領導可以在工作中給予你建議與指導,在解決工作困境、走出職場迷茫期等方面提供幫助。當然,大多時候領導並不會主動將工作的經驗傾囊相授,你除了透過及時彙報工作,積極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等方式向領導求教之外,更要依靠對領導言談行事的觀察、琢磨,主動發現領導是怎樣思考、怎樣工作的,並內化為自己的工作之道。所謂“聽其言、觀其行、得其益”,便是如此。

向領導學習,培養工作熱情。熱情是事業有成者的內在驅動力,是一個職場人對自己職業認可與追求的表現。大多數領導會保有對職業的熱情,特別在創業型領導中,這種熱情尤為明顯。透過與領導的接觸與交流,不難發現其對工作的熱愛,而這種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足以激勵下屬員工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當中。對工作的熱情使領導更重視責任與擔當,在領導身上,可以學到如何平衡個人、集體、社會關係,如何對自己、組織、他人負責。對工作的熱情使領導更具面對挫折、困難的能力,領導的閱歷往往較為豐富,遇到的挫折也更多。從領導身上,可以學到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如何將困境變成機遇。

向領導學習,強化全域性意識。領導職位較高,視野也越為開闊,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於普通員工。領導職位越高,距離組織決策核心越近,對組織核心價值、目標認知越清晰。以領導為榜樣,有利於建立領導思維,不再將目光侷限於自己正在完成的工作本身,更多關注組織的目標、發展,及自身工作在組織中的位置。由此,可以使眼光更加敏銳,目標更加明確,對職場之路的定位更加清晰。較高的位置還決定了領導要更多地從宏觀著眼,觀察、思考問題,更注重對不同資源的整合能力。以領導為榜樣,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發掘、應用身邊的資源,學會運籌帷幄,最佳化資源配置,獲得整體最優解。

如果能夠學到領導者的精髓,不僅有利於把握領導的本質,讀懂領導;還有利於提升自我,為職場生涯開闢捷徑;更有利於提前瞭解如何成為一個好領導,如何管理他人,為成為領導做好準備。

02

開啟職場人脈圈

人脈是一種特殊的資本,在職場中表現出特別重要的價值。“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人的手裡,整合資源就是整合人”,從與物打交道到與人打交道,是職場發展的一般路徑。開啟人脈圈,是幫助自己迅速受到行業圈接納的一條捷徑。無論從事何種崗位,往往都需要在建立優秀人脈上投入時間與精力。而心理學研究也證明,當人們評判一個人時,往往會把群體印象投射到個人身上。因此,多找那些人緣好、位階高的人互動,對職場發展十分有益。職場小白初入職場,往往認識的人不多,站在圈外無所適從。領導是一把開啟高階人脈圈的鑰匙,幫助你在職場中走得更加順利。

將領導變成你的人脈

成功的職場人背後,往往不缺少優質人脈圈的支撐。優質人脈圈可以創造機遇,能在求職、加薪、升職等職場發展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職場之中,大多數中高階崗位都是以推薦為主的,足以看出優質人脈的重要作用。可以說,人脈是職場生涯的最強助力。

每個人的人脈圈,都始於對身邊人的挖掘、積累,再逐步拓展到更大、更高階的範圍。親人、同學、同事、領導等,都是初始人脈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人離你的距離最近,溝通成本最低,關係也最穩定,是交往價效比最高的一群人。由於熟悉和了解,這些身邊人構成的人脈圈,往往最牢固、可靠,最能為你提供切實的幫助。領導作為其中的一員,與你所從事的行業直接相連,與你的當前工作及未來發展聯絡緊密,即使在你脫離組織之後,依然可以作為無形資產發揮作用,是人脈拓展的最佳人選之一。

當然,你可能會說,即使是基礎人脈,也擁有太多選擇。更不用說在步入職場之後,一場會議、一次合作、一個論壇,都可能幫助你認識成百上千的人,領導在他們中間,似乎也沒有那麼特別。其實不然,認識不代表人脈。你的通訊錄中,可能儲存了成百上千的人名與號碼,但其中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的資源,實在有待商榷。資訊社會,使我們習慣於“結交朋友”,但大多數“朋友”只是手機中的一個號碼,久而久之甚至都忘記了他的真實身份。企業管理中,擁有一個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產品帶來80%的利潤,20%的骨幹創造80%的財富。這一理論,同樣適用於人脈圈的拓展中。結交關鍵和重要的人,將他們發展為人脈的一部分,對於優質人脈圈的建設至關重要。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清理你的人脈,就像清理你的衣櫃一樣,將不合適的衣服清出衣櫃,才能將更多新衣服放入衣櫃。”我們會結識很多人,但其中大約只有20%值得投入時間與精力,將其發展為人脈。只有不斷地認識那些能夠幫助和改變你的人,才能構建高質量的人脈圈,而領導無疑是這重要的20%之一。領導往往擁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以及為人處事的經驗,且在某些方面擁有突出的能力,值得去挖掘、去學習。同時,領導在職場關係中充當你的上級,掌握加薪、升職等大權。讓領導變成你的人脈,無疑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

