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見:以自我為中心的以偏概全
1月19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表告別演說,正式宣告特朗普時代的結束。
在任期內,特朗普就像個叛逆期任性的少年,雷人語錄不斷重新整理著人們三觀的底線,瘋癲的舉動也常讓與其會面的他國的領導們頗為頭疼。
但在美國國內,特朗普卻有著極高的人氣。他熟練的運用自媒體提高自己的曝光度,讓普通民眾看到他的率性一面。他推行美國優先政策讓美國連續3年保持了3%的經濟增速;他採取了嚴厲的移民政策,把更多福利讓給了美國土著......
離任後,數萬名狂熱支持者抵達華盛頓,上演一出“十里長街送總統”的大戲。
族群不同,角度不同,認知世界的方式也不同。
人性的本能決定了我們更願意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這讓我們的視野更具有遮蔽性——我們很容易認同與自己相近的觀點,而牴觸與我們不一致的聲音和意見。
而這種遮蔽性發展到了極致,就形成了強烈的自我為中心的認知偏見。
它讓我們產生了盲目的自負,堅信自己所擁有和堅持的就是最好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排斥任何會挑戰自己當下利益的事物。
這種情緒一旦在現實中遇到挫折,我們都會寄希望於周圍環境能與自己保持一致,卻從來不想透過自身的提升來適應外界的變化。
世界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變。
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讓自己成長的腳步能夠追上世界變化的速度。
認知自負:承認自己的不足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前些日子,做外貿生意的老B約我喝茶。
閒聊間他提了個問題:老毛,你說現在憑良心本本分分的賺錢是不是越來越難了?
仗著我倆曾經的四大鐵關係,我回了他一句:我們總能為自己的無能找到藉口。
善良沒有錯,本分也沒有錯,賺不到錢的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拿到想要的結果。
人的潛意識裡都有主動防禦的本能,所以多數時候,我們都能為掩飾自己的不足找到充足的藉口。
我們抱怨社會的黑暗,抱怨上級的不公,抱怨同事的八卦,抱怨下屬不服從,抱怨客戶不理解,抱怨愛人不支援,抱怨孩子太任性......
彷彿,這個世界最無辜的就是我們自己。
菩薩畏因,凡人畏果。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吸引來的。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達克效應”: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使自己陷入到錯誤的自我認知當中,形成巨大的自我認知偏差。
這種認知偏差,讓我們有足夠多的藉口拒絕任何主動的學習,心浮氣躁的重複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卻沒有勇氣正視自己內心的怯懦。
謙遜是美德,更是我們連線世界的捷徑。敢於承認自己不足,正視自己和優秀的差距,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認知慣性:過去的經驗也可能是未來的陷阱
在網路時代,我們只需1/7秒就能把一個資訊發往世界各地,但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卻往往需要好幾年。
人類最擅長的,就是讓新資訊的解讀來支援自己一貫以來的認知。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人們接受到一個與以往認知不同的觀點,就會產生認知失調,心理上會產生緊張和焦慮。為了消除這種不安的情緒,我們會習慣性的選擇接收能夠繼續強化自己以往觀點的資訊,從而消除心理上的緊張和焦慮。
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提到“承諾與一致”的原則:我們總是願意把自己過去的承諾和行為保持一致。一旦做出某個決定之後,內心以及外部的壓力會強迫自己相信這個選擇的正確性,並且會找出很多的證明。
用句流行的話說,就是自己挖的坑,含著淚也要填上。
人性的本能決定了我們並不願意主動面對外界未知的變化,更願意按照以前的經驗做自己擅長的事,結果陷入到做的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的迴圈中。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忽視了外界的變化,讓曾經的優勢成了羈絆自己發展的劣勢。這就是著名的能力陷阱。
暫時的放下過去的束縛,主動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才能打破認知的慣性迴圈,把曾經的經歷變成人生自信的閱歷。
有不念過往的坦然,才有不畏將來的勇氣。
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革時代,世界變化的速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許多人為此而焦慮。
我們對現實不滿,卻無力改變現狀。我們對未來憧憬,卻不想打破現有的舒適。
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擁有這個世界的模樣。知道自己的侷限,才能突破侷限的束縛,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能否放慢我們的腳步
等一等還在追趕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