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20年開年之所以魔幻,除了已經蔓延到全球的新冠疫情,還有就是傳說中的4000億蝗蟲。
蝗蟲過處,寸草不生。
繼東非蝗災之後,紅海兩岸蝗災規模繼續擴大,已影響葉門、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此外,受強季風影響,大量蝗群一週前抵達海灣兩側,“造訪”了科威特、巴林、卡達和伊朗西南海岸區域 。
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更是因為蝗災在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國家緊急狀態 。
於是,大家開始擔心,蝗蟲會不會飛到中國來,以及如何才能幫助好兄弟巴基斯坦——因為疫情,巴基斯坦傾盡了全國之力,把口罩全都捐給了中國。
於是,前兩天,“浙江10萬鴨子即將出徵巴基斯坦滅蝗”搭載著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登上了微博熱搜。
不過,這則訊息很快被官方闢謠了: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卡拉奇26日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從目前的考察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採用這一技術,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的噴灑更有利於緊急治理巴境內的大面積蝗災。
為什麼要用鴨子滅蝗?
既然是謠言,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輕易地相信了?
首先是因為,說起蝗災,中國算是最有發言權的了——中國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
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除了傳統的撲打、挖坑填殺和篝火誘殺法,中國還摸索出了牧鴨治蝗,不僅可以用鴨子消滅蝗蟲,還可以把鴨子養肥,送上餐桌。
而此次謠言要被送到巴基斯坦的“紹興1號”,肉質鮮嫩多汁,一直是煲老鴨湯的好原材。
紹興鴨中又以麻鴨體形大,捕食能力強,成為滅蝗首選 。這樣一想,鴨子不僅從蝗蟲嘴裡給巴基斯坦的兄弟們解救了糧食,最後還能變成糧食,兩全其美。
此外,歷史上,麻鴨也有著輝煌的戰績:
2000年 ,當時新疆出現大批蝗蟲,新疆很少養鴨,所以當時 “鴨兵”全部來自於浙江空運。分批運送10多次,總計10萬多隻。
浩浩蕩蕩來到新疆的“麻鴨軍”並沒有顯露新兵蛋子的稚嫩,不負眾望在大草原上朝蝗蟲們劈頭蓋臉飛撲,將它們一一變成肚中美餐。當年8月底,蝗蟲就被徹底殲滅了。
更有意思的是,當時新疆滅蝗最高司令部——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專門下達“表彰書” :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地牧民們介紹,鴨子吃蝗蟲的場面是很有看頭的。草場上,鴨掌踏過之處,蝗蟲紛紛跳起來,鴨子用它彈簧般靈活的脖頸在空中啄食,猶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夾蒼蠅般彈無虛發。
“鴨子每天進食兩次,早上四五點鐘,天剛露明,鴨子們就自己出去吃蝗蟲,幾個小時後,就到附近的小河溝裡喝水、休息,下午7點多鴨子再次出動,直到晚上9點多太陽落山時才回來。
一隻鴨子一口氣能吃100多隻蝗蟲。”第一次養鴨的牧民馬永剛對鴨子的守紀律性深感驚奇,他說“鴨子太自覺了,我幾乎不用費心,它們出去、回來全是分成幾個縱隊,每個隊中鴨子一隻跟著一隻,真像訓練有素的部隊。”
出不了國的鴨鴨
但是,為什麼這次,巴基斯坦的蝗災,中國的鴨子們不適用呢?
首先,不划算。
有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國內和國際上,鴨苗的運輸都得通過空運。不過,一般來說,成熟的鴨子是不能直接空運出口的,超過5個小時的航班鴨子的死亡率非常高。
從經濟效益考慮,國際慣例一般都是運輸受精過的鴨蛋,到當地再進行孵化。或者也可以是孵化後一天的鴨苗,不過成本會相應增加。
所以,不管怎麼來看,直接把10萬隻鴨子空運過去,不合常理。
面對此次的災情,不用說10萬隻鴨子,按照每隻鴨子一天吃200只蝗蟲,就算是一百萬、一千萬只鴨子,也不夠用。
況且,把10萬隻活鴨用飛機送到巴基斯坦,活禽入境檢疫也比干掉幾億只蝗蟲麻煩得多。
此外,就算廢了老大勁,把鴨子送到了巴基斯坦,鴨兵滅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第一,鴨子可能不會吃聚整合蝗災的蝗蟲。
中科院動物所院士康樂率領的飛蝗研究團隊發現,群居型飛蝗大量釋放揮發物化合物苯乙腈,而散居型飛蝗幾乎不合成苯乙腈。
苯乙腈對種群密度變化響應十分靈敏,群居型飛蝗作散居化處理後苯乙腈釋放量大幅下降,而散居型飛蝗作群居化處理後則會急劇產生苯乙腈。康樂團隊提出假說:苯乙腈可能是一種嗅覺警戒化合物,蝗蟲可能進一步合成劇毒化合物氫氰酸防禦天敵。
簡單來說,聚整合為蝗災的蝗蟲們,體內會產生劇毒物質,而蝗蟲的天敵如大山雀、鴨子這類動物會對這類物質產生不悅感,進而拒絕捕食這些遮天蔽日的蝗蟲。
這個時候,總不能摁著鴨子頭,非要它們吃吧。
第二,鴨兵滅蝗須“治蝗於未飛”,20年前浙江“鴨兵”空運至新疆滅蝗救災正是這一情況。
滅蝗的最佳時期是三齡以前的若蟲,沒有翅、不會飛,只能爬行和跳躍,活動範圍較小,便於集中消滅,“鴨兵”消滅的也主要是“未起飛”的蝗蟲若蟲。
而這次的蝗災,已經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成蟲群,所以,即使是千辛萬苦送過去了,鴨子對它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找些小蟲子吃,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當然,以此來看,用鴨子滅蝗絕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即便是以後有所轉機,需要中國的鴨子們“出征”,恐怕也只能是作為一種補充手段。