職場中有句話叫“跟對人很重要”,領導是職業生涯中的一筆財富,關鍵看你能否運用得好。調查研究顯示,在公司的中高層中,有90%受到過領導的重點培養;總經理崗位以上的人中,有85%受到過領導的提攜。由此可見,領導在職場生涯中的重要性。跟對人,進而可以走對路,做對事。學會“借力”領導這個超級資源,有時比工作努力更重要。

將領導變成人脈,可以幫助你少走彎路,學到更多。當職場小白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時,往往需要一個前輩帶領你熟悉環境,幫助你迅速明確關鍵人、關鍵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領導往往充當這樣一個角色。即使你逐漸告別“職場小白”,步入“職場達人”行列,領導作為行業前輩,在經驗與能力上也往往存在勝於你之處。在領導的指導下,你能夠對行業、對人、對工作擁有更深入的認識,讓自己進步更快,收穫更多。相比於自己慢慢摸索,擁有領導的指導與支援,無疑是一條捷徑。

將領導變成人脈,可以幫助你收穫更多,走得更遠。一個優秀的領導能夠指導下屬快速成長,使你的努力成效倍增。其能將優秀的下屬從基層隊伍中挖掘出來,給予經驗、資金、平臺等方面的支援,使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能夠培養下屬對所在行業更深的認識與體會,讓下屬開闊眼界,增強體悟,職場之路走得更穩、更遠。一個優秀的領導能夠成為你職場上的“貴人”,甚至助你少奮鬥數十年。

挖掘領導背後的人脈

美國推銷大師喬·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著名的“250定律”:“每一位顧客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又不獨立。在每一位顧客身後,大約會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他身後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他身後的250名顧客。”這一理論在職場人脈圈中同樣適用,和“250定律”中的顧客一樣,領導不僅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背後也擁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以及資源豐富的人脈圈。

作為領導,越是身居高位,其人脈資源越是豐富而優質,不僅包括同行、商業夥伴,更包括相關領域的精英及專業人士。於是,將領導發展為人脈的一部分,不只意味著你結交了領導這一個人,更意味著你擁有了更多結識領導背後優質人脈資源的機會,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挖掘領導背後的人脈,勢必先與領導建立良好的關係,使領導成為你的人脈。當領導成為你的人脈之後,便有機會帶你參加一些會議、論壇,甚至邀你參加一些行業聚會,主動向你介紹一些合作伙伴,或者將你引薦給他的朋友。擁有領導這一“中間人”的幫助,不僅會使你與更多原本陌生的人建立聯絡,更會形成一種信用傳遞,“領導介紹”的身份會為你增值不少,為你人脈圈的拓展提供諸多便利。而你與領導的關係越緊密,領導越樂意將他的人脈與你共享,你的人脈資源也越豐富。

透過領導的“牽線搭橋”,你能有幸結識他身後的人脈,但這些人與你之間往往不存在信賴和親密關係,而是處於一種建立在不同圈子連線中的弱關係狀態。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弱關係,甚至將其發展為一種強關係,則是一門學問。一方面,由於處於相對弱勢,你在這段弱關係的維護中應當更加主動些,有勇氣、有策略地與其主動進行溝通、交流,多製造共同話題,深入挖掘合作的可能,深化彼此聯絡。另一方面,以真誠打動人。透過價值衡量、彼此利用建立的人脈,是不健康的,也是難以持續的。成功需要人脈,而人脈的維繫依靠真誠。正如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所言,“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這才是確立人脈關係的真諦。

努力把自己變成領導的人脈

領導是開啟職場人脈圈的一把鑰匙,但維繫人脈的核心在於你自身的價值。如果自己實力不足,即使再苦心經營,也毫無用處,甚至領導也會離你而去。真正的人脈,是建立在“有用”的基礎上的。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霍曼斯在他的“社會交換理論”中指出:任何人際關係,在本質上都是交換關係。那些能夠為我們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因此,如果你想長期讓領導作為自己的人脈,甚至挖掘其背後的人脈,便應當努力提升自身的可交換價值,把自己變成領導的人脈。

