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不久,商務部發布了一份有關零食消費的報告,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零食行業的年總產值已經超過2萬億,並且預測到2020年將會接近3萬億。

看到如此龐大的數字,網友們立刻不淡定了:“我也參與過萬億級的專案啦”!

包羅永珍的零食幾乎成為人們飲食生活的“第四餐”了。

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媽媽們隨時分享著哪些是孩子可以吃、愛吃又好吃的零食,還有不少家長自己也是零食控。

1/零食也分好壞,你選對了嗎?

國內外有大量研究表明,過多或不合理攝入零食,會增加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代謝綜合徵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為人父母的初心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兒童期是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等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心甘情願地為孩子買單,但可別給他們留下健康隱患啊!

零食的定義全球還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各國和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條件下報告的零食消費率差異較大,但總體是呈快速上升趨勢的。

中國對“零食”的界定是指非正餐時間食用的各種少量食物和飲料,不包括水。

合理攝入零食可作為日常膳食的有益補充:

推薦選擇天然、新鮮、營養價值高、乾淨衛生的食物作為健康零食。

主要包括水果蔬菜、奶類、豆製品和堅果等;

而糖果、薯片、蛋糕/派類、膨化食品、蜜餞、碳酸飲料等,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則歸為“不健康”零食,只能偶爾限量食用。

學齡前兒童的胃容量較小,正餐進食量有限,不能滿足全天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因此需要安排上下午兩次加餐,零食最好在加餐同時吃。

選擇正餐中攝入不足的食物作為補充,吃零食和加餐的時間要與正餐間隔1.5-2小時,以免影響正餐的攝入。

上學後的孩子要逐漸過度到一日三餐,特別強調要吃好早餐,達到全天供能的25%-30%。

但實際上,不少學生早餐不吃或品質欠佳,僅有少數學校提供奶類加餐。

有些學生午餐也是匆匆了事,導致放學後就以各種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零食充飢。

2/這樣吃零食,孩子越吃越聰明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頒佈有關飲食教育法律《食育基本法》的國家,並於2006年就開始實施“食育推進基本計劃”。

孩子們通過食育學習可以了解健康飲食與食品安全知識,逐步掌握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

食育還可融入到日常家庭生活中,針對零食推薦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可嘗試以下方法:

調整正餐與零食加餐的能量和營養攝入

對於超重肥胖,或零食吃得過多、偏食挑食的孩子。

應先從正餐與加餐入手,調整飲食結構,使每餐攝入食物的種類、數量更加均衡,進餐時間安排更為合理。

有些孩子不吃早餐或品質欠佳,可能需要從調整作息開始改善;

學校的午餐應嚴格執行國家的《學生餐營養指南》;

下午放學後,家長應為孩子及時提供新鮮水果、鮮奶或優酪乳及小份的堅果等作為營養補充;

不要讓孩子能隨意吃到薯片、蛋糕/派、奶油餅乾、甜飲料和糖果等不健康零食。

用小餐盤碗控制食物種類和數量

很多家長特別是家中老人總是希望孩子多吃,小胖墩兒都是一口又一口吃出來的。

從健康飲食的角度考慮,用精緻的小盤小碗來盛食物更為合理。

有位103歲的營養專家,傳授她的長壽祕笈就是“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

用小盤小碗盛飯菜,並不意味著每餐都要做得很複雜,卻更容易達到膳食指南建議的每天吃12種、每週吃25種以上的食物。

孩子吃零食也最好是裝到小盤小碗裡,或者直接買小包裝的,有利於控制攝入量。

“順應”孩子選擇食物

膳食指南中推薦的“順應餵養”,強調的是“鼓勵但不強求孩子吃東西”。

本應是在嬰幼兒階段就養成的好習慣,但實際上中國家庭的父母孩子卻很少能堅持做到。

家長應多了解一些營養知識,才能為孩子優選提供健康、安全、營養、充足的食物包括零食,進而孩子再從中自主選擇吃什麼、吃多少。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尊重孩子的意願,逐步幫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順應餵養不是“由著孩子隨便吃”,而是在家長引導下的個性化選擇。

學會看食品營養標籤

零食中很多為預包裝食品,可通過看食品營養標籤,從眾多相似的產品中,一目了然地分辨出孰優孰劣,挑選更適合孩子的零食。

食品營養標籤主要包括配料表和營養素含量等資訊,是我們選擇食物的重要依據。

建議教會孩子一起看食品營養標籤,對於他們今後的健康與飲食習慣大有裨益。

孩子們很快就會成為未來零食消費的主力軍了。

別猶豫,帶上孩子去挑健康零食吧!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忍了9年,敘利亞終於爆發,在聯大上痛斥美國,出兵包圍千名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