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擴大影響,企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部分企業推行遠端辦公,繼續開展業務,參加就職活動的學生一邊戴著口罩防止感染一邊努力找工作。在呼籲民眾勤洗手防止感染的背景下,需求劇增的消毒液工廠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另一方面,訪日外國人需求急劇減少的旅遊大巴公司經營者則忙於開拓新客戶。在日本國內感染者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日本經濟新聞追蹤了各地採取的應對措施。

工程師部門所在的樓層9成以上的員工在家辦公(2月13日,東京都澀谷區的GMO網路)

白天辦公室也靜悄悄的大型IT企業GMO網路集團讓約4000名員工在家辦公,佔國內員工總數的近9成。原定從1月底開始在家辦公2周,不過在慎重談論感染狀況後,決定延長在家辦公時間。

在家辦公非但沒有對正常的工作產生影響,還出現了“與家人的交流增加”、“可以集中精力工作”等好評。目前到公司上班的員工主要為人事和總務等管理部門的人員。

該公司之所以能夠快速應對疫情,是因為在3·11日本大地震後,曾多次實施讓全部員工在家辦公的“訓練”,並確保了充足的儲備,日常就致力於“業務連續性計劃(BCP)”。宣傳部門的經理石井晴美表示,“今後還計劃向其他企業公開危機對策的經驗”。

大巴公司經營者忙於開拓新客戶

中國遊客紛紛取消出行計劃導致包租大巴閒置(2月15日,大阪府內)

在大阪府內包租大巴運營公司的停車場內,停放了很多輛旅遊大巴。最近幾年在訪日外國人需求的支撐下,日本的旅遊大巴幾乎呈滿負荷運轉的狀態。但是現在23輛大巴中,只有約5輛投入運營。

2月中旬,大巴運營公司的男性經營者為了開拓客戶前往南韓首爾。但他表示,“遊客的租車需求跨過了日本,流向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形勢嚴峻。不過,該公司依然在關注員工健康管理的同時“也會致力於開拓國內市場”。

這名經營者在拜訪了日本當地的企業和學校後表示,“雖然以前沒有這麼做過,不過反響還不錯。今後除了訪日外國人外,還將重視本地的需求”。

戴著口罩參加就職活動

在東京的就職集體說明會上,學生們戴著口罩參加(2月18日)

在東京舉行的就職說明會上,參加者被要求在會場入口使用酒精給手指消毒。身穿求職套裝的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在入口進行手部消毒。舉辦活動的就職活動支援團體表示擔心“學生的健康”,採取了防止感染新型肺炎的措施。

“如果這個時候感染了新型肺炎,將對3月報名參加就職活動產生影響。絕對不想得病”,參加說明會的一位大三學生戴著口罩說道。另外已經參加了多家企業面試的大三女生表示,“因為戴著口罩,對方記不住我的臉,很讓人頭疼。通過積極提問和回答來讓對方記住我的名字”。

訂單增至10倍 加緊增產應對需求

使用日本國內唯一一臺機器滿負荷生產融入殺菌消毒水溶液專利技術的一次性溼巾(2月)

像大號衛生紙卷一樣的無紡布塊緩緩轉動。溼巾製造企劃公司FSX的工廠連日來一直在滿負荷運轉。

從1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型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久前開始,該企業的訂單量急劇增加。一次性溼巾的出貨量比上月增加21%,加上可以清洗重複使用的型別,1天的出貨量約為27萬塊。

量產融入殺菌消毒水溶液專利技術的非一次性溼巾

FSX以融入殺菌消毒水溶液專利技術的溼巾為賣點。由於擔心來自餐飲行業的需求萎縮,該企業與新創公司共同開發出了“高附加值商品”。

2009年豬流感流行之際,某航空公司曾諮詢FSX“能否生產在機艙內使用的一次性消毒溼巾?”。這成為FSX推進開發的契機。

此次,受新型肺炎感染擴大影響,在華日企也紛紛向FSX訂貨。

另一方面,在日本最大的酒精消毒液廠商健榮製藥的鬆阪工廠,生產線上不斷生產著裝有透明液體的瓶子。該工廠連日來也每天15個小時滿負荷生產。現在,酒精消毒液的日生產量約為10萬瓶,訂單量是平時的10倍左右。

往年,該公司從9月前後開始為應對流感而增加庫存。然而2020年從1月底開始事態就發生變化。加上流感對策的出貨,庫存瞬間減少至往常的3分之1。

中國工廠停產 轉為日本國內生產

中國工廠臨時停產,基本上全部改為使用日本國內生產的布料(2月20日,大阪市西區)

在“定製西裝專賣店TUKIMURA”的店鋪,進入2月以來日本國內生產的布料擺上了店頭。一直以來,中國的受託工廠生產其所需的6成布料,但中國工廠臨時停產,開始轉為使用國內工廠生產的布料。店鋪運營商RAGAZZOTTO表示,湖北省工廠480套西裝的訂單仍未開工。

該企業的岸裕亮表示,雖然浙江的工廠已經復工,但希望“中國供貨不穩定的狀況不要再持續下去”。該公司將部分商品的縫製工廠轉到日本國內,討論今後提高國內工廠的生產比例。學生入學和入職期即將到來,現在正是西裝行業最忙碌的時期。為了確保商品供應,生產管理相關負責人被迫加緊應對。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中國抗疫之際,越南不援助且截停醫療物資,自嘗惡果30億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