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專家表示,如果境外蝗災持續肆虐,夏季蝗蟲進入中國的可能性將急劇增大,建議政府協調各地區的預防工作,進行實時監測,準備足夠的藥品和農藥噴灑裝置。

近2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正在侵害非洲東部和亞洲部分地區。據報道,當前的蝗災始於紅海附近地區,向西傳播到東非,正在吞噬衣索比亞、肯亞、索馬利亞、吉布地、厄利垂亞、蘇丹、南蘇丹、烏干達、坦尚尼亞等眾多國家的農作物;向東則通過伊朗進入南亞,已經迫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政治宿敵攜手展開抵抗蝗蟲的合作。據統計,一個規模為1平方公里的小型蝗群一天內吃掉的農作物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口糧。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部長巴赫蒂亞爾17日稱,蝗群目前已經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邊界。不少中國民眾也開始擔心:這批沙漠蝗蟲會不會繼續向東侵入中國領土、並給中國農業生產生活造成損失?

非洲:蝗蟲洗劫飢餓的大陸

“毀滅性的蝗災正在威脅數以百萬計的飢餓人口”,彭博新聞社18日報道稱,在肯亞東南部某農場,人們一大早起來敲鍋盆、吹口哨、鳴喇叭,試圖趕走蝗蟲。農婦穆索尼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祈禱,祈禱上帝將蝗蟲的嘴閉上。”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蝗蟲專家克雷斯曼對彭博社說:“如果蝗蟲在早晨進入農田,到中午就可以吃光整個農田。而土地是農民的全部生計。”

據肯亞政府統計,目前該國已經有超過7萬公頃的農田被蟲群覆蓋,每平方公里的農田能夠容納多達1.5億隻蝗蟲,平鋪面積接近250個足球場。目前肯亞境內的蝗蟲群正向烏干達和南蘇丹蔓延。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這是東非2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蝗災,16日蝗群首次在烏干達出現,烏干達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動員軍隊動用直升機協助噴灑農藥以保護農作物。據糧農組織統計,在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有超過1300萬人正因蝗災陷入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蘇丹農業和自然資源部部長謝里夫上週與糧農組織代表帕帕迦納會晤時稱,目前蝗蟲的擴散也威脅到蘇丹的糧食安全,蘇丹政府計劃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蝗蟲也正從索馬利亞境內向南蘇丹蔓延,每天的移動距離可達150公里,一天可摧毀約2500人一年的口糧。近期衣索比亞的蝗災也達到高峰,而埃塞目前只有3架用於噴灑殺蟲劑的飛機,無法滿足需要。聯合國方面稱,埃塞應對此次蝗災的資金缺口達到7600萬美元。目前,最大的蝗蟲群已經逐漸接近位於埃塞大裂谷的主要糧食產區,形勢十分嚴峻。

蝗災讓印巴暫時攜手

2月初,巴基斯坦政府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在該國多地蔓延的嚴重蝗災。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近日訪問巴基斯坦時強調,儘管該國蝗災形勢有所好轉,但是必須儘快開展工作控制蟲群,比如調動空軍力量在空中噴灑藥霧控制蟲群。屈冬玉警告稱,否則到4月蟲群規模擴大時,將造成更大的破壞。

巴赫蒂亞爾部長稱,這是巴基斯坦自1993年以來再次遭受蝗災侵擾,而今年的狀況要比1993年的蝗災更加糟糕,蝗災從該國南部信德省和東部旁遮普省出現,首次波及該國西北部的開伯爾-普什圖省。

據《環球時報》駐巴基斯坦記者了解,本次蝗災從1月中上旬開始在巴出現,已持續近一個月。不少當地農民用的是在農田裡敲鼓的辦法,試圖用噪音驅趕蟲群。巴基斯坦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助理教授拉蘇爾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言:“派飛機噴灑農藥是應對當前這種大規模蝗災的最佳辦法,但是巴基斯坦的相關資源比較有限。”

