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似乎就在轉眼間,半個世紀的光陰就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了。時隔半個世紀,每當說起在陝北插隊落戶的那段生活經歷,王春光老師眼睛裡就會淚花湧動,情不自禁。特別是說起他的初戀,王老師那一聲嘆息,更是令人心生酸楚。

王春光是六七屆高中畢業生,高中畢業后街道就給他安排了工作,王春光不想去集體企業,結果就成了待業青年。1969年3月2日,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廣大北京知青一起來到了革命老區陝北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來到陝北後,王春光和十一名北京知青被分派在後高家河大隊二隊插隊落戶,他們十二名北京知青清一色男生,十二名女知青被分派在了後高家河一隊插隊落戶。這樣分配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居住,一個生產隊為知青們準備一孔窯洞就可以。

當時後高家河二隊連一孔閒置的窯洞也沒有,實在沒辦法,二隊的高隊長就把知青們安排在了牲口棚旁邊的那孔窯洞裡,讓十二名知青和飼養員高大伯擠在了一鋪土炕上。高大伯看大家睡一鋪土炕實在太擠了,他就從家裡搬來兩條長板凳,把隊裡的兩扇舊門板搭在板凳上,讓兩名知青睡在上面。知青們一天三頓飯都在那吃,那鋪土炕一天要燒三遍火,窯裡很暖和,那兩名睡門板的知青說一點都不冷。

這十二名北京知青算作一個集體戶,王春光被大家推選為集體戶小組長。知青們的一日三餐暫時由高大伯的孫女高巧巧幫忙做,隊裡一天給高巧巧記七分工。高巧巧當年十八歲,沒讀過書,長得挺好看,個子也高,還會唱信天游,知青們都很喜歡她。

高巧巧不光是負責給知青們燒炕做飯,知青們的吃菜問題也要她來解決。剛開始高隊長從他家端來了一盆酸菜和一些鹹菜,飼養員高大伯也從他家給知青們端來了一碗辣椒醬和一些蘿蔔洋芋。這些菜幾天就吃完了,高巧巧就挨家挨戶去給知青們要菜,有的家給一棵酸菜,有的家給幾個蘿蔔,也有的家給一點辣椒醬和一點乾菜。當時誰家也沒有多少菜,有的家把僅有的一點酸菜和乾菜給了知青們,他們自己寧肯不吃。

知青們都覺得他們的生活太苦了,可到老鄉家一看,他們才知道老鄉家的生活更苦。他們吃的是純玉米麵和高粱(套菽)面的糰子,老鄉家吃的都是糠糰子(麥麩子、米糠、玉米麵)和菜糰子,根本就看不到誰家有菜吃。每次吃飯的時候知青們都讓高大伯和高巧巧跟他們一起吃,可高大伯從不吃知青們的飯,也不讓他孫女吃知青們的飯,他說啥事都要公私分明,自己沾光讓旁人吃虧的事情可不敢做。

繁重的春耕春播勞動結束以後,高隊長就不讓高巧巧給知青們做飯了,他說人家一隊的知青都是自己做飯吃,二隊也要向人家學習,知青們也要自己做飯。隊長的命令就等於是聖旨,知青們只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王春光之前經常幫著高巧巧打下手,也學著蒸過玉米麵饃,切菜燉菜他也學過。高巧巧不給做飯了,王春光就自告奮勇,義務擔任了知青們的炊事員。

高隊長雖然不讓高巧巧給知青們做飯了,可高巧巧收工後或出工前也經常到知青點給知青們義務幫幫忙,有時還幫知青們洗洗衣服啥的,大家都從心裡感激高巧巧。王春光知道高巧巧不識字,就問她願不願意學習識字寫字。高巧巧說:“哦做夢都想上學,都想讀書識字,可哦爸哦媽沒供哦上學,哦也和他們一樣成了個睜眼瞎。”“這樣吧,只要你願意學習識字寫字,以後我們大家教你,有時間你就來這跟我們學習識字寫字吧。”王春光高興地說。他覺得教高巧巧識字寫字,也算是報答他對知青們的幫助吧。

之後的日子,只要有時間,高巧巧就來知青點跟知青們學習識字寫字,知青們一天教她幾個漢字、幾個阿拉伯數字,高巧巧非常聰明,學習也很認真,寫字一筆一畫規規矩矩,就像刻版一樣認真。大家誰有筆和本,都送給了高巧巧,高巧巧好幾次感動得熱淚盈眶。

漸漸地,知青們有了一個發現,高巧巧最願意讓王春光教她識字寫字,她每次寫好的字都是拿給王春光看,還一口一個春光哥,叫得可甜哩。看出了這個門道,大家都很知趣,只要王春光有時間,大家總是找藉口讓王春光教高巧巧識字寫字,王春光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異樣和不妥,他每次都非常認真地教高巧巧識字寫字,還教她學習漢語拼音。只幾個月的時間,高巧巧就學會了五六百個字詞,還學會了加減法和漢語拼音。為此,高巧巧很高興,她逢人就說是春光哥教會了她識字寫字。

秋收秋種結束後,地裡基本沒什麼要緊的農活了,社員基本都是幹半天歇半天,一年一度的農閒時節到來了。王春光他們知道隊裡的社員們大都是文盲,他和知青們商量了一下,想利用農閒時節,辦個掃盲學習班,義務教社員們學習識字。對於這個想法,不光是高隊長贊成,好多社員也贊成,大家學習識字的積極性都很高。

