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山海情》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和福建省的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眾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脫貧發展辦法,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福建省簡稱“閩”,寧夏簡稱“寧”,為什麼這個電視劇不像“閩寧村”那樣各取一字,叫做“閩寧情”呢,要想讀懂《山海情》的由來,讓我們回味藏在劇中的3個點睛之處:

1、山與海的“初相識”

初識“山”。寧夏回族自治區為西海固地區的老百姓能吃飽肚子,實施吊莊移民政策,把一部分人從山裡頭搬到銀川附近的平原。

隨著支援寧夏的福建幹部陳金山的到來,山與海開始結下不解之緣。車站派出所來電話讓馬得福去一趟,說是南方人說話別人聽不懂。陳金山用福建話嘰裡呱啦地說了一大堆話。雙方交流比較困難。而當陳金山看見派出所把剛抓到的小偷又放回去時也有些無語。初次的會面並不是那麼順利。

初見“海”。扶貧勞務輸出和就地扶貧相結合,第一步就是陳金山動員閩寧鎮的年輕勞動力到福建打工。

不知道坐了幾天的車,閩寧鎮上的女娃們終於見到了南方的大海。這是山與海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當那些走出閔寧去福建做事的女工,每月把工資寄回老家的時候,那幾百元的錢工資就如海水化作涓涓細流滋潤著寧夏“這座山”。

山與海開始結下不解之緣。

2、山與海的“牽手”

真正讓人感受到海的胸懷和福澤的,是福建菌類專家凌一龍教授的到來。一方面,以麥苗為代表的年輕勞動力到福建打工,另一方面陳金山請來了凌一農教授幫助就地扶貧,讓無法出去打工的人在家掙蘑菇掙錢。這也代表了福建與寧夏人民的正式牽手。

凌教授不計報酬、不畏困難的幫扶村民種植菌菇、找銷路,甚至不懼惡意客商的威脅,無私的奉獻感動著大家。在他功成身退要離開的時候,村民們自發拿著家裡的珍寶找上門來,一起送別這位大功臣。

山海情進一步昇華。

3、海先為山潤澤,山後給海肩膀

多年以後,走出西海固去福建打工的勞務輸出人員,已成為福建建設的優秀人才,為福建省的建設作出貢獻。

當水旺帶著媳婦阿真回來見父母,阿真要留在這裡開一家藥店,他們的結合也暗示的福建和寧夏的這場“戀情”初修正果,東西部對口扶貧成果顯著。

福建和寧夏的情誼,山海為證。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一塊破木板擋住電流?網友:鮮少能看到這麼尊重牛頓的電視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