想要提升自己的可交換價值,可以從提升自身價值與放大可交換系數兩大方面進行努力。可以從特徵、背景、發展方向等維度,選擇合適的價值提升切入點及側重點,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當你能夠為領導、為組織創造更大價值時,領導自然會樂意與你建立人脈關係。同時,積極與領導構建信任關係,不追求一時一刻的等價回報,做好免費付出的準備。當你成為領導不可或缺的人,你與領導間的人脈關係自然會密切而牢固。

03

向上管理,相互成就

職場之中,管理的思維定式在於:領導向下管理,員工向上負責。職場人時常會忽視,作為員工,應當具備向上管理領導的能力。向上管理在實現對領導的正向管理的同時,也實現了對自己的逆向管理。領導與員工相互成就,在更好地發揮領導優勢的同時,促進員工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幫助領導,就是幫助自己

大多數職場人對於領導的認知都十分簡單,遇到優秀的領導就選擇“跟著幹”,若遇到不滿意的就索性離開。而大多數時候,領導都不是我們選的,而是組織選的。由於領導是受到組織信任的人,作為組織內成員,你所擁有的唯一選擇似乎就是服從。其實,還有一種選擇常常被職場人忽略,那就是向上管理,幫助發揮領導優勢,同時也是幫助自己。

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工作想要卓有成效,下屬發現併發揮領導的長處是關鍵。”幫助領導把擅長的工作做到更好,對其不擅長的工作則積極代勞,透過幫助領導,你與領導之間建立了良性的優勢互補關係,領導會更加信任你、依賴你,其擁有的資源也會自然而然向你傾斜。而在幫助領導的過程中,你也成功鍛鍊了自己。或許一開始你只是為了幫助領導,讓領導滿意,獲得領導的信任,但最終你會發現,認真負責的態度最終幫助你成長為自己滿意的樣子。幫助領導,就是幫助自己。

幫助領導,在於輔助領導制定決策。制定決策是領導重要的職能之一,但領導有時難以獨立做出決策,甚至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此時,下屬員工的輔助決策功能便體現了出來。依靠不同的視角、專業的知識、工作實踐的經驗,你的決策建議或許會令領導茅塞頓開。但應當注意,下屬員工在提供決策建議時,應當站在領導的角度,使領導感受到你的觀點是基於組織或領導的利益,而不是自身的利益,這樣他才更樂於接受。同時,下屬員工要始終站在輔助決策的位置,雖然其擁有建議權,但最終的決策權始終掌握在領導手中。

幫助領導,在於支援領導解決問題。領導也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即使這些問題通常不會主動說出口,卻不可否認是客觀存在的。要想幫助領導解決難題,首先應換位思考,瞭解領導當前最關注哪些事情,哪些難題正在或者將要對他造成困擾。聰明的下屬會主動發現領導的難題,並將其作為自己的難題,嘗試提出多套解決方案,供領導選擇最優解。如果你在提出解決方案之後,還能跟蹤執行,並將執行的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則會在提升自身做事能力的同時,更令領導刮目相看。

幫助領導,在於協助領導行使管理職能。管理是領導的基本職能之一,既包括管理人,也包括管理事。在管理人方面,下屬可以幫助領導承擔指令傳達、關係協調等工作。在管理事方面,下屬應當主動幫助領導節省時間,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對工作的過程進行及時反饋,用量化的結果把領導關注的要點一一呈現出來,使領導不僅瞭解工作的結果,更對過程中關鍵點的形成有所把握。

幫助領導,在於助力領導找補不足之處。領導也是普通人,也存在不足之處。所謂找補,就是發現領導做不到的地方,用你的長處彌補領導的短處。如果領導性格謹慎,你就要在創新力方面推他一把。如果領導比較粗線條,專注宏觀方向把握,你就要在防止疏漏、將宏觀決策落到實處等方面下功夫。助力領導找補不足之處,才能與領導實現“1+1>2”的效果。

總之,希望職場之路順遂、平坦,只依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夠的,更要透過幫助領導,實現持續、深遠的發展。管理是一個雙向的、動態的、不斷調整的過程,下屬不應該只接受、服從領導的管理,更應當主動行動起來,對領導施加影響,向上管理,相互成就。

相互成就,和諧關係的建立

職場之中,大多數領導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有些領導不僅不會為你帶來幫助,反而會阻礙你工作的推進。面對這種情況,消極的員工會得過且過,甚至索性選擇離開。但積極的員工,會從中看到機遇,透過向上管理幫助領導獲得提升,同時推動自身工作順利地開展,建立和諧的工作關係。