春節前的三個月,王春光他們天天都教社員們學習識字寫字,一天都沒耽擱過。教完社員們,王春光還要給高巧巧開小灶,教她學習查字典,教她學習寫信,教她算數。到了年根,高巧巧掌握的漢字和相關知識,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小學二年級的文化程度。

年三十那天,高巧巧幫她媽包完餃子,就來幫知青們包餃子準備年夜飯,她還給知青們端來了炸油糕。王春光接高巧巧手裡端著的油炸糕時,高巧巧隨手拿起一個油炸糕塞到了王春光嘴裡,一個叫孫朝陽的知青看到了,他做了個鬼臉笑著說:“喬喬姐,你乾脆嫁給春光哥吧,我看你倆挺般配的。”王春光紅著臉說:“你再敢胡說八道,我罰你給大家倒一個月的尿盆。”高巧巧也滿臉通紅,她揚起臉來看了王春光一眼,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春節過後,高巧巧好幾天沒來知青點,大家都怪孫朝陽不該開那個玩笑,都賴他惹惱了高巧巧。高巧巧不來知青點幫忙,大家都覺得沒意思了。特別是王春光,他心裡就像少了什麼似的,明顯比以前話少了。

正月初八那天中午,王春光到水井挑水,正好遇到了高巧巧,就笑著問她:“巧巧,你咋不來我們知青點了?”“哦媽說你們知青點都是後生,哦一個女子,不要總去你們那,哦媽怕旁人說閒話。”高巧巧揚起臉看著王春光,眼睛裡充滿了溫暖和無奈。

王春光幫著高巧巧打滿兩桶水說:“那天孫朝陽胡說八道,大家都批評他了,你不要生氣。”“春光哥,哦才不生氣哩,哦知道哦配不上你,你也不會娶農村的婆姨。哦要是真能找到你這樣的女婿,那就是先人護佑哩。”高巧巧說完,挑起水桶,默默地回家去了。

那一晚,王春光失眠了,他滿腦子都是高巧巧的影子。高巧巧雖然沒有文化,可她聰明勤勞,長得又好看,樸實又大方,要是真能娶個這樣的媳婦在農村過日子,一輩子都會舒心快樂的。只是他的父母早有約定,不會讓他紮根農村一輩子,也不讓他放棄大學夢。

以後再見高巧巧,只能是在生產勞動中才能看到她,她再也不去知青點了,從和王春光的幾次單獨對話中,高巧巧已經明白了王春光的心思,他是不會娶一個農村女子做婆姨的,他也不會在農村生活一輩子的。雖然明白了這一點,可高巧巧還是非常渴望見到王春光,她從心裡喜歡高大帥氣有文化又和善的王春光,她做夢都想找一個這樣的女婿。王春光也渴望見到高巧巧,高巧巧已經多次走進了他的夢鄉。只是自己不能給她未來,他不想給高巧巧帶來傷害。

1973年,王春光被推薦上了大學,他成了第一個離開後高家河大隊的北京知青,也是後高家河大隊第一個被推薦上大學北京知青。王春光離開後高家河大隊不久,高巧巧就嫁給了她們生產隊劉會計家的二小子。聽到高巧巧嫁人的訊息後,王春光心裡難受了好久好久。

2019年國慶節那天,當年在後高家河二隊插隊落戶的十二名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鄉看望了鄉親們,王春光是組織者也是領隊。在去陝北的途中,孫朝陽笑著跟王春光開玩笑:“王哥,這次去陝北是看老鄉還是去尋找初戀情人高巧巧?”“兩者都有吧!”王春光回答得很乾脆,像是開玩笑又像是一本正經,大家聽了都會心地笑了。

來到後高家河時已經中午了,知青們讓司機把車停在村口,大家步行進村。剛往前走了不遠,只見一位大嬸趕著十幾只羊也往村裡走。那位大嬸有七十歲上下的年紀,又黑又胖,穿著也很樸素,手裡揮舞著一根荊條,不緊不慢地跟在羊群后面。

孫朝陽上前問道:“老鄉,村委會在哪呀?”那人回頭打量了一下孫朝陽,突然大聲喊道:“哦的個媽,這不是孫朝陽嘛!”孫朝陽愣怔了一下,疑惑地問:“你是?”“哦是高巧巧呀!”那人的嗓門很大,門牙還少了一顆。

冷不丁聽到高巧巧這個名字,王春光心裡就像被蠍子蜇了一下,他仔細打量了高巧巧一下,心裡突然湧起了一股淡淡的憂傷和難受滋味,這是高巧巧嗎?怎麼這麼黑了?也變矮了變胖了,真的是又老又醜,當年的影子一點都沒有了,王春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沒等王春光開口,高巧巧突然扔下手裡的荊條,一下子撲到了王春光身前,哽咽著說:“春光哥,你們咋才回來呀,哦想你們……”話沒說完,高巧巧嗚嗚哭了起來。

相聚的時間總是那麼短暫,王春光他們在後高家河呆了兩天,看望了村裡的老人們,又到鄉敬老院獻了愛心,帶著鄉親們的祝福,帶著對鄉親們的不捨和牽掛,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他們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離開時,高巧巧一直抹著眼淚把他們送到村口,她還為知青們送了小米和芝麻。

返程途中,大家又跟王春光說起了高巧巧,王春光一聲嘆息:唉!歲月就是一把刀,時光催人老啊!我心中的初戀已成過往,再也回不去了。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2021年《陳情令》那些演員現在都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