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動物大體上指的是一些遠古時期曾存在過的生物,但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劃分。但是我們很清楚這類生物大多數都體型巨大,如海洋中的巨齒鯊,曾經存在過的劍齒虎、猛獁象等等,但是它們大多數因為地球環境氣候的改變,最終導致滅絕。
這些古生物或多或少會變成化石儲存下來,科學家透過古生物化石的挖掘,發現了一部分生物化石,透過推測其可能屬於鬣齒獸,由於其下頜和獅子比較相似,並且透過軟體以及一些關鍵公式的復原,它們看起來和現代的獅子比較類似,因此被稱為"非洲巨獅"(Simbakubwa kutokaafrika)。
科學家透過分析,認為這種史前動物生活在2200萬年前的非洲東部,和現代非洲獅的生活區域有交集。雖然它們被稱為“非洲巨獅”,但是在親緣關係上和獅子沒有一點關係,這類動物科學家把它們分到了鬣齒獸科之下。
鬣齒獸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有和鬣狗一樣的牙齒,下頜比較發達,可以主動獵食咬碎獵物,這一點和鬣狗非常相似。
(鬣齒獸的下頜和獅子頭骨對比)
為了說明這類史前動物的所屬,我們可以簡單地從生物學分類角度來分析一下,“非洲巨獅”屬於鬣齒獸的一種,鬣齒獸在生物學分類上是肉齒目-鬣齒獸科下所有成員的統稱,最早在41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出現,大約在1500萬年前全部滅絕。肉齒目又稱之為古食肉目,現代的大型野獸都是食肉目下的動物,共包含11科89屬250種。
大體上有這樣的關係,肉齒目動物在發展過程中逐漸的淘汰掉了中獸目以及巨豬科,但是後來卻敗給了食肉目,肉齒目下的最後一屬大約在800萬年前被食肉目所淘汰。
鬣齒獸是地球上曾經存在過非常成功的一大類哺乳動物,在其下曾經存在過數十個物種,都是猛獸,可以說是那個時代食物鏈上的頂級獵食者,類似於現代的大型貓科動物。科學家根據它們的骨骼化石分析發現,這類巨獸的體重可以達到2噸,遠遠超過現代的大型貓科動物,稱它為“遠古巨獅”毫不為過。
6500萬年前曾經統治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而導致滅絕,在它們之後哺乳動物抓住了發展演化的機會,大約用了1000萬年的時間迅速地佔據了恐龍滅絕後空出來的生態位。
在3000多萬年以前的地球上鬱鬱蔥蔥,正在迎接著恐龍滅絕後的第一次生物繁榮,那個時期地球上的植物豐盛、食草動物繁多,而鬣齒獸就是那個時代發展最好的哺乳動物之一了,它們淘汰了巨豬科,在資源絕對豐富的環境中體型也就越長越大。那個時代生活的犀牛以及大象都是鬣齒獸的獵物,很慶幸這種史前巨獸沒有生活在現代社會。
當然科學家也解釋稱鬣齒獸的體型只是一個推算復原資料,是根據貓科動物公式來計算的鬣齒獸都是頭部佔比比較大,而貓科動物就要更勻稱一些,因此說用貓科動物的公式計算鬣齒獸,體型資料上可能偏大。但無論如何,這都是體型巨大的史前動物。
但有一點需要了解,這類史前巨獸因為生存環境的因素,資源豐富食物量眾多,因此它們的捕獵能力稍弱,奔跑速度以及敏捷性等方面都比不上現代的食肉目,它們只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而已。用現代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一個道理。
當然即使這類史前動物生活在現代,人類的地位也不會被動搖。人類的發展進化史也有數百萬年,在歷史上也經歷過史前巨獸的侵襲,例如恐貓就是大型的滅絕貓科動物,它們曾以南方古猿為食,但後來它們滅絕了,南方古猿一路發展到今天的人類。
當然如果鬣齒獸生活在現代,那也是一件悲慘的事情,至少對於很多物種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