所謂和諧的工作關係,就是領導與下屬作為“共同體”的關係。兩者同為組織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需要相互配合、彼此協作,誰也離不開誰。由此,領導不再是高高在上,下屬也並非一味服從。下屬需要領導的培養、關注、關懷,領導也需要下屬的理解、體諒、支援,彼此之間都要做到真誠、信任,不低估對方的力量,不讓對方難堪,不使對方陷入困境。雙方必須明確彼此的職責,採用彼此都能夠接受的形式處理問題、交流看法,形成相互依賴的關係,共同推動組織工作的順利開展。

和諧的工作關係,意味著瞭解彼此的角色定位。你瞭解你的領導嗎?你瞭解真實的自己嗎?和諧關係的構建,第一步在於彼此瞭解。要讀懂你的領導,瞭解領導的性格特徵、行為習慣、管理風格、目標追求,才能明確領導的優勢與弱勢,探索與領導的相處之道,進而透過最易於接受的方式,發揮領導的長處,找補領導的不足。要讀懂自己,明確自己應當做什麼、能夠做什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才能走好職場之路。

和諧的工作關係,意味著給予彼此安全感。鼓勵、重視、薪資提升可以使員工收穫安全感,但一般職場人容易忽略,領導也需要安全感。和諧關係的構建,不僅需要領導給予員工足夠的安全感,更強調員工給予領導安全感。當員工自作主張,甚至公開與領導唱對臺戲時,領導會感覺失去了對現實狀況的控制力,進而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而要給予領導安全感,服從領導的指示、及時彙報工作程序等做法,都是不錯的選擇。

和諧的工作關係,意味著滿足彼此的期望。彼此期望,對於彼此間能力的提升擁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多數情況下,彼此間的不理解與失望,會使關係趨於惡化。員工對領導通常抱有薪資、關懷、成就等多方面的期望,而美國管理學家肖恩·貝爾則透過研究證實,領導對員工也擁有溝通、服從、支援、努力、態度、成果等多重期望。正如不同的員工對領導的期望點可能存在差異,不同領導對員工的期望點也並不相同。構建和諧的工作關係,意味著領導與員工要明確以及滿足對彼此的期望,並不斷增加期望,進而提升滿足期望的能力,實現正向迴圈。這種狀態一旦能形成,領導與員工就會成為彼此的參照,在滿足彼此的期望中相互成就。

04

做好工作,實現共贏

無論向上管理還是向下管理,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做好工作。職場之中,領導和員工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做好工作,創造良好的業績,推動組織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因此,作為員工,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幫助領導做好工作。如果你能夠把領導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領導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幫助領導創造成就,領導也必將回報你以成效。由此,形成你自己、領導、組織的多方共贏。

做好自己的工作

想要讓領導成為你的資源,勢必要贏得領導的認可;想要幫領導做好工作,勢必先做好自己的工作。當你用你的專業知識證明自己,用你的個人魅力影響他人時,你才會成為領導眼中那個值得信賴的下屬,領導才會聽取你的意見,接受你的幫助。當你能夠為領導創造價值,領導才可以給予你更多展示的機會,並回饋給你更多更優質的資源。如此,領導與下屬之間的聯絡更趨緊密,工作也會更趨高效。而這一切的起點,都在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做好自己的工作,意味著明確自己該做什麼、會做什麼、好做什麼。明確該做什麼,在於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能,清楚自己應當具備的能力、應當承擔的責任,做到有目標、不越界。明確會做什麼,在於明確自己的能力,明晰奮鬥的方向與空間。明確好做什麼,在於明確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適合的崗位及工作方式。當然,最理想的狀態莫過於自己“該做”“會做”“好做”的是同一份工作,如若不然,則須努力將該做的工作做會、做好。

做好自己的工作,意味著將工作執行到位。所謂“到位”,就是指領導對工作的滿意度達到甚至超過預期。若想將工作執行到位,便要做到了解領導的預期,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到位”兩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特別是在工作遭遇困境的時候,人們很容易產生懈怠、逃避心理。要將工作執行到位,既需要讀懂領導,又需要強化使命,更需要練好內功,最終將困境變成機遇。

做好自己的工作,意味著主動承擔更多工作。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要將工作做“好”,勢必不能被領導佈置的任務限制,而要擁有更大的追求。做好工作者以工作為本,往往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將心思投入到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上。因為渴望將工作做好,他們會主動挖掘更多對組織發展有益的事項,積極承擔更重要、更困難的工作,探索自身成長的空間。進而,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在工作中收穫成長,實現良性迴圈。

