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很多朋友的理解,過去幾年在特朗普任內,中美關係出現了建交以來的嚴峻局面,美國民間對華態度也會跟著走低吧!
這件事其實要一分為二地看。第一點要說的是——
木叔記得去年有一份美國人對華形象的認知民調,對華不滿意的比率已經上升到近年來的一個高點。這點我們還是應該想辦法逐步扭轉的。
第二點要說的是——
當然更有一些理性的美國人,知道中美關係如今這樣,特朗普政府的“作用很大”,因此並不會輕易相信他們所有的表達,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
在他們看來,兩國關係整體嚴峻,不過在具體領域還是存在合作空間的。也就是說,關係的基調並非是敵手,而是競合——競爭與合作並存。
其實不只是拜登政府內部一些官員有不同於特朗普政府的這種看法,就是美國民間,也有一些人的態度與此類似。
這就會形成我們的形象在美國社會的民調中儘管有下跌,但是在一些具體事務上,美國人還是希望中美攜手。2月3日,兩家智庫——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和 “資料促成進步”組織聯合公佈的一份民調顯示,有近60%的受訪美國人,希望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對華加強合作應對。
要知道,拜登上臺後已經把氣候變化問題,當作他任內要解決的重中之重,美國已經重返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就是一個明顯跡象。
而中美是全球兩個最大的經濟體,當然也是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兩個主要國家,所以中美加強氣候變化合作應該是未來幾年的趨勢。
美國的民調所顯示的,基本和這個趨勢是相符的,也說明美國選民還是大部分比較理性,沒有因為中美關係走弱,就類似特朗普政府一樣,不願意往來甚至脫鉤。
克里
因此,木叔的判斷是——只要中美之間能夠找到合作的話題和空間,彼此之間的信任就會逐步建立,這樣中美互信增強後,有助於在除了氣候變化之外的其他問題上加強溝通和協調,會逐步讓已經走到建交40來年最低點的中美關係出現回暖和反彈勢頭。
剛才說到了克里,他曾是奧巴馬時期的國務卿,對華有很多接觸經驗。
既然中美氣候變化問題上存在合作,作為美國氣候變化大使的克,未來應該對華會有很多交流。憑藉著他的經驗和外交手段,或許會在中美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吧!
克里的這個溝通渠道,還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