沙漠蝗蟲也使印度一些地方大面積農作物減產或絕收。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克雷斯曼上月訪問印度時,稱讚印度政府為遏制災情所做的努力。據《印度時報》2月17日報道,在受災最為嚴重的拉賈斯坦邦,當地的蝗災防控組織負責人表示,目前蝗蟲對農作物的威脅已經大幅減弱,除零星地區外,該邦災情已完全可控。

不過印度農業與農民福祉部國務部長喬達裡近日表示,預計今年6月,印度西部沙漠地區可能出現規模更大的蝗災。印度蝗災防控部門已著手防控準備,並計劃使用直升機和無人機滅蝗。印度政府官員還說,印巴也計劃於6月再次召開蝗蟲防治會議,“兩國將共同討論防災戰略,並加強相互協調”。此前,印巴兩國圍繞此次蝗災已經舉行了5次高級別會議。巴基斯坦還考慮暫時中止對印度的貿易禁運,從印度進口殺蟲劑等農藥。

為應對蝗災,印度政府制訂了總額超過12億盧比(約合1.18億元人民幣)的救助計劃。但媒體認為,這個數字“絕對不夠”補償農民的損失。

根據糧農組織最新的報告,新一輪蝗蟲遷徙已經開始,其中一些穿越阿拉伯海到達阿曼北部,並有可能繼續向巴基斯坦西南部、伊朗南部和阿曼北部蔓延。伊朗農業專家米爾說,在2019年年初第一代沙漠蝗蟲席捲伊朗之後,伊朗已經準備好與即將再次入侵該國南部的蝗蟲群“戰鬥”。

異常氣候導致蝗災氾濫

近期“綠天鵝”一詞突然風靡,與“黑天鵝”不同,“綠天鵝”指的是由於氣候原因引發的災難性破壞,它可能衝擊社會生活、經濟增長,進而引發金融市場的動盪及風險。

有報道指出,此輪蝗災可能就是一隻“綠天鵝”。“蝗災肆虐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國家地理》網站近日引用專家的話說,導致此輪災害的昆蟲名字叫“沙漠蝗蟲”,它們通常孕育在暴雨過後,在非洲和中東干旱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長時間的潮溼天氣是主要罪魁禍首。聯合國糧農組織蝗蟲觀察專案的研究表明,此輪蝗災的成因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半島降雨量增多的氣候異常現象。雨水增多為蝗蟲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蝗蟲群於次年分別向西進入東非,向東通過伊朗進入南亞,並逐步發展至今。報道說,“沙漠蝗蟲”平均壽命3個月,成蟲產卵後,在適當條件下孵化成新一代的蝗蟲,其繁殖能力能達到前一代的20倍。糧農組織專家克雷斯曼對《國家地理》網站說,蝗災最嚴重時期可能尚未到來,他擔心到6月,“沙漠蝗蟲”的數量將比現在“增加400倍”。

印度農業專家夏爾瑪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此次蝗災對印度本土的農業生產和經濟影響較大,如果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還將進一步影響孟加拉國等國,但蝗蟲不太可能跨境進入中國。他說,考慮到中印、中巴邊界的地形條件,蝗蟲經印巴向中國境內遷入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在印巴兩國肆虐的蝗蟲屬於“沙漠蝗蟲”,中國並非該物種的傳統分佈區。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澤華1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界地區是“沙漠蝗蟲”擴散區。由於青藏高原的屏障,“沙漠蝗蟲”極不可能直接遷移到中國內陸地區。他介紹說,中國境內有一千多種蝗蟲,其中包括50多種可能導致災害的蝗蟲,但中國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蝗災防治機制,建立了國家四級蝗蟲監測預警系統,以及綠色可持續的蝗蟲防控技術體系。不過他也表示,如果境外蝗災持續肆虐,夏季蝗蟲進入中國的可能性將急劇增大,建議政府協調各地區的預防工作,進行實時監測,準備足夠的藥品和農藥噴灑裝置。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上校公然放言,不懼和任何國家發生衝突!俄專家打臉:別說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