做好自己的工作,意味著對原則的堅守。做好工作者不會隨波逐流,而是有原則、有底線、有堅持。無論可以為個人帶來多大利益,危害組織發展的事情堅決不去做,觸及道德底線的事情絕對不會做,有悖專業常識的事情努力抵制做。有原則、有底線,使忠誠不會變成愚忠,服從不會變成盲目順從,更能收穫領導的信任,也能將工作完成得更好。

幫領導做好工作

幫領導做好工作,是向上管理的重要表現。同時,這也是一種“哪裡需要哪裡去”的補位行為,表現了工作中的責任與擔當,以及對組織利益的關注與負責,與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脈相承。

幫領導做好工作,意味著讀懂領導。瞭解領導的性格、風格、需要,踏準領導的節拍,才能明確領導什麼時候需要幫助、需要哪些幫助、樂於接受怎樣的幫助,才能真正幫到領導。

幫領導做好工作,意味著忠於領導。忠誠是最重要的職場品質,也是領導信任的源泉。唯有忠誠才能使領導卸下防備,將自己的短板暴露出來,接受你的幫助。當然,忠誠也需智慧,言聽計從固然是一種“忠”,卻無法將工作優質完成。

幫領導做好工作,意味著尊重領導。無論幫助領導完成多少工作,領導依舊是領導,擁有領導的職責、義務與權威。尊重領導,意味著尊重組織對領導的授權。尊重領導的決策權,不代替領導做決定;尊重領導的知情權,對工作的進度進行及時的彙報;尊重領導的代表權,不與領導爭功。

幫領導做好工作,意味著引導領導。領導之所以做領導,是因為組織的信任、授權,但他也會犯錯誤,甚至可能不夠專業。此時,你的專業與能力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引導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幫助領導走出工作中的困境。由此,也將你與領導迅速連線在一起,讓彼此進入互相信賴的階段,實現職場共贏。

實現職場共贏

向上管理不是一場你與領導之間的攻防戰,而是實現你與領導共同提升的新路徑。當你與領導都獲得提升時,整個組織的力量也會相應得到提升,組織工作得以更好開展,最終就能實現個人、領導、組織的三方共贏。當然,這種職場共贏的實現並不簡單,需要領導與下屬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領導與下屬之間的完美溝通便變得尤為重要。

尊重與溝通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對於職場共贏關係的建立也是如此。只有溝通,才能使領導與下屬彼此瞭解,在工作內容上相互配合,在工作方式上取長補短,在工作資源上共創共享,在工作成就上實現共贏。完美溝通的形成,需要領導與下屬雙方秉承積極的溝通態度,將溝通阻力最小化。如果一味地害怕領導、逃避領導,良好溝通關係將永遠無法形成。同時,需要雙方真誠地對待彼此,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主動為對方著想。試想一個一心為自身利益著想,經常令領導難堪的下屬,如何與領導建立互信,如何實現溝通?此外,在溝通中分享彼此的期望,是強化溝通關係的重要方式。開誠佈公地分享期望,有利於雙方相互瞭解,共同進步。當然,溝通關係也是需要磨合的。長時間的磨合能夠使領導與下屬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溝通方式,實現完美的溝通。

完美的溝通通常包括“傳送資訊—接收資訊—反饋資訊”三大環節。只有這三個環節都做好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其中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誤解的發生,使溝通陷入困境。在傳送環節,應當保證自己表達的內容足夠清晰、準確。例如,員工向領導彙報工作時,應先行釐清思路,找出彙報的重點、要點,並儘量採取簡明扼要的語言,量化的表述方式,使內容清晰、準確。在接收環節,應當準確理解對方資訊的內涵,抓住重點。還是以員工向領導彙報工作為例,員工在彙報工作的同時,應當認真傾聽領導提出的問題,及其對於工作的最新指示,透過領導零散的提問與指令,明確領導對現階段工作的評價,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期望。在反饋環節,應及時迴應,形成良性互動,不讓溝通成為一方的獨角戲。

完美溝通推動互信關係建立,共同推動組織工作更好、更快完成。此時,領導與下屬雖然在能力上各有千秋,地位分工上也不相同,卻可以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此時,最容易犯的錯誤莫過於因迅速成長而膨脹,認為對方的存在只是一種拖累,自己沒有對方會更有成就。所以,很多員工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便認為自己的能力遠勝於領導之上,進而選擇跳槽。跳槽有風險也有收穫,越跳越高還是徘徊不前因人而異,但不能因此否定領導給予你的幫助。職場不大,如果因自我膨脹而選擇跳槽,你將不斷在不同組織之間徘徊,失去信譽。因此,即使選擇跳槽,也要感恩領導曾經對你的付出。如果選擇留下,更應深化與領導間的互信關係,在互信中實現共贏。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我想,